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至今保存下了丰富且大量的佛教遗迹和遗物,其中佛教石窟遗迹的地域分布之广、保存数量之多、绵延时间之长,属世界罕见,对其研究成果亦颇为丰富。 本书作者将考古学的方法运用到中国石窟的年代分析以及石窟美术演变的探索与归纳,同时结合相关的历史文献,使佛教石窟美术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无论在考古还是在艺术史领域,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马世长,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在石窟寺研究、敦煌文书整理、佛经版本校勘等领域颇多建树,在石窟考古界拥有很高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培养了一大批石窟寺考古专业人才。他曾对敦煌北朝洞窟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记录与测绘,通过对窟龛形制、造像样式、装饰纹样等因素的类型分析与排队,科学地提出了莫高窟北朝洞窟的分期意见。他对克孜尔和库木吐喇石窟壁画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也是佛教美术考古中将石窟寺考古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艺术史图像学分析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著作有《中国佛教石窟考古概要》、《敦煌图案》等,参与编写《克孜尔石窟考古报告》、“中国石窟”系列丛书。 目录: 拜城克孜尔石窟......1 克孜尔中心柱窟主室券顶与后室的壁画......31 库木吐喇的汉风洞窟......124 新疆石窟中的汉风洞窟和壁画......165 三仙洞年代别议......189 关于敦煌藏经洞的几个问题......206 藏经洞的封闭与发现......229 敦煌莫高窟......234 敦煌石窟......245 新发现的北魏刺绣......251 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应故事画......262 敦煌莫高窟北朝本生因缘故事画......291 敦煌石窟考古的回顾与反思......319 敦煌县博物馆藏地志残卷—敦博第五八号卷子研究之一......327 地志中的“本”和唐代公廨本钱—敦博第五八号卷子研究之二......456拜城克孜尔石窟......1克孜尔中心柱窟主室券顶与后室的壁画......31库木吐喇的汉风洞窟......124新疆石窟中的汉风洞窟和壁画......165三仙洞年代别议......189关于敦煌藏经洞的几个问题......206藏经洞的封闭与发现......229敦煌莫高窟......234敦煌石窟......245新发现的北魏刺绣......251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应故事画......262敦煌莫高窟北朝本生因缘故事画......291敦煌石窟考古的回顾与反思......319敦煌县博物馆藏地志残卷—敦博第五八号卷子研究之一......327地志中的“本”和唐代公廨本钱—敦博第五八号卷子研究之二......456敦煌县博物馆藏星图占云气书残卷—敦博第五八号卷子研究之三......498《父母恩重经》写本与变相......524《敦煌星图》的年代......541《四兽因缘》考......546龙门皇甫公窟......558隋唐佛教寺院与石窟......578炳灵寺石窟......586麦积山石窟......589珍宝再现舍利重辉—法门寺出土文物观后......593明代天地会资料的新发现......598中韩古代佛教文化交流两例......602图版......617 编辑说明 收入文集的二十六篇文章,主要是有关龟兹石窟和敦煌石窟的。这是因为多年来我比较关注西北地区石窟的调查和研究。 文章发表于不同时期,因受到资料和自己认识的局限,存在许多不足甚至错误,实是在所难免。论文收入文集时未作改动,意在保存原来面貌。学术研究总是后来居上,故匪敢以今日之是,以掩饰昔日之非。抑或有文字和插图相互重复之处,亦未加删除。