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是人类的足迹和创造赋予大山以灵魂。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庐山所披挂的政治色彩正如庐山忽晴忽雨、云牵雾绕的天气一样变幻莫测。尤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庐山实为国民政府的夏都,随之演绎了许多重大的历史悲喜剧,使其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姚雪雪编著的《夏都绘影(庐山的浮华往事第三届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以探索的笔触徜徉于庐山的青山绿水之间,撩开笼罩在那个讳莫如深、错综复杂、浮华璀璨年代的神秘面纱,围绕夏都时期的人物和故事,一章章、一节节把读者带进既是怀旧的又是全新的发现之旅。此书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 作者简介: 姚雪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第三届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作品散见于《当代》《散文》等国内主要文学期刊,入选国内数十种权威选本。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江西省第二届文学艺术奖、第五届谷雨文学奖、第三届中国西柏坡散文节一等奖等诸奖项。现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兼《百花洲》杂志主编、《微型小说选刊》主编。 目录: 幕拉开——历史走出故事开头的主角登山第一驿站牯岭美国学校胡金芳旅馆住在赛珍珠的家里香山路天主教堂甜蜜的冰窑美人鱼的夏天《中央日报》暑期版箭矢飞驶林中阁中书发自庐山的声音“美庐”深深接近自然的过程时光的面容筵席最后都是散雪里寻画临渊云街天市叩问红瓦石墙后记附录:让庐山美得更有力量(访谈)附录:《夏都绘影》评集汽车一直朝着眼前的群山行进,山似乎总也靠不近,但是等车一停下,层层叠叠的山忽然像雨洗过一样把青翠装满人的眼帘。站在山麓必须仰视高山,人站定时油然会被鼓舞起兴奋的心情。江西省第一条公路——九江至莲花洞公路在这里画上句号,继而续上凿石踏步的登山小径。 九莲公路由两江总督张人骏与江西巡抚冯汝睽合商拨库银五万两于1909年拓建。此路为便利中外人士登庐山避暑览胜而修,完工后,初通马车,后通人力车,1915年以后有汽车相通。1953年盘山公路修通之前,汽车终日在这唯一通往庐山的公路上奔驰。 山脚下,红屋顶的房子后面站着一排排笔直的水杉,细细的枝杆蜘蛛般在宁静的空中结着一些“网事”,然后若有若无地融进一片雾气中。 莲花洞老街,1935年夏,新建铁皮瓦的宪警派出所、汽车站及其他设施,标语广告五光十色。中国近代史上官僚、资本家、洋人、阔太太小姐们及各色游客从这里换乘山轿或徒步登山。山上吃喝生活用具、玻璃、水泥、铁皮均从莲花洞搬运上山,熙熙攘攘,一派焕然气象。当年的轿工人数有三千,有当地莲花、赛阳、彭家河人,还有湖北黄梅、武穴人。千人分成十大班,统一穿夏布做的马甲号服,这种衣服轿工说“扫汗”。沿街开着茶馆、饭铺和赌场,供轿工们吃喝、摇宝、打纸牌。莲花洞当年设有庐山管理局上山登记处和中国旅行社,公轿、私轿约四五百顶,在好汉坡上蔚为壮观地川流不息。 莲花洞人显然是见过了大世面,当年抬过美国特使马歇尔的汤善旺老人有七十八岁了。他在自己屋场前锯木柴,一边锯一边用另一只手画了一圈弧说,我这屋里当年是蒋介石的小停车场。 卡迪拉克的乌壳车疾驰山脚下,蒋介石、宋美龄下车,然后进入青砖屋两套间的休息室休息。喝过茶水,稍事停顿,蒋介石和宋美龄乘上专用的红木轿子,由侍卫室奉养的浙江轿工十人一组抬上山,途经竹林窠、好汉坡、月弓堑、半山亭至小天池。轿至月弓堑已凉风袭人,穿中式长衫的蒋介石停下歇息,穿上宋美龄为他披上的夹衣。休息室是木地板的,里面摆着藤制的小圆桌子和椅子。解放后,休息室做过医务所、农村俱乐部、仓库和牛栏。如今斑驳的墙上依稀还残存着当年“休息室”三个字样和下面一排英文字母。 1936年,后任国民党行政院院长的国民政府要员张群从莲花洞上山,十六岁的轿工刘茂雄正轮上抬张群的轿子。因为年幼身子骨嫩,抬到半山腰,刘茂雄脸发白。头上直冒虚汗。小伙子长得十分标致伶俐,被张群一眼相中。到了山上,张群对他说,抬轿子实在是一辈子糟蹋了,你跟我走吧。刘茂雄从此远走他乡,成为张群的贴身副官,辗转于南京、重庆、台湾。1991年清明前,老人终于回到莲花洞。在半个多世纪的漂泊中,尽管当年的乡音已荡然无存,老人回到少年的青山绿水中,依然笑出了声。 从休息室拾级而上。连着解放前尚存的七八家低矮的土砖屋,其中有一家是门板可以拆装的店铺,木板门被几十年的风霜涂染成了深褐色。隐约中还能看出当年旧街的影子。七十九岁的轿工刘振华住在顶头的一间。土砖屋前码着一捆捆整齐的木柴,阳光稀疏地落下来,白亮亮的溪水从屋前的山涧很响地流下去。岁月在一成不变的飞逝中,悄悄地也是神奇地会把一些普通的东西变得非凡。低矮的土屋在时光中落寞、飘摇而坚强。 刘振华老人满面红光地坐在屋前一把小竹椅上,登山路从他屋门口穿过。老人把身子往后翘着,小竹椅只剩后面两只脚落地,老人的脸和眼睛便仰向了高树和茂竹中的蓝天,神情里有些怀想又有点自得。他一边用手叩着小竹椅,一边告诉我们,蒋介石坐轿子时无事就喜欢用手在轿子上叩。宋美龄是个大脸盘子,耳朵上戴着白珠子泡。他说那个时候莲花洞人除了有山有田,副业就是抬轿,抬一趟每人有两块银洋,另外加两角小费。两块银洋那时可以买一担谷,两角小费够在山上吃一顿饱饭。四个人抬一顶轿子,胖子要六个人或者八个人抬。一天跑两趟,有时上山和下山的轿工中途碰上可以互相调换客人,抬轿子习惯了也不觉得累。那时日子过得无拘无束,莲花洞人在当时来说还是很富足的。……P1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