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楼才女,因与太守之恋,而使朝野震荡,这就是南宋时期喧闹一时的“官员狎妓”、“朱唐交奏”案。 此案的主角严蕊虽为营妓却才色艺俱佳,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有作品传世、且入选《全宋词》、《宋词三百首》、《唐宋诗词选》的风尘才女,是一个为历史烟尘遮掩的奇女子。 而另一角色朱熹却是南宋的学界泰斗,朝廷重臣。以朱熹之盛名而与一营妓结怨,内中缘由,造就了这部书的曲曲折折。 作品背景广阔,人物生动。严蕊的卓然于世,傲然清骨,与其时某些伪文人的猥琐低下相映,恰刻画了一幅没落时代的社会百景。 作者简介: 刘湘如,笔名老象,1946年生于安徽肥东,曾任高中语文教师、报纸副刊编辑、电视文艺编导。19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报告之学学会理事、中国长篇小说研究会理事、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已出皈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美人坡》、《红年鉴》,散文集《星月念》、《淮上风情》、《瀛溪小札》、《十部芳草》、《刘湘如系列散文》、《刘湘如情志散文》,报告文学集《旋转的人生》、《共和国星光》、《闪亮的历史抛物线》、《马拉松大战》,人物传记《大地流芳》、《国魂》、《当代百人》等二十余部。作品在国内外获得多种奖项,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才(1986)和数种精选名篇集萃,并被翻译戈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所编或编导电视作口口有多部在全国获奖。国家一级作家。安徽电视台高级编辑。现居上海。 目录: 第一章岳州灾变 第二章蓬尘结义 第三章菡萏香销 第四章无心插柳 第五章孔庙争端 第六章千年惆怅 第七章湖畔惊情 第八章伤痕处处 第九章剑胆琴心 第十章天台蝶梦 第十一章李代桃僵 第十二章乱世情殇 第十三章刑堂无惧 第十四章风云际会 第十五章花落花开第一章岳州灾变 第二章蓬尘结义 第三章菡萏香销 第四章无心插柳 第五章孔庙争端 第六章千年惆怅 第七章湖畔惊情 第八章伤痕处处 第九章剑胆琴心 第十章天台蝶梦 第十一章李代桃僵 第十二章乱世情殇 第十三章刑堂无惧 第十四章风云际会 第十五章花落花开 尾声莫问归处 我写《风尘误朱熹和严蕊》第一章岳州灾变 岳州是一座古老的小城,古名也称巴陵,又称岳阳。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历史名城,在南宋以前,它已经风光独特景色宜人了。此地岳阳楼名驰遐迩令人向往,还有洞庭湖、南湖、莲湖、汨罗屈子祠、平江杜甫墓等等,也都是名胜之地。 岳阳楼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湖,雄踞岳阳城西门之上,气势非凡,历史上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三大名楼,历代文人墨客多会于此,留下不少千古名篇。据史载,岳阳楼最初是供据守城门的卫兵憩息和嘹望的谯楼,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在岳阳操练水兵,将其改建为阅军楼,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阳,对这座楼再次进行了扩建,名南楼,又称岳阳楼。宋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重修岳阳楼,并请自己的好友、文学家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写下了尔后千古流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岳阳楼从此名扬天下。在千余年的历史更迭中,岳阳楼虽历尽沧桑,几经水淹、火燔、雷击、兵灾,但屡毁屡修,古朴之貌代代相袭,楼体始终保持良好。岳阳楼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楼顶均覆黄色琉璃筒瓦,飞檐尖端饰有龙凤,昂首翘尾作欲腾飞状。其三楼楼顶外貌酷似将军头盔,俗称盔顶,为中华古建筑中之罕见。 至于说到洞庭湖,它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耀天下之称。它衔远山,吞长江,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朝晕夕辉,气象万千。