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悲歌》是以抗击匈奴的戍边大将李广及其子孙家人的事迹为主线,以西汉百年历史为背景,描绘、展现了各色人物的成败故事。李广凭借举世无双的勇力才艺,通过一刀一枪的打拼,由一介平民子弟历任羽林郎、武骑常侍、陇西都尉、骑郎将、骁骑都尉、上谷、上郡、雁门、代郡、陇西、右北平七郡太守至禁军统领郎中令。四十余年战斗的足迹,由青海至热河,几乎包括了整个北部边疆,被匈奴人誉为“飞将军”,传颂至今。作为汉室名将、功勋卓著,却因生性耿直不愿在裙带关系盛行的朝中攀龙附凤,不但未得封侯,在其政治生命走到头的时候,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在情节的发展中,作者还以独到的笔触勾画出才能平庸、性格阴柔媚上的卫青,专横霸道、狭隘虐士的霍去病,以及鲁莽的灌夫、耿直的窦婴、荒淫的田蚡、粗鄙的周仁、迂腐的张骞、奸滑的韩安国等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将他们的成败和生命的轨迹呈现在读者面前,引人思考。小说中一幅幅众生人像、一场场悲欢故事、一次次战争场面构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为了情节的连续性,作者在忠于典籍史料的基础上,本着“大事不拘,小事不虚”的原则,进行了有限的演绎,虚构了一些生活场景、情感故事等镜头,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笑料。该书以史为主,以侠为辅,尤注重人性,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任人唯亲制度的罪恶。 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在担任社区民警时接触到的芸芸众生而对现实、社会引发的感悟和认知,以“草根阶层”的立场在作品中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许多诗词歌赋都是擅长写诗的作者应景而作,给作品增色不少。简洁紧凑的语言、玄机相扣的情节使得整部作品古朴风华,艺术上信、达、雅皆具,堪称一部引人入胜可读性较强的佳作。 作者简介: 孜羽,原名宋世峰,河北高邑人,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本书是作者糅合自己的坎坷经历与人生感悟,历时三年创作而成。有网友评价此书“不但为当今文坛树立了历史小说的典范,还可让人真实地了解那段历史,从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认为此书对历史、文学爱好者“如何解读历史、如何塑造人物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目录: 第一回遭仇杀父叔皆归命顺流漂兄弟寄篱下 第二回离慈母二子赴侯门猎蓝田李广得大黄 第三回两无猜当头遭棒喝空有志扶犁务农时 第四回文帝兴师分兵遣将兄弟从军斩将驱敌 第五回人郎署无意惹凶徒护圣驾只身毙猛虎 第六回叹英雄二臣拂圣意交同游众郎闹花楼 第七回献妖言方士得专宠伺奸情丞相遣精兵 第八回查罪证夜探五帝庙巧应变兄弟再追踪 