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上班族职场指要”丛书以宏富史料和精彩案例,从入仕门径、履历填写、见习试职、值班考勤、在职进修、任期考核、选拔推荐、升迁路线,以及住房乘车、食堂公宴、医疗退休、家属待遇、公务出差、节日休假、行话套语、问责惩戒等一系列独特视点,将古代官吏仕宦生涯的多彩风貌一一生动呈现,全景展示了衙门上班族职场博弈中的酸甜苫辣、轶事秘辛。完颜绍元编著的这本《走官界仕途(衙门上班族职场指要)》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二十五章,内容涉及做官年龄、官德考核、告老还乡、官俸折轶闻、官员休假、古代的公费医疗等。 作者简介: 完颜绍元,满族,1955年生于上海。学历通称“七二届”。做过火头军、箍铜匠、搬运工,业余从事历史和民俗文化方面的撰述。1996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的作者转变身份为该出版社的编辑。从此以编务为正业,得过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并继续以撰述为副业,其作品颇能体现个人读书兴趣和创作风格,是在历史资源中孜孜发掘切近生活原貌的细节,从中提取别有旨趣的话题,缀织成文,为爱好文史的朋友提供一份可供咀嚼回味的“零食”。近年出版的读物,有《风水趣谈》、《千秋教化》、《趣说古代官场生态》、《天下衙门》、《流氓列传》和《细说汉高祖》等。 目录: 第一章 “公务员考试”的由来 才子也叹做官难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隋唐创科举,上岗要竞争 以笔试定成败 出身不同试卷有别 王安石改革考试法 防不胜防的第一章“公务员考试”的由来才子也叹做官难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隋唐创科举,上岗要竞争以笔试定成败出身不同试卷有别王安石改革考试法防不胜防的作弊第二章捐官买缺门道多爵位公卖自古有推陈出新售“三公”官价高低也论地域捐官也能打折人事部门猫腻多层出不穷的卖家一条龙服务第三章当官也得排队上岗排队参加铨试捐官搭上直通车官多职位少老死不获一命坐穿冷板凳选人诉苦政府叹难有钱还愁没官做?第四章荫叙——“官二代”的入仕通道刨根问祖寻荫叙从任子特权到“门荫”世家子弟得官易有了荫补出身还得考试升官发财争挽郎吕蒙正带头降削明清兴“恩荫”和凝做法难持久第五章漫说做官年龄做官也得看年龄不拘一格选人才自古英雄出少年凭门第占尽便宜“官年”“实年”不对等政绩不敌年龄线增年减岁亦平常第六章一张“条子”可通天为避“条子”丢了官一纸推荐分量重与此人一员好官皇亲国戚都用条子裹着特权襁褓的“官二代”“堂除”现场记向皇帝讨内批“条子”泛滥第七章考试“泄题”防不胜防“泄题”第一案押题命中率高严防试题泄露“泄题”的渠道唐伯虎陷“泄题门”“助考”生意经翁同龢笔下的防泄攻略百炼成“精”利益链第八章填写履历有一套履历细密定仕途虚报年龄,乱认祖宗太学“大家来学”“唯才是举”乃愿景杜绝造假请公证第九章上任身份证——官告国家颁发身份证小小凭证用处多多告身也是艺术品先“待阙”再做官一场欢喜忽悲辛泛滥的告身妥善保管为上第十章初入仕途先见习见习期内捅不得娄子缺乏实践难过“关”从基层做起朱元璋的“公务员培训法”“学习行走”与“差委试用”第十一章举债赴任当投资接受任命,谢恩辞朝千里当官需举债预支路费难治本招募班底,申领凭照受万千辛苦艰险第十二章人情荐举的猫腻秦汉荐举风至唐依然殊途同归的推荐荐人不当,连带受罚回避原则