湖中君山小岛,远望如横黛,近看似青螺,临空俯视,又像阴阳合抱的太极图。岛上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传书亭、朗吟亭、香椿亭、望湖庭、龙涎井、飞来钟等等,无不引人入胜。 岳州另有南湖,位于岳州南郊,与洞庭湖相通连贯。湖岸群山起伏,秀峰跌宕;湖中奇山崛起,怪石嶙峋,港湾曲折,湖叉幽深,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南岸的龙山苍劲挺拔,水际有一字排开的九座山岛,古称龟山,时有“一龙赶九龟”之说。在洞庭湖和南湖之间,时有两座建筑,一为湖龙庙,一为三眼桥,附带着许多重要的传说,乃是本书将要提到的两个去处。 由岳州南去一百多里即泪罗江,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屈原投江殉难的地方。 本书的故事,即从南宋时代的岳州开始。这个时候的岳州,恰恰是它历史上少有的最为不幸的灾难深重的时期之一。那时的它可以说是灾荒遍野,盗贼四起,民不聊生。当时在岳州地界流传的一首民谣可以佐证: 不知冬夏和春秋, 但听路人说岳州。 饿殍遍野无人拣, 家家哀声到年头。 官家罪孽天怨怒, 蒿荒满目泪空流。 洞庭吞牛又噬马, 岳阳楼前鬼魂愁。 当时的长江以南金人时有骚扰,时有屠城之灾,使繁华之境成为一片焦土。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岳州城便曾遭到一场空前的浩劫。当时金兀术率兵北撤途中攻人岳州,冲进官府民居,劫掠女子金帛、廪库积聚,纵火延烧岳州城,烟焰遍及数里,烧了几个昼夜。自古以来风物雄丽的岳州府,旦夕之间是死者不计其数,几乎成了一座空城。在此后的数年间,经多次较大规模的修治,这座被毁的古城才逐渐恢复了些昔日的风貌。但原来物产丰腴风光秀丽的岳州府已元气大伤。而最令百姓痛心疾首的是,当时的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左,朝廷昏聩,奸臣当道,官府到处搜刮民财,欺压百姓,霸占良田,强抢妇女,弄得民间怨声载道,冤情遍地。 就在这样的时候,有一个颇为重要的历史人物走进了我们这部小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理学家朱熹。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在南剑州,在社会动荡不安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他14岁以前,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早年读四书能倒背如流,并能在读书中找到兴味,认为读书要有一种沉潜的功夫,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少年的朱熹通过读儒家经籍,立下成“圣人”之志,自言:“某十数岁时读《孟子》言‘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以为圣人亦易做。”后来他在训导门人时,要他的弟子为学须立志,涵养气质,顺应天理,在日用间理会出道理。朱熹11岁“受学于家庭”,从学于父亲朱松。这一年朱松罢官在建阳寓居,也有了空闲教育自己的儿子。朱松师从罗从彦,罗从彦为杨时的学生,杨时则受学于理学创立者程颐。朱松早年拜见程颐,学《周易程氏传》。朱熹自幼在这样的家学氛围中成长,受到理学的熏陶。14岁时,父亲辞世。朱熹受父命从学于绩溪先生胡宪、屏山先生刘子晕及白水先生刘勉之。三先生与理学都有着深厚的渊源,但三先生所传又都夹杂着释老之学。二刘过世后,朱熹独事胡绩溪。另外,有几个僧人如道谦等,对朱熹的影响也相当大。在延平先生李侗处,朱熹所学相当博杂,出人佛老。他自己说:“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朱熹少年时所学博杂,无形中构成了对他后来生活处事态度中的负面影响,当然也构成了他理学知识的渊博和完备。 朱熹长到18岁时,在建州乡贡高中。次年礼部试,赐同进士出身。22岁,入都铨试,授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赴同安任,途中拜见李侗。李侗强调“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但初次相见,李侗所强调儒佛区别的观点,并没有被朱熹接受。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正月,朱熹徒步走了一百多里,再次见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年)冬,朱熹又一次见李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迎谒李侗于建安。