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1911共和一步之遥


作者:张洪涛,王利     整理日期:2014-10-24 10:38:40

   历史就像云雾里的过山车。
     一百多年前,谁能想得到,几千个英国大兵带着几艘军舰就把“天朝上国”的美梦撞得粉碎,即便是日不落帝国的统治者们,也无法预测与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作战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场。
     但对华夏大地上的芸芸众生来说,这无疑是个漫漫噩梦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有人疾呼,有人呐喊,有人痛心不已,有人报国无门。然而,那个叫慈禧的统治者和她的奴才们依旧不为所动,陶醉在自己编织的美梦里。
     沉沦、迷离、麻木,成了没有选择的国人最好的选择,然而,终究还有那么一部分人,思想没有冷却,不甘被这黑夜吞噬,决心倾尽所有去开辟一个新天地。
     于是,在广州,惠州、湖南……枪声响起来,许多人渐渐从噩梦中醒来,吴樾、刘道一、徐锡麟、秋瑾等人的鲜血洒向这片热土,催化了更多的人站在清廷的对立面。
     一股股细流汇成汹涌波涛,武昌革命党人吹响了胜利的号角,裂痕在满清帝国内部以惊人的速度延展,二十世纪初最成功的投机者袁世凯一步步地走到舞台的最中央……
     辛亥革命,距离共和是那么的近,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但兵祸连接的神州大地,距离共和却又那么的遥远。然而,执着的中国人是不会放弃苦苦追寻的共和梦想的。三十七年后,当阴霾终于从神州上空散去,再没有什么能迟滞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时刻的到来……
  作者简介:
   张洪涛,喜好军事、历史,尤爱写作。著有《国殇》、《血祭》、《决战北中国》等十余部作品。以新的文风、新的思路写辛亥革命,自以为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目录:
  第一章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第二章传说中的革命党
  第三章那个曾经光环云集的王朝啊
  第四章革命,有人欢喜有人忧
  第五章 黎明前的黑暗
  第六章巴蜀乱,天下乱
  第七章武昌,意外的胜利
  第八章和谈谜局
  第九章为他人做嫁衣第一章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立宪,大清中兴的末班车
   公元1906年9月初,暑热渐渐褪去,多舛的中华大地在暂时的宁静中迎来了秋天。与北方吹来的阵阵凉风相反,来自京城的一条消息,及时地给压抑沉闷的空气中注人一阵兴奋和躁动。
     《宣示预备立宪谕》随着电报这个新鲜玩意儿,迅速传遍当时的十八行省衙门。未几,从衙门、会所、学校直至街头巷尾,不少人都在激烈地议论这条上谕。自日本在中国东北击败俄国后,不知是哪位高人得出的结论,反正国人从上到下都认为:日本胜,实际上是立宪之胜。两年来,不知有多少怀揣济世救国梦想的有识之士、甚至王公大臣奔走呼号,要求朝廷采纳民意,实行立宪。呼声如同风声,越刮越紧,越来越密。不出两年,“立宪派”竞成了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庞大力量。
     立宪,大势所趋。但立宪,又谈何容易。大清王朝几百年来,有谁听说过立宪这玩意儿?谁愿担这改变祖制的风险?两年了,任你奔走呼号,上书朝廷甚至进京请愿,更有极端者欲自裁明志,但朝廷始终不接招,只是把太极打得呼呼作响。
     但此时的中国已经觉醒,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这道上谕。可强扭的瓜能甜么?被动中发布的立宪谕走的下去么?
     甲午战争后的中国,就如一个沉疴附身的老人,病弱交加,从主权、领土到尊严,集体沦丧。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各种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让曾经的天朝上国尝遍了屈辱。从慈禧到平头百姓,失败和自卑已弥漫得无处不在。
     20世纪初原本就是一个让中国人无法原谅的时代。
     从这个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开始,战火与动荡就像膏药似的紧紧地贴着这个古老而又饱受磨难的民族,而且,还大有一种让人看不到尽头的趋势。……





上一本: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 下一本:CCTV考古中国:王陵之谜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1911共和一步之遥的作者是张洪涛,王利,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