不敌各路钻营人情虽好用,钱财更便捷第十三章识升官迁转之路以门第清浊分流出身不同,各走一途起步影响日后晋升“唐代升官“八隽图”螺旋式的平转迁升近水楼台先得月第十四章受追捧的官场教材做官指南重实际形形色色官箴书眼花缭乱的履职资料初任备要全书官场实战技巧官办民营并举的出版市场名利双收,皆大欢喜第十五章官德考核两相难为政以德谈何易重才轻德,科举为制以文取人,道德无从查考宽泛的“四善”之说又丢官来又送命三位一体,推进宫德第十六章告老还乡话退休致仕缘由多发挥余热的返聘大官食故禄,小官打赤膊退休金厚薄皆有变通到站下车,各有所图家贫给半禄,孤老发禄米病退还得有医师证明因罪被劾,不准致仕求顶替而不举丧第十七章古人从政回忆录四类从政回忆录“笔记”专题多勃兴新兴的“自述年谱”制约少秘闻多动机不同,价值各异回忆录引发的风波第十八章从“五斗米”说开去有田有粮有钱的年薪制忽涨忽停的各朝俸禄发工资亦有章法给券不如领现钱发薪方式与时俱变第十九章官俸折实多轶闻钱轻物重只因通胀实物调剂好处多米票里暗藏玄机物钱相折差几何折粮折布有讲究钞票好拿,东西如何取第二十章大墙内的公家宿舍为官员提供住房住房改革势在必行官邸去留皆有因住京况味多无奈门禁森严,守土有责家具杂物一并还第二十一章百僚同休说节假休假有定时有人休息有人谋动固定假日大量增加“公务员”休假缩水假日活动重安排第二十二章古代的公费医疗身份不同,各有定点医院太医出诊惠及地方官一手抓医药,一手抓行政外行领导内行医药界黑幕重重第二十三章公服——当官的行头只认衣衫不认人名目繁多的“配件”通行证——鱼符行头包装规矩多领取朝服,损坏自赔自制公服,量体裁衣正确穿戴应知应会第二十四章从出行工具看行政级别冠盖满京华老牛笨车也风靡坐轿历代有说法僭越一多成寻常配车还是自备车?地方官出行摆阔狐假虎威的“驾驶员”第二十五章诰封命妇,优待家属何谓“命妇”难进命妇行列名额有限,诰封不易嫡庶之别也可破命妇的证明与待遇冠帔背后多故事妇人不得干政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至东汉,门槛增设由点及面,逐步铺开,先从弊病最多的举荐辟召几种资格入手。光武帝提出的原则是:“自今以后,审四科辟召,及刺史、二干石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务授试以职。”就是凡以这类资格入仕的,一概要经过考试才能授职。 不过证之实践,这种在当时来讲犹属“新生事物”的做法,貌似至安顺时期才最终形成制度。大致情况是,凡获取这些资格的人,一律先到三公府署参加笔试。原先身份是学生的“试家法”,就是教师传授的专科经典。原先身份是文吏的“课笺奏”,就是公文写作。试卷还要誊录副本,派专人送至尚书办公的端门(皇宫的正南门),由尚书复审。此为王先谦在《后汉书集解》中的讲法。但据《后汉书》卷六十一记,后来尚书省内有个争论:尚书张盛建议取消“举吏先试之于公府,又复之于端门”的办法。尚书令黄琼反驳说:“复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复实虚滥,不宜改革。”这似乎也可理解为先在公府初试,再去端门复试。 《后汉书》卷四十四以及注引中,还记有一个实例:南郡毕容人胡广,“少孤贫”而“学究五经,古今术艺皆毕览之”,可能是贫困的缘故,未去太学深造,“随辈入郡为散吏”。其后南郡太守法雄的儿子法真从故乡来父亲任上探亲。父亲召开机关大会,他躲在窗后观察,对父亲说胡广是个人才。于是法真为胡广办了一个“察孝廉”的资格,送往京师。因为其原先的身份是吏员,只能“试以章奏”,而非他最擅长的儒学经典。不过胡广确实能干,章奏试卷经御览后,被评为“天下第一”,不久便授职尚书郎。 