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青年国史读本?大中国五千年的第五卷,主要讲述汉末三国时代的历史故事。从董卓进京到群雄逐鹿,再到三国鼎立互相攻伐,直至一统曹魏,作者娓娓道来,极尽传神。 作为一部面向青少年和普通历史爱好者国史读本,本书脉络清楚,文字生动,语言活泼,却又不失正史的严谨,读来别有趣味,足以补教科书呆板教条的不足。乃至很多上班族读了本书后,狂呼:“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精彩,要是教科书都这样写,当年考试早就及格了!” 作者简介: 赤军 历史小说作家、狂热的游戏人、理智的乐观主义者、国内知名历史论坛“新?战国联盟”主要策划之一。其个人主页《宛如梦幻》在网络广为流传,并在国内发表过多部小说和历史散文,对于我国三国时代和日本战国时代的认识和论述尤见功力。其所著青年国史读本《文明的曙光:从三代到春秋》《史无前列的大战争:战国纷争和秦地统一》文笔洗练,立意清新。颇受读者好评。 目录: 第一章汉末群雄董太师的兴亡 董卓进京 讨董盟主臧子源 大对峙 曹操和孙坚 孙家军的奋战 人中吕布 第二章汉末群雄曹操的崛起 青州兵 血流成河的徐州 吕布从天而降 皇帝逃亡 挟天子以令诸侯 宛城征张绣 孤狼的下场第一章汉末群雄董太师的兴亡 董卓进京 讨董盟主臧子源 大对峙 曹操和孙坚 孙家军的奋战 人中吕布 第二章汉末群雄曹操的崛起 青州兵 血流成河的徐州 吕布从天而降 皇帝逃亡 挟天子以令诸侯 宛城征张绣 孤狼的下场 第三章汉末群雄官渡大战 易京陷落 大战序曲 衣带诏 从白马、延津直到官渡 乌巢烧粮 第四章汉末群雄孙氏江东 “小霸王”孙策 江东才俊 遇刺之谜 “榻上策” 第五章汉末群雄赤壁鏖兵 平四州 北伐和南征 “隆中对” 孙、刘联合抗曹 长江上的一把火 势成鼎足 第六章汉末群雄刘皇叔的奋斗 从交州到益州 韩遂翁婿与马腾父子 平定凉州 刘备入蜀