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耀根(笔名青竹),男,汉族,1956年3月28日出生。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理事、武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现在武安市职教中心戏曲班任语文教师兼编剧。作品包括:文集《槐卵豆》,2000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长篇报告文学《走进赵寅时》,2007年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薄一波在武安冶陶》,2009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与人合著)。长篇小说《补锅匠》,2005年至2007年由北京视普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买断改编权。剧本《太行情》,现代戏,现已被武安市职教中心戏曲班演出九十八场(包括学生专场),场场轰动,尤其在2006年河北人大政协两会上受到代表们的高度赞扬,现已制作成光盘。2006年11月,该剧获河北省文化厅第七届戏剧节编剧一等奖。另有长篇小说《梦逝爱河》(未出版)等。一 蓝天下,风吹草低,一群群绵羊在碧野里悠闲地吃草。草原上,一位红衣少女正挥动羊铲,将一块土石挑起,“嗖”的一声,天空中画出一道弧线,土石准确无误地落在一只调皮羊儿的面前。这只羊抬起了头,群羊都抬起了头,惊异地望着前方。 前方,一个挑着担子的补锅匠,正悠然自得地在草原上走着。他边走边唱:“走江湖,浪悠悠,五湖四海任我游。南京淹了我不怕,北京干旱我不愁。穷家无钱需要我,富家照样把我求。他有白银堆北斗,我有手艺度春秋。白昼不惜君子借,夜晚无妨小人偷。走江湖,浪悠悠……” 红衣少女听得人了迷,这不是爷爷唱的歌吗?好熟悉好动听好亲切啊!她于是不知不觉也跟着唱了起来:“走江湖,浪悠悠,五湖四海任我游……” 远处,那位补锅匠回头笑笑,悠然自得地朝着有村落的地方去了。 一辆越野车也被歌声吸引了。小车像被磁铁吸引着,在草原上颠簸着朝着歌声飞奔。歌声渐远,湖水阻路,小车掉转车头,无可奈何摇头叹息地爬了回来。小车在红衣少女的面前,稳稳地停下了。 一个很富态的中年女人对少女深鞠一躬说:“你好,你好。我叫松田杏子。”一位白发老者也自我介绍说:“我叫齐峰。”染了一头黄毛的年轻司机急忙插嘴说:“他是外交部的老领导,和你爷爷是老关系了。”少女没有说话,却用惊异和警惕的目光上下打量着他们。羊们也都不吃草了,一个个抬头凝视着他们。牧羊犬冲着他们汪汪直叫,整个草原都在观望这里将要发生什么。 齐峰老人看小姑娘的目光停留在小朱那一头黄发上,急忙介绍说:“他叫小朱,我们今天的司机,文联的,专门陪我们来的。”小朱正要自我介绍,杏子已经开门见山地问了:“小姑娘,请问一下,你们这儿。有个‘老君三仙’授艺馆吗?”“你们打听这干什么?”少女仍然一脸的警惕。杏子说:“我们要找高小铃,高老先生。”“什么,找我爷爷?”“你爷爷?你爷爷就是高小铃?”松田杏子一阵惊喜。小姑娘却觉得失口了,捂着嘴。“我是日本人,是专门研究中国民俗文化的。我的母亲和你爷爷有点儿关系。”杏子抢着说。“什么?我爷爷和你母亲有点儿关系?有什么关系啊?”小朱说:“小姑娘,你领我们去,见到你爷爷不就都知道了吗?”“你说得轻巧,不搞清你们是谁,就见我爷爷吗?你看你那个样儿,就不像个好人!”小朱笑笑,然后问道:“你看我哪儿不像好人啊?”“满头黄毛,就不是好东西!”大家一听都笑了。小朱接着说:“黄毛不好吗?这是时髦。大城市里,女孩子都染黄毛。”“那你是女孩子吗?不男不女的,啊呸!”