作品介绍

英雄的历史


作者:杜兰特,乐为良,黄裕美     整理日期:2014-11-29 20:34:33

        《英雄的历史》是威尔?杜兰特辉煌一生的最后作品,是一本提高生命智慧与乐观态度的书。尽管本书的创作或多或少是为了提供11卷本《文明的故事》(中译本《世界文明史》)的浓缩版,但它绝非一本有关历史时间、人物、事件的堆积。杜兰特一如既往地以文明的流变作为考察历史的方式。他罗列了一份名单,包括孔子、李白、佛陀、甘地、柏拉图、苏格拉底、莎士比亚、培根……杜兰特通过这些历史上的文化英雄,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横跨几十个世纪的波澜壮阔的文化图景,而历史也就在这样的举重若轻中赫然呈现。书中充满作者的诙谐、智慧与非凡的阐释能力,易读而高潮迭起。他那简练而富有诗意的文字在讲述一个事实:许多英雄留下来的财富是人类的珍贵遗产,是历史进程中最闪亮的主线。
           在历史这条波涛汹涌、充满污浊凶险的河流中,隐藏在荒谬和苦难中的是个名副其实的上帝之城(CityofGod)。在那里,过去的创作精神借着奇迹似的记忆和传统至今仍存活着,如工作、雕刻、建筑、歌唱。在那里,柏拉图正和苏格拉底玩哲学;莎士比亚每天都会带来新的文学瑰宝;济慈(Keats)仍在听他的夜莺欢唱;尼采还在口若悬河,启示众人;耶稣依旧叫我们来分享他的面包。这些先哲加上另外一千多人及他们所赐的礼物,是人类族群惊人的遗产,是历史长河中的金字招牌。
           我们无需对向我们挑战的邪恶视而不见;反之,我们应毫不气馁地教训它们。我们可以向过去的成就取经,那是我们辉煌的传承。让我们有别于莎翁以国王为叙述对象的历史剧,坐下来讲讲有关高贵女人和伟大男人的勇敢的故事。
  作者简介:
          威尔·杜兰特(WillDurant,1885—1981),美国著名学者,普利策奖(1968年)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这位深受爱戴的史哲导师,一生热衷于将哲学从学术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进入大众读者的视野。他的书无论哪种读者都能读懂,他的特殊能力可以把复杂的观念和事件,以少量文字交待清楚,并且看起来还不卖弄才华,再加上他过人的风趣和尖锐的批判,使他的书本本畅销。他的主要作品有11卷皇皇巨著《文明的故事》(中译本《世界文明史》)、《英雄的历史》、《哲学的故事》、《哲学的乐趣》等,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历史文明主题的必读书。他还捍卫人权,通过写作和实际行动打开无数人宽广包容的胸怀。译者简介:
          乐为良,Igroup国际出版集团顾问,曾翻译多本畅销书,如《正义:一场思辨之旅》、《数位神经系统》、《六标准差》、《古腾堡革命》、《鲍尔风范》等。
         黄裕美,《联合报》编辑部顾问,译有《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洛克菲勒》、《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等。
  本书为两人合译,导言、14至21章为乐为良翻译,1至13章为黄裕美翻译。两人还合译了《弗洛伊德没做过的13个梦》、《切:卡斯特罗的回忆》、《龙虾脑与意大利罗曼史》等。
  目录:
  导言/约翰?利特尔
  第一章文明到底是什么?
  第二章孔子和谪仙人
  第三章印度:从佛祖到英迪拉?甘地
  第四章从金字塔到阿肯纳顿
  第五章《旧约圣经》的哲学思想和诗歌
  第六章通往伯里克利之路
  第七章雅典的黄金年代
  第八章从柏拉图到亚历山大
  第九章罗马共和国
  第十章罗马革命
  第十一章罗马帝国
  第十二章暴君尼禄和奥勒留皇帝
  第十三章人类的基督
  第十四章教会的成长导言/约翰?利特尔
  第一章文明到底是什么?
  第二章孔子和谪仙人
  第三章印度:从佛祖到英迪拉?甘地
  第四章从金字塔到阿肯纳顿
  第五章《旧约圣经》的哲学思想和诗歌
  第六章通往伯里克利之路
  第七章雅典的黄金年代
  第八章从柏拉图到亚历山大
  第九章罗马共和国
  第十章罗马革命
  第十一章罗马帝国
  第十二章暴君尼禄和奥勒留皇帝
  第十三章人类的基督
  第十四章教会的成长
  第十五章文艺复兴Ⅰ:完人达?芬奇
  第十六章文艺复兴Ⅱ:罗马
  第十七章文艺复兴Ⅲ:日落威尼斯
  第十八章宗教改革Ⅰ:威克利夫与伊拉斯谟
  第十九章宗教改革Ⅱ:路德与共产主义者
  第二十章天主教改革
  第二十一章莎翁与培根  