此外,《北京大学与中国佛教考古》一文,是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国际汉学研究会议上的发言稿(与李崇峰博士合写)。概述北京大学与中国佛教考古学发展的渊源关系,以及这一学科教学和科研的状况。今借作代前言置于卷首。 以下文稿依据地域分为四组。 第一组是关于新疆石窟的五篇,以龟兹石窟为中心。 《拜城克孜尔石窟》和《克孜尔中心柱窟主室券顶与后室的壁画》两文,综合介绍克孜尔石窟的基本情况,较为细致地记录了中心柱窟主室券顶与后室的壁画遗存,并对若干本生和因缘故事画做了解读。龟兹石窟中出现汉地风格的壁画,是中原文化西渐龟兹的具体反映。《库木吐喇的汉风洞窟》和《新疆石窟中的汉风洞窟和壁画》两文,对库木吐喇石窟以及新疆主要石窟的汉风洞窟的内涵与特征做了说明和阐释。三仙洞是新疆石窟中位置最西的一处,极难登临。《三仙洞年代别议》一文,据笔者实地踏查的记录,对该石窟遗存内容与年代做了新的诠释和推论。 第二、第三两组文稿是记录敦煌莫高窟和藏经洞出土文物的论文,共十四篇,是文集的主体内容。《关于敦煌藏经洞的几个问题》和《藏经洞的封闭与发现》两文,讨论藏经洞的性质和相关问题,确认该窟原是纪念高僧的影窟,性质与一般礼拜窟有别。《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石窟》,前者是电视片的文字脚本,后者是为大百科全书撰写的一个条目,对敦煌石窟和莫高窟做了简要介绍。新发现的北魏刺绣是窟前发掘的出土物,是迄今为止北魏时期唯一一件遍地锁针绣品。《新发现的北魏刺绣》一文是对该绣品残存内容与年代的讨论。《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应故事画》对该窟引人注目的佛教感应故事画和榜题文字做了新的辨识与解说,并第一次释读出东壁的戒律画。《敦煌莫高窟北朝本生因缘故事画》是在台湾历史博物馆讲演的文字稿,对莫高窟北朝本生因缘故事画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做了扼要的说明与介绍。《敦煌石窟考古的回顾与反思》是为纪念藏经洞发现100周年而撰写的,对20世纪40年代以来敦煌石窟的考古工作做了概要式的回顾,并对某些滞后的基础研究工作提出应予加强的呼吁。 《敦煌县博物馆藏地志残卷》、《地志中的“本”和唐代公廨本钱》和《敦煌县博物馆藏星图占云气书残卷》三文,是笔者对敦煌县博物馆所藏一件极为重要写本的研究。正面是地志,背面是天文星图和占云气书。上述三文对该写本的各项内容分别进行了详尽的考述,还就地志中涉及的公廨本钱问题做了专题研讨。《父母恩重经》是儒家孝道观念色彩最为浓郁的一部伪经,《〈父母恩重经〉写本与变相》一文,是对该经现存写本与相关变相图的综合叙述。敦煌星图是藏经洞出土的一件写本天文星图。英国李约瑟博士断定它“是一切文明古国流传下来的星图中最古老的一种”,推断是公元940年的写本。笔者从写本的诸种内容所显示的时代特征判定,该写本不晚于8世纪初。《〈敦煌星图〉的年代》是作者的具体论证。四兽因缘的故事,见于敦煌写本,而与汉文经典所记内容有别。该故事现今依然流传于藏传佛教中。《〈四兽因缘〉考》是对该写本与相关图像的论述,并推测敦煌写本源于藏传佛典。这一推测被巫新华后来的研究所证明(参见巫新华《论“四兽图”和“四兽因缘”故事的来源及流传》,刊《原学》第五辑,1996年7月)。 第四组七篇,没有集中的主题。《龙门皇甫公窟》一文,根据考古测绘与调查资料,对该窟现存遗迹做了较为详细的记录和说明。《隋唐佛教寺院与石窟》系《隋唐文化》中的一章,对隋唐佛教石窟做了简要介绍。《炳灵寺石窟》和《麦积山石窟》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撰写的两个词条。《珍宝再现舍利重辉》一文,是参观法门寺出土文物展后座谈会上的发言稿。《明代天地会资料的新发现》,则介绍了张掖马蹄寺石窟中明代当地天地会会众妆銮佛像的发愿文,对研究天地会的起源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中韩古代佛教文化交流两例》一文,以泗洲大圣僧伽信仰和《父母恩重经》东传朝鲜半岛为例,揭示古代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历史的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