从这些细节估计,彼时人事部门执行有关规定还是比较认真的。察举孝(廉)秀(才)、荐举文吏是汉代选拔后备官员的常科,又为以后历朝各代所沿袭,故此科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切实执行,不仅开启科举制度先河,在中国选官考试史,或干脆说“公务员”考试史上,也有其标志性的意义。在此同时或前后,诸如明经、明法科的考试,博士弟子入仕的课试等,也都建立了详明的抽签考试(即“射策”)制度,不合格者一律送进太学重新学习。 大体而言,古代的“公务员考试”,滥觞于秦代,出现于西汉,到东汉基本成形。 两晋南北朝时期,光从制度上看,选官考试法皆得继承,特别是号称选官大宗的孝秀和文吏,获取资格者必须经过考试程序。如《晋品官令》规定:“举秀才,必五策皆通…策不通不得选。”《晋书》卷四十一记,魏晋之际的魏舒,年逾不惑时还是个“迟顿质朴”的落魄分子,但是看风水者说他是“贵人”,某权贵也断言他“终当为台辅”。某年,郡政府举他为孝廉。族人都知他“无学业”,过不了考试关,皆“劝令不就”,还可博取清高的名声。魏舒说:“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名]以为己荣乎?”于是他发奋学习,“百日习一经,因对策升第,除渑池长”。这样看来,即便取得州郡保举,但是在考试中被刷下来的孝秀应该大有人在。 南朝宋的制度是“凡州秀才、郡孝廉,至皆策试”(《通典》卷十四)。南朝梁在孝廉、秀才之外,又置清吏、明经为常选之科,也要考试,“不通一经,不得解褐”(《梁书》卷二)。褐即粗麻织成的短衣,是平民的着装。一个人被地方政府举荐为后备官员,便可脱去象征平民身份的粗麻短衣,换穿官员的公服,当然是挺荣耀的事。但考场失利,不得脱换,甚至历经多年“不得解褐”,那是什么滋味?难怪魏舒的宗亲都担心他“羊肉没吃着,徒惹一身骚”。 不过两晋南朝在推行选官考试的过程中,也历经干扰和挫折。西晋的九品中正制比“公务员考试”法更具实际效力,常使得孝秀甄录不过徒具形式。东晋初,因为害怕考试,州郡推举的“秀、孝多不敢行,其有到[京师]者,并托疾”避考。晋元帝只好接受尚书郎孔坦之的建议,将孝廉策试往后推迟五年。其后接受秀才报考时,也是“诸州秀才闻当考试,皆惮不行”(《晋书》卷七十)。开考那天,只有桂阳荐举的谷俭一个人进场。这等冷清景象,恰与现在公务员考试之济济多士相映成趣。 和自诩风教正统的两晋南朝相反,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组建而成的北朝统治集团,对于用考试甄录后备官员的办法倒是相当重视。北魏皇帝经常亲自主持“策问秀、孝”。孝明帝初期某年,政府甄试以征辟资格报考官员者,“同时射策者八百余人”(《魏书》卷八十五),得高第者仅二十四人,由此比例或可见执行之认真。 《文献通考》卷二十八记,北齐的“公务员考试”实行按报考身份分卷答题,考官也有分工,“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有时皇帝还会亲临监考。处罚的办法也特别古怪促狭:字有脱误者,点名起立,站在坐席后,颇似后世学堂里的“立壁角”;书法滥劣者,请“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大概就是不拘章法的新概念作文,或以抒情散文风格包装论说文体吧),抽掉坐席,解脱作为装饰品的容刀,被要求直接坐在地上思过。 当然,北朝也同样存在世家大族操纵选贡的问题,致使众多寒族士人连报考“公务员”的资格也未能获取。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