第九回金銮殿围剿新垣平郎中府贿赂老将军 第十回未央宫试探皇太子太子府误杀吴世子 第十一回奔母丧李广救陇西查警备文帝巡三营 第十二回醉花楼李蔡藏美人太子宫周仁窥淫情 第十三回受惊吓太子思李广趁国丧晁错劾诸侯 第十四回主首谋刘濞起叛兵发汉军李广任骁骑 第十五回周亚夫抗旨自行军李将军箭射洛阳侠第一回遭仇杀父叔皆归命顺流漂兄弟寄篱下 第二回离慈母二子赴侯门猎蓝田李广得大黄 第三回两无猜当头遭棒喝空有志扶犁务农时 第四回文帝兴师分兵遣将兄弟从军斩将驱敌 第五回人郎署无意惹凶徒护圣驾只身毙猛虎 第六回叹英雄二臣拂圣意交同游众郎闹花楼 第七回献妖言方士得专宠伺奸情丞相遣精兵 第八回查罪证夜探五帝庙巧应变兄弟再追踪 第九回金銮殿围剿新垣平郎中府贿赂老将军 第十回未央宫试探皇太子太子府误杀吴世子 第十一回奔母丧李广救陇西查警备文帝巡三营 第十二回醉花楼李蔡藏美人太子宫周仁窥淫情 第十三回受惊吓太子思李广趁国丧晁错劾诸侯 第十四回主首谋刘濞起叛兵发汉军李广任骁骑 第十五回周亚夫抗旨自行军李将军箭射洛阳侠 第十六回景帝设计夷族晁错李广飞马解围睢阳 第十七回战下邑灌氏扬威名卧军帐太尉应夜袭 第十八回灭吴楚景帝颁重赏回长安李广获大罪 第十九回徙上谷军民同备战守边关番国始闻名 第二十回遭重创八大王乞降受贿赂典属国献谄 第二十一回守上郡智勇退敌兵诉苦衷决意除郅都 第二十二回害丞相景帝换朝臣保北疆李广扑烽火 第二十三回战西羌汉军屡受挫继大统武帝广招贤 第二十四回尚无为窦太后干政求高官韩安国行贿 第二十五回弃昭阳后宫娈男色还霸上平阳遇子夫 第二十六回得专宠卫氏聚建章赚羌首李广任卫尉 第二十七回恨子夫皇后掳卫青诱单于武帝遣汉军 第二十八回纵单于王恢领死罪受贿赂田蚡请开恩 第二十九回争义气治罪灌仲孺求人情难倒李将军 第三十回着魔症田丞相毙命击匈奴李将军遭擒 第三十一回救父难李当户丧命居蓝田前将军受辱 第三十二回杀恶尉飞将传威名除虎患白羽没石棱 第三十三回投卫青李蔡留朝廷听规劝李椒赴代郡 第三十四回出高阙卫青受大封回朝廷李广任郎令 第三十五回战代郡李椒袭敌营出定襄卫青失两将 第三十六回李蔡献策卖官鬻爵骠骑虐士得幸立功 第三十七回夸豪言去病再出师争领军卫青受冷落 第三十八回扫河西公孙敖失道战乌维飞将军受困 第三十九回回长安谗言污飞将收降王武帝忌汲黯 第四十回猎甘泉飞将军擒马献才艺李夫人得幸 第四十一回战乌维李敢救骠骑俘稠雕武帝遣卫青 第四十二回出定襄李广遇故人调军阵卫青有私心 第四十三回走单于卫青推责任失东道李广担全罪 第四十四回遮丑事奸人杀无辜报兄仇李蔡用险招 第四十五回李蔡修墓急功近利卫青娶亲焦头烂额 第四十六回查凶手义纵捕李蔡猎甘泉骠骑射李敢 第四十七回祭阳陵李嫱遇太子游上林李禹人虎圈 第四十八回索宝马李广利溃军逞意气汉武帝遣将 第四十九回战浚稽赵破奴被俘拔大宛李广利班师 第五十回别张掖苏武使匈奴奏武台李陵出居延 第五十一回火牛冲阵冲破敌围鸟云山兵吓阻单于 第五十二回李仲卿兵败投匈奴赵充国求援赴长安 第五十三回救二师赵充国扬名评李陵司马迁盛言 第五十四回闻噩耗李陵绝归心伐匈奴二师有小胜 第五十五回分汉军李陵阻二师生瑕隙众将起内讧 第五十六回退汉军卫律杀二师别苏武李陵放悲歌第一回遭仇杀父叔皆归命顺流漂兄弟寄篱下 汉文帝三年五月仲夜,陇西郡成纪县李家庄灯火已熄。月亮躲进厚厚的云层,不敢露脸。星光微黯,偶有猫头鹰的几声长啼穿过树隙。整个村落笼罩着一团阴郁沉闷的湿气。突然,村头的几只狗狂吠不止。