小朱说:“你先别啊呸,不谦虚地说,本人是画家。你没见过,画家了、导演了等搞艺术的都是这个样儿啊。”“什么艺术不艺术的,俺不懂。反正你那个样儿,我爷爷看见,一定说你不是个紫把戏!”小朱莫名其妙。 齐峰却对杏子点点头说:“这是正宗的黑脖子话,不是紫把戏,就是不是好东西。”杏子一听就笑了,然后说:“把我们都当成不紫把戏了。”小朱也明白过来了,急忙掏出介绍信说:“不信你看,我是四子王旗文联的,大小也算个主任呢。”小姑娘夺过介绍信,一边冲着太阳照着看一边说:“这信——不会有假吧?”小朱忙说:“你看看,还盖着公章呢!”小姑娘反驳说:“公章?公章就没假的吗?反正我看你那样子,就是不紫把戏!”齐峰和杏子便笑了。小朱真急了:“我以我的人格做保证,我要是假的,你就——”“就怎么样?”“打我屁股——还不行吗?”“啊呸!俺嫌脏呢!”大家又“哗”的笑了。这次,小姑娘也笑了。她的语气有点缓和:“说吧,你们到底找我爷爷什么事?”齐峰说:“你爷爷是河北武安的吧?我们刚从武安过来。”“什么?你们从武安老家来的?咋不早说啊!”小姑娘由惊变喜,她把羊铲一扔说:“走!我带你们去,我爷爷就待见武安老家的人。”小朱说:“请小姐上车。”小姑娘瞅他一眼,然后“啊呸”一声,低头钻进了车里…… 车后,羊们咩咩乱叫,狗也追了上来。小姑娘从车窗伸出头来,命令牧羊犬:“去,看羊去,我一会儿就来。” 老君三仙授艺馆,其实是个中国传统式的手工作坊,也叫铁匠炉。这是一个具有古代风格的四合院,又像一个工厂的厂区。四合院内,东边一排是间隔的住房,西边一排是几十个大铁炉。每个大铁炉前,都有一老一小赤膊的油黑汉子,正舞动铁锤,钢花飞溅。小锤点,大锤砸,叮叮当当。院子中间,又有十几个小铁炉。同样是年长的掌勺,年少的煽火。他们,便是小说中所说的补锅匠,土名叫锢戮锅的,也有的叫小炉匠。 一个白发长须的老者,正敞着白色粗布衬衫,摇动着破边的蒲扇,微笑着在大炉小炉前走来走去指指点点。 小姑娘第一个跑进了院子,进去就喊:“爷爷——爷爷——老家来人了——” 老者一听,问准来了,便高兴地朝门口迎来。当他看见眼前那些陌生的面孔时,脸顿时又沉了下来。 小姑娘见状,只好说:“他们说是从武安老家来的!我也不知道。”老者没有怪她,却指一指几个空闲的凳子说:“坐吧,小燕,去倒点水来。”然后不看客人,往小凳子上一坐,装满一袋烟,用一根草棒就着炉火点着,一口一口地抽起烟来。 齐峰向小朱点了点头,小朱便去打开后车盖。齐峰和杏子两人帮着,小心翼翼地从车上搬下一个箱子,放在老者的面前。 老者看也没看,只是抽烟。 杏子深鞠一躬说:“您就是高老先生吧?”老人轻哼了一声。“您老好,我们找得您好苦啊!在武安县问了个遍,才转向找到这里。”老者头也不抬地问:“找我有啥事,想锢戮锅哩?”“您老说对了,我们正是找您补锅呢!”“什么样的锅,还开着汽车跑到内蒙来?”杏子说:“大爷,这锅不是一般的锅,按中国话说,还非你莫属呢!”老人愣了一下。齐峰也插嘴说:“老高啊,为这事他们千里迢迢,从日本到中国,又从武安找到这里,都是为了这口锅呀!”老者听后站了起来。齐峰便命令小朱:“快,打开箱子。让老高看看。” 老者便走到箱子跟前,小燕也跟着看,跟前的人也停下了手里的活,要看这箱子里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小朱与杏子打开箱子,慢慢地,一层层揭去垫布和一些海绵,渐渐露出三个大铁片和几个碎块,然后小心翼翼地搬了出来。其他人看后都不以为然,有的说,像是大食堂时队里的饭锅,怎么坏成这个样儿了,没有价值了。老者却蹲在那里认真地拼对。杏子小朱也都帮他扶着。看着拼对成型后的大锅,老者的眼睛直了。端详良久,他忽然手一松,锅片又散在了那里。大家看他时,老者捂住脸哇哇大哭起来…… 这位老者就是高小铃。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