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史上,宗教与艺术有着特别关联,超越现实的彼岸致使表达信仰的心知活动充满了想象的艺术张力,因此有了瑰丽而无垠的艺术空间。就中国宗教美术而言,墓室壁画意义特殊,在世界宗教美术范围内只有中国有着这样普遍存在而又连续发展的创作活动,这一高地建立于汉代,其中汉墓壁画是大宗。《汉墓壁画的宗教信仰与图像表现》以汉代主流社会的长生信仰为逻辑起点,明确提出汉壁画墓是中上贵族阶层选择的墓葬形式,而画像石墓是中下贵族阶层与平民阶层选择的墓葬形式;明确提出汉墓壁画中存在天界图像体系和汉画像石中存在仙界图像体系,天界图像得到主流信仰的支持,而仙界图像体系得到了民间信仰的支持;明确提出汉代存在着两个西王母,主流社会崇拜的是仙化的西王母,民间崇拜的不仅有仙化的西王母而且还有神化的西王母。此外,还探讨了西王母信仰发展的神话时期、神化和仙化时期、道教化时期的信仰特征和艺术表现特征。 作者简介: 汪小洋,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宗教美术、美术考古和中国古代文学;编著有《汉赋史论》、《科举文体研究》(合著)、《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合著)和《中国本土宗教美术研究》(五卷本,主编)等十余种,论文有《秦汉方士与秦汉文学》、《汉画像石中西王母中心的形成与宗教意义》和《汉代方士信仰的民间性质辨析》等七十余篇;承担国家课题、省级课题6项。 目录: 自序 引论汉墓壁画的宗教行为与图像表现认识 上编汉墓壁画面对的宗教信仰 第一章汉代宗教发展的基本结构与走向 第一节秦帝国文化对宗教发展的贡献 第二节楚文化的独特性与包容性的影响 第三节汉代国家宗教发展的三件大事 第四节汉代民间宗教的三个重要内容 第五节汉末宗教的新结构与认识 第六节汉代人为宗教性质的一个探讨 第二章汉代西王母信仰的民间性质转移 第一节西汉前期获得的人为宗教转移 第二节西汉中叶开始的民间宗教转移 第三节西王母信仰民间性质转移的意义 第三章汉代方士信仰的民间性与特殊性自序 引论汉墓壁画的宗教行为与图像表现认识 上编汉墓壁画面对的宗教信仰 第一章汉代宗教发展的基本结构与走向 第一节秦帝国文化对宗教发展的贡献 第二节楚文化的独特性与包容性的影响 第三节汉代国家宗教发展的三件大事 第四节汉代民间宗教的三个重要内容 第五节汉末宗教的新结构与认识 第六节汉代人为宗教性质的一个探讨 第二章汉代西王母信仰的民间性质转移 第一节西汉前期获得的人为宗教转移 第二节西汉中叶开始的民间宗教转移 第三节西王母信仰民间性质转移的意义 第三章汉代方士信仰的民间性与特殊性 第一节方士信仰受到的主流社会排斥 第二节方士信仰民间性的传播过程与特征 第三节方士信仰民间性的宗教意义 第四节汉代方士信仰的特殊性 第四章汉代墓葬文字对另一个世界的描述 第一节葬仪文书类文字的描述 第二节榜题类文字的描述 第三节墓碑类文字的描述 第五章汉墓壁画的国家宗教考量 第一节墓葬制度明确的墓葬阶层划分 第二节壁画墓非普遍性表现出的大墓特征 第三节壁画艺术形式说明的主流社会性质 第四节主流社会丧葬观念的继承 第五节主流社会丧葬观念的进步 第六节中上贵族阶层墓葬的国家宗教属性及意义 中编汉墓壁画表现的宗教信仰 第六章宴饮图仪礼内容的认识 第一节宴饮图遗存的初步梳理 第二节宴饮图礼仪情节的辨析 第三节宴饮图的国家宗教意义的认识 第七章升仙图的仪式内容解读 第一节升仙图的完成仪式判断 第二节升仙图的演变与仪式式微 第三节升仙图仪式意义的探讨 第四节汉武帝寻仙仪式的联想 第八章历史人物图的国家宗教色彩讨论 第一节汉墓壁画历史人物图梳理 第二节汉画像石历史人物图梳理 第三节国家宗教影响的讨论 第九章女娲图像普遍性的认识 …… 下编汉墓壁画的宗教美术贡献 附录 后记汉人迷信长生,关于长生的宗教信仰丰富多彩,西王母信仰之外,方士信仰也是席卷全国的长生信仰。与西王母信仰不一样的是,方士信仰的传播在主流社会的文献中被普遍记载,《史记》、《汉书》和《后汉书》等正史中都有翔实而精彩的记载。从文献角度看,方士信仰在两汉之兴盛要超过西王母信仰。那么,方士信仰属于国家宗教吗?从目前的材料看,关于方士信仰的宗教性质归属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方士信仰与经学可以等同,一是认为方:部信仰具有非官方性质。第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顾颉刚,他在《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中提出了方士和儒生结合的观点:“研究的结果(指两汉经学发展的研究——引者注),使我明白儒生和方士的结合是造成两汉经学的主因。”①顾颉刚是从经学发展的角度将方士和儒生视为一体。吕锡琛的《道家、方士与王朝政治》也以董仲舒为例说明了这一点:“汉武帝所尊奉的儒术,其实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黄老、方士三合一的思想,而董仲舒本人也是这样一个三合一的人物。”②第二种观点可参见牟钟鉴、张践的《中国宗教通史》(修订本),著者认为:“神仙方术是秦始皇的个人信仰,并未列入国典,不具有官方性质。”③我们赞同方士信仰“不具有官方性质”的观点。在秦代,方士信仰是“秦始皇的个人信仰”。在汉代,方士信仰也是统治阶级的“个人信仰”性质,方士信仰并没有被主流社会接受,相反,往往还要受到主流社会的打击,与主流社会的矛盾非常明显。但是,方士信仰与西王母信仰有所不同。其一,方士信仰是有明确传播者的,就是方士。其二,西王母信仰的长生之道是虚拟的,象征性为主;而方士信仰的长生之道则有具体的修道内容,可操作性是方士的传道之技。其三,西王母信仰缺少主流社会思想的支持,而方士信仰则得到了帝王个人信仰和从主流社会分化出来的黄老思想等间接支持。如此,在方士的主观活动下,方士信仰作为个人信仰而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特别是最高统治者所喜好,这是方士信仰的特殊性。在汉墓壁画的宗教探讨中,方士信仰只能从特殊性上影响壁画,即帝王个人信仰的层面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