只见通往村外的大路上有二十多人飞马奔来。这些人背插刀剑,斜挎弯弓,直冲进村内一处大宅墙下。 这大宅内住着两户人家,乃秦时名将李信后裔。当年秦灭六国时,李信还是一名青年壮士。秦始皇极赏爱李信之忠勇贤达,遂派李信与蒙恬领兵二十万伐楚,蒙恬围困寝丘城,一时不陷。李信攻平与,取鄢城,陷郢城,后领兵向西与蒙恬会师于城父。此时楚军伺机整合,集中兵力大破李信所部。秦始皇并未加罪李信,而是继续重用。后荆轲刺秦,秦始皇自然怒不可遏,急诏大将王翦与李信率师十万于十个月内踏平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率部向辽东逃跑。李信奉命领兵数千追击燕军,于衍水河畔将燕王围住。燕王喜为求自保便听信代王嘉的计策杀死太子丹,将其首级献于李信。后李信与王翦之子王贲合力平定了燕齐余郡。太子丹生前广结壮士英豪,颇有贤名,因此燕国士大夫皆以李信为仇。待秦灭而李信年老,便归乡槐里,之后不断有燕人寻仇,无奈之下举家迁徙避仇,辗转隐忍,直至陇西成纪县才安顿下来,遂建李家庄。二代以后,其孙李伯君生子李广;李仲君生子李蔡。李氏兄弟三十多岁,为人仗义厚道,为村民所敬仰,但因数十年无人再扰,因而就放松了警惕,未料到今夜大祸临头。 那二十余名黑衣人驰至宅下,有的飞身跃翻过大墙,有的撞门,里应外合,霎时冲进了院内。此时李伯君、李仲君已知道是仇家来袭,便跃至院中带领十几名家丁仆人迎战。双方顿时绞战在一起,但见兵刃相击火星四射,血肉横飞叫声惨烈。已有几名家丁倒在血泊之中。也不知何人将南墙角的柴房点着,火势甚猛。借着火光,李伯君等人才看明白,原来寻仇的是几个汉人与十几名匈奴人。李伯君边抵挡边向李仲君喊道:“兄弟,快带夫人、孩子跑——”李仲君说:“大哥,待杀退这些贼人再说。”李伯君说:“不行,保住李氏血脉要紧,快走!”李仲君无奈,抖擞精神砍倒两名匈奴人后冲向西北角的夹道处。此时大嫂李氏抱着李广,二夫人王氏抱着李蔡。这两个五岁的孩子瞪着惊恐的眼睛看着匈奴人面目狰狞地和父亲厮杀,十分害怕。此时李仲君杀出包围来到二位夫人面前,说到:“跟我来!”遂带着他们转向后院。敌人见机紧迫过来,李伯君率人退守住夹道口,挥剑砍倒两名汉人,有的贼人已跃至房顶,准备强行越过。李伯君的家丁举弓将其射下。敌人一时难以突破。 且说李仲君带着夫人孩子穿出后院钻小巷逃出村子后跑入一片小树林,又披荆斩棘钻入芦苇荡,五个人气喘吁吁一直来到河边。此时天已放亮。再回头望自己家的方向浓烟滚滚,喊杀声渐息。大家都知道家里人已经凶多吉少了。李仲君再看看嫂子、夫人还有两个孩子都蓬头垢面,衣衫破乱,不禁悲从中来,刚抹了把眼泪,但见村头尘烟骤起,那群强盗正向河边寻来。李仲君赶紧看河上是否有船。真是老天有眼,但见河中有一渔夫正在赶早撒网。李仲君赶紧叫道:“老伯快些来!”那渔翁赶紧收网,朝这边划船过来。此时几名黑衣大汉和匈奴强盗已经迫近。李仲君将嫂夫人先扶上了船,并与王氏将两个孩子递上船。此时匈奴人拉开弓射向王氏。那王氏惨叫一声落入水中。李仲君用脚使劲蹬了一下船头,帮渔翁撑开船只向河中划去,然后不顾李氏和两个孩子在船上叫喊便朝那些强盗扑去,一是为了挡住敌人,为母子争取时间;二是怕敌人放箭。 李氏左手揽着李广,右手揽着李蔡,眼睁睁看着那群人骑马围住李仲君。李仲君陷人敌阵奋力扑杀,怎奈好汉难敌四手,几次想反击都被敌人砍倒。刀起处血浆飞进,阳光与血光同射。两个孩子都惊得目瞪口呆,他们还不知是燕人带着匈奴人来寻仇,只是那匈奴人的狰狞面孔已深深印在了他们的心中。