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刚考古文集》集共选编了赵世纲先生30篇文物考古学论文。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裴李岗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裴李岗文化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空白,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一项重大突破。二是中原春秋古国研究,根据楚人初期活动的遗迹与遗物,论证了楚都丹阳就在今河南丹淅之地。根据同时期出土的楚文物与中原文物对比,证明楚文化源于中原文化。对侯马盟书和温县盟书释读、分析,证实这两地盟书均反映了春秋晚期晋赵鞅与范氏、中行氏斗争的文字记录。三是音乐考古,贾湖骨笛和王孙诰钟的发现,在中国音乐史及世界音乐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四是其他方面的研究,对春秋时期出土的青铜器铸造工艺研究,证明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广泛熟练地应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赵世刚考古文集》适合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史、古文字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及爱好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无 目录: 自序 裴李岗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贾湖骨笛”在音乐史上的重大价值 关于裴李岗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裴李岗——历史是这样写 石磨盘、磨棒是谷物加工工具吗 篦纹的起源与传播 裴李岗文化人口问题探索 论裴李岗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地位——为纪念裴李岗文化发现30周年而作 中原春秋古国研究 楚人在河南的活动遗迹 试论楚“居丹阳”问题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考索 楚子弃疾匿与“楚子”的称谓问题 再谈淅川下寺2号墓的墓主与年代自序 裴李岗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贾湖骨笛”在音乐史上的重大价值 关于裴李岗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裴李岗——历史是这样写 石磨盘、磨棒是谷物加工工具吗 篦纹的起源与传播 裴李岗文化人口问题探索 论裴李岗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地位——为纪念裴李岗文化发现30周年而作 中原春秋古国研究 楚人在河南的活动遗迹 试论楚“居丹阳”问题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考索 楚子弃疾匿与“楚子”的称谓问题 再谈淅川下寺2号墓的墓主与年代 淅川楚王族墓地的发现与研究 从楚人初期活动看丹阳之所在 浅论楚文化的渊源 论温县盟书与侯马盟书的年代及其相互关系 晋公戈的年代小议 温县盟书的历朔研究 侯马盟书“内室”商榷 许国历史文化考察 为B子受钟与鄂国史迹 音乐考古 淅川楚墓王孙诰钟的分析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编钟的音高与音律 仰韶文化陶鼓辨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谈“荆轲易水别燕丹”画像砖与筑 固始侯古堆出土乐器研究 河南收藏的铜鼓分析 其 他 北宋杨承信墓志跋 关于修定寺塔年代的再认识 春秋时期失蜡法铸造工艺问题探讨 附录 厚积薄发见微知著——记考古学家赵世纲先生 赵世纲先生著作存目 编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