  人类历史不过是生物史的一个片段,人类也不过是千百万数不清的物种之一,并且和其他物种一样,受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支配。所有心理学、哲学、政治学和乌托邦,都必须遵循这个自然法则。人类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万年以前,农业则只能推回到公元前两万五千年。人类以狩猎为生的岁月,比定居后以农耕为生的日子长四十倍。在狩猎期间的九十七万五千年中,男人的基本天性已经成形,而且存留至今,每天得接受文明的挑战。
  首先,在狩猎时代,由于食物来源不确定,男人为情势所迫,需要积极贪婪,巧取豪夺。猎物的尸体又很容易腐烂,因而当抓到猎物时,他很可能狼吞虎咽,把胃撑得鼓鼓的。在狩猎时代,人们通常生吃食物,茹毛饮血。今天仍然有许多男人喜欢食用“半熟带血”的食物,这也许正是从狩猎时代流传下来的基因。其次,在狩猎时代将近一百万年的岁月中,男人为了食物、为了伴侣,也为了生存,一定要好斗,而且随时备战。而好斗至今仍是男人的基本特征,因为即使是在文明时代,男人的主要功能,还是出去为家人张罗食物,或在必要时,找到可以换取食物的东西。最后,在狩猎时代,男人通常不止娶一个妻子,因为狩猎和战斗随时都有送命的危险,结果活下来的女多于男,因此,至今男人仍想要搞一夫多妻制。在狩猎时代,男人巧取贪婪、好斗及旺盛的性欲算是美德,因为这些都是生存所需。但不管男人有多出色,基本上,他们仍附属于女人,因为女人才是人类种族的子宫及主干。
  事实上,女人可能开发了农业,而农业正是孕育文明的第一片土壤。女人注意到从树上掉落的果实的种子会发芽生长,所以当男人外出狩猎捕食时,她们便耐心尝试在洞穴或茅屋附近播种。当实验成功时,她们得到一个结论:如果男人之间可以互相联手保护、防御外敌,那么他们应该也可以和女人一起播种收成,而不用再冒生命及食物供应短缺的危险去征逐或在旷野游牧狩猎。
  于是,又经过无数个世纪,男人终于安于家庭和定居生活。女人曾经驯养了羊、狗、驴和猪,现在她们则驯服了男人,男人也是女人最后驯服的动物,虽然他们是不情愿地接受部分文明。慢慢地,男人从女人身上学到社会的特质:家庭亲情、对人和善、冷静清醒、合作、社群活动。此时美德要重新界定为任何有助于团体生存的特质,即社会本能。我相信,这种美德就是文明,或作为文明人的源起。但它也开启了大自然和文明之间深刻而持续的冲突,以及深植于人类历史上漫长的狩猎阶段中的个人本能,和产生于定居生活中并获得较弱势发展的社会本能之间的冲突。
  在定居生活中,每个定居屯垦区由人与人之间的协同行动保护,但这种人和人之间的合作,也会变成村落、部族、阶级、宗教、种族和国家等不同群体组织间竞争的工具。因为此时大部分国家仍处于原始自然的状态,也就是仍处在狩猎阶段。军事远征是为了猎取食物与燃料或原料。一场成功的战争是一个国家填饱肚子的方式。因为就像原始人,国家缺乏安全感,其贪欲则是为了防备未来的需求和饥馑,就像现在人们在组织和加强防卫时,也会表现出巧取贪婪、好斗凶残的本性。唯有当国家觉得外在很安全时,才能顾及内部的需求,并像一个不够完善的福利国家那样,表现出文明的社会本能。正如当个人成为一个受到有力保护的社群团体的成员时,他们才有安全感,因而才会接受文明;当国家誓死效忠一个受到有力保护的同盟团体而有了安全感时,国家也就跟着文明起来。
  既然人类有贪婪、好斗、凶残的本性,那么文明为何能成长茁壮呢?这是因为文明并不是为了扼杀本性。它很清楚:没有任何经济体制可以维持很久,除非这套体制能迎合贪婪的本能,并提供较高的回报,以吸引较优秀的人才;少了自卫的意愿,没有任何个人或国家可以长期存活;任何社会、种族或宗教,除非生生不息,否则不可能长存。但同时它也明白,如果对贪得无厌不加以节制,就会导致偷窃案、大宗强盗抢劫案、政治贪污及财富过于集中等负面结果,终致引发革命。如果对好斗凶残的本性不加以节制,则会导致每个街角都在吵架,从而使每个社区都受到最邪恶暴徒的宰制,并使每个城市都被帮派对立火拼撕裂。如果对性不加以节制,将使每个女孩都难逃诱拐骗徒的魔掌;每个妻子也只能听任她们的丈夫为花样年华的魅力所吸引而暗中勾结;每个公园、每条街道,对女人而言都很不安全。另外,文明对其他强烈的本能也要加以节制,否则社会秩序和社群生活就不可能维系,人类也将更加野蛮。





上一本:居延汉简中的张掖乡里及人物 下一本: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大事记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英雄的历史的作者是杜兰特,乐为良,黄裕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