他们已经忘记了叫喊,忘记了恐惧,内心随着在李仲君身上的每一刀都在抽搐,直到视线已够不着岸边的情景,二人才缓过神来,再看母亲已经晕倒在船头。老艄公也才定了定神,停下手中的橹,单腿跪下将李氏的头托起,并吩咐李广道:“孩子,快去舱内拿水来。”李广将水壶拿过来喂了母亲几口水。李氏才苏醒过来。老艄公问道:“请问夫人要到哪里去?”李氏道:“请问老人家,这里是什么地方?”老艄公道:“此时我们已经离开李村河到了渭水河,不知夫人要投靠哪里?”李氏道:“妾一妇道人家从未出过远门,今遭劫难,家是回不去了,可也无亲可投,只求老人家顺水而下,离此越远越好。”那老艄公道:“如今匈奴犯境,颖阴侯灌婴率八万车骑在北平寇,战事甚紧,你母子三人还是到中原谋生吧。”李母道:“如此多谢老人家,只是奴家出逃慌张,只怕船租不够。”老艄公道:“我也用不得多少银两,能吃口饭就可以了,况且我这几日是回不得家中了,以防那班贼人认出我来,还是再过些日子再回乡吧。”李广与李蔡道:“爷爷,我俩帮您划船吧,好省您些力气。”李氏道:“敢问老人家贵姓?”那老艄公道:“哈哈,我姓渔。”李蔡道:“那今后我们就叫你渔爷爷啦!”老艄公点头道:“嗯,这孩子真是聪明伶俐,哈哈——” 一路无话,这一日小船驶近一城郊。但见水草丰茂,村郭密匝。人们脸上一派安详怡然,男人赶牛犁地,妇女河畔浣洗,牧牛声、洗衣声、孩童追嬉声不绝于耳。老艄公把船靠岸,向李氏道:“我们都下船吧,到岸上买些干粮果什,再打听一下这是个什么地方。”老艄公将船系在石礅上刚下船,就听李蔡道:“渔爷爷,这里有块木牌。”李广道:“上面写着什么河?”老艄公看了一眼,道:“是颖水河。”李蔡道:“想必这条河就叫颖水河了?”老艄公道:“对!”李广、李蔡二人用一支木棍子抬着一篓鱼随大人往镇上走去。老艄公拦住一老者问道:“打扰了,老哥哥,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那老者道:“此乃颖川郡颖阳县灌家庄。”李氏问道:“那这庄主也该姓灌了?”那老者道:“对,原本这村镇唤做张家庄,后来庄主张孟随颖阴侯征战有功,备受宠爱,也就随了灌姓,因而也就叫灌家庄了。”那老艄公问:“镇内可有集市?”老者道:“有,镇内大街便是集市。”一行四人谢过老者继续往镇内走去,越走人越多,街面越觉繁华,店铺相邻,人声渐嚣。 他们来到一家饭馆门前,老艄公问店小二是否要买鱼,店小二问多少钱。双方讨价还价时,李广、李蔡站在母亲身后等着谈好价后卖鱼。突然人群中跑出一个与李广、李蔡年龄相仿的男孩将李广撞倒。一篓鱼撒在地上。那少年长得粗大结实,穿绸裹缎,前发齐眉,后发用金丝绸带束住,一看便知是个富家子弟。见有人挡了他的去路十分暴怒,一边用脚踩地上的鱼,一边用手揪扯李广。李蔡一见急忙从后面抱住那少年。那少年用手使劲掰李蔡的手指。老艄公和李氏急忙叫李蔡松手。此时李广从地上爬起叫道:“弟弟,松开手,我不怕他。”李蔡便松了手,闪在一旁。那少年拉开架势扑向李广,李广一闪身用手一推,将那少年摔倒在地。这时有两个家丁从后面跑过来一看少爷被摔倒在地,便骂道:“哪里来的野种,你不想活了,敢打我家少爷。”那少年从地上爬起来后又扑向李广。两个家丁一看怕少爷吃亏,便拦住了他。老艄公与李氏也十分害怕,知道对方是惹不得的人物,忙向那少年与家丁道歉。可是两个家丁不依不饶,揪住老艄公叫道:“走,到我庄主家中,听庄主发落。”那个道:“哼,你们把少爷打成这样,我们也无法交代,走。”众村民不敢劝那两个家丁,只好劝他们跟着那两个家丁去。