数见李侗,经过指点与自己的探索,朱熹终于体会出李侗思想的含义,从而完成“逃禅归儒”的转变。朱熹说:“某少时未有知,亦曾学禅,只李先生极言其不是。后来考究,却是这边味长。这边长得一寸,那边便缩了一寸。”李侗称赞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鲜有”。朱熹因李侗而得二程理学的正传,而二程理学也因朱熹的发展而臻于完备和发扬光大。朱熹中举后,在同安任内主县学,开始了讲学活动。 公元1163年隆兴元年,这一年是农历癸未年,江南民间传有“天干第十,农事未卜”之说。这也是一个有一些特殊的年头,这一年,宋孝宗赵昚在金世宗完颜雍留下的夹缝和世事纷乱中即位,在临安的一片暂时的歌舞升平中,南中国却到处是疮痍满目,跟着就出现了少有的大旱,正是天灾人祸一起到来。在这种时候,老百姓无衣无食,生活无着,湖南一带的灾民暴动时有发生。宋孝宗面对着内忧外患,他的头脑还是保持了惴惴不安中的冷静,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在这个时候应该有一些作为,方对得起一息尚存的南宋的摇摇欲坠的命脉。他知道国家在这时候急需人才,在他继位后不久,他就召朱熹人垂拱殿,想向他询问一些治国治世的方略。 朱熹当时在学识和治世上已经颇有自己的思想建树,此前,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南方考察,听说皇帝要召见,便匆匆从湖南赶了回来。见到皇帝后,他就对皇帝说了一番理论。他说: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应付事物的变化,要使得“理”在民间永存;国人中的“理”一旦有了,则自然能叫百姓恭恭敬敬,规规矩矩,心悦诚服。百姓的心正了,就可以顺应天下的事物和时务。他还对皇帝说,要制定应时而变的政策来对付金人,不能只相信那些主和派了,因为金人与我们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想跟他们讲和是很困难的,但与之强拼也不是办法。现在最好的方略就是使百姓都能明辨是非,都能受到“理”的教化,有了这种“理”的教化,百姓各自安于现状,国家才可以把精力放在抵御金人上。现在我们的半壁江山还很不稳固,形势未成,进没有可以恢复中原之策,退没有可以抵御抗击金人的办法,所以就要把教化百姓的事放在首位,最重要的是不让百姓闹事,凡有闹事的百姓,不守规矩的百姓,伤风败俗的百姓,就一定要严加惩处,决不手软,这也是当下最要重视的治国方略,是不得已而出的政策。他最后总结说:所谓治理国家,根本未固,怎能去和人家争斗呢?为势所分,先得从自己做起,这样以后主和派也就占不了上风了。如果仍然像以前那样行事,则陛下您的志向就显得小了,大臣的责任也就轻了,将士们上前方抗敌的决心也就没有了。 他建议自今以后,皇帝要闭门绝约,任贤使能,立纪纲,正风俗,安心搞自己的政事,不能怀顷刻苟且偷安之意,让那些将相军民,让国内国外上上下下,人人都知道陛下复国强土的志向,让天下臣民互相激励,互相监督,互相效范,数年之外,一定能国富兵强。因而眼下最重要的事,是让百姓各得其所,各自安分,奉公守法,以“理”为纲。要防止百姓有非分之想,有散漫不拘的论调,更要防止他们有造翻的念头……这些才是当务之急啊。 朱熹的那次陈述,受到了皇帝的肯定。君子能有功于社稷,安分于天下苍生,是他向来的意愿。为了对皇恩有所报答,他更加勤于政事,甚至把自己潜心钻研的理学,也暂搁一边了。 这一日,朱熹从临安来到岳州,伏在岳州府衙的桌案上,翻看这段时间各方送来的奏报、文牍——这时候的朱熹,除了名声和荣誉上的一些虚衔外,他还有个实质性的头衔,就是兼任岳州府的太守。看着看着,他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发现在所有的奏报和文牍中,有个人的名字总是不时出现:此人带着灾民上书,带着灾民向官府请愿,带着灾民到官府衙门向官府施加压力,还带着灾民闹事……一切“民间骚乱”、“灾民闹事”的奏报,好像都与这个人有关。他不觉惊诧起来,把目光停留在这个名字上。此人名叫严云卿,是岳州地方有名的儒生,从文牍看,好像还颇有一些号召力。这个严云卿究竟是个什么角色呢,他在心里思忖着、猜测着。 其实严云卿只是秀才出身,但此人生性耿直,才学颇丰,很有些名士的风骨。在那个灾难连连的年代,他认为身为一方儒生,应该对于普通百姓的身家性命多存关爱之心。他因为屡试不中,更加体会到朝廷中腐败糜烂、营私舞弊的黑暗,对朝中奸臣当道的腐朽肮脏深为不满。严云卿祖上家业昌盛,十分重视诗书传后,曾祖父还中过进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