李广、李蔡虽是愤怒不已,但无可奈何只好随老艄公和母亲跟着那两个家丁去他们府上。两个家丁一路骂骂咧咧,连推带搡,将一行人带到灌府门前让他们等着,后赶紧跑到书房向灌老爷禀报情况。 这灌老爷如前所表,原名张孟,四旬开外,高大魁梧,须发黑密,其弓马武艺乃是汉军翘楚,随颖阴侯灌婴围项王、讨黥布,身经百战,灌婴视为亲信,而他起自布衣,受此殊遇也甘愿为灌氏家臣,于是便改姓为灌以示图报,如今乃是颖阳县的首户,位比二千石,相当一个太守的俸秩。前番灌婴扫北,灌孟因病未随,近几日病愈,精神大好,才在家读书练武,稍得清闲。灌孟听罢二家丁的禀告,便骂道:“让你二人陪少爷玩耍,不许出门,你们怎么又出去给我惹事?”两个家丁也似一脸委屈道:“回老爷,那少爷非要出去找玩伴,我们也没办法,只好陪他出去。”灌孟道:“让那几个人到客厅见我。”两个家丁领命而去。 艄公、李氏进屋后垂手不语。李广、李蔡倒不害怕,只是好奇地四下张望,但见堂内正墙悬挂一幅猛虎啸谷图,虎势欲出,怪石嶙峋,松骨遒劲;左联:英雄不问出处;右联:侠义自在人心。东墙置一厨书简,西墙悬一把长剑。 灌孟见来人都面相和善,风骨中正,不是奸猾之辈,心中已经明白几分。又见李广、李蔡双目炯炯,少年老成,气度不凡,心中十分喜爱,便问老艄公:“你们从何而来?”老艄公知道这是一方豪族,便十分恭敬地躬身施礼答道:“回老爷,我们从陇西而来。”灌孟一捋须髯疑惑道:“陇西距此千里,你们因何到此?”李夫人一看瞒着也没用不如说清楚求得谅解,于是答道:“启禀老爷,我母子三人被匈奴人追杀,无处可逃,幸得这位老人家搭救,才流落至此。”灌孟听有匈奴人祸害中原心中十分恼怒,本来自己要去北方与匈奴人作战,只因身体不适才错过杀敌机会,因此倍觉义愤填膺。又看看老艄公,见老艄公连连点头称是,灌孟便不怀疑李夫人所言,问过几人名姓,又叫人领灌夫进来。灌夫在两个家丁的陪同下进屋后一看见李广、李蔡在堂前站着,便要挣扎着寻李广打架,被父亲喝住,两个家丁也赶紧扯住。灌孟起身过来走到李广、李蔡身边伸手摸了一下二人骨架,心想这两个孩子是练武的好胚子,遂对李夫人道:“夫人莫怪,我这孩儿自幼丧母,哥哥又夭折,唉,我还真个不会管教,管狠了怕他吃不消,管松了又没用。如今我在家闲居便看着他习文练武。没想到一不留神,他便跑了出去。他在家中就是坐不下来,常常出去惹是生非,因此我也一直发愁得很呢。”李夫人一见也不好说什么,便安慰道:“男孩子爱闹,长大些就好了。”灌孟道:“李夫人,老夫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李夫人道:“老爷有话直说。”灌孟道:“老夫想,既然你们无家可归,老夫愿意收留你这两个孩子作为义子,与我这个不争气的孩子一起读书习武,将来好报效国家,不知您意下如何?”李夫人以为灌孟想让自己一家留下为奴而仅是假意客套,便道:“这可如何使得,我们本是逃难到此,命如蒿草,怎敢高攀?”灌孟道:“夫人切莫妄自菲薄,想俺灌孟当初也不过是个纤夫,后遇颖阴侯提携才有今日之尊。当年陈王向天下发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至今振聋发馈,激励多少英雄奋起。因此老夫不信命,你们也不必信命,一切全凭自己。让孩子得文学武,长大后一切也都要靠他们自己。”李夫人见灌老爷意决,便道:“如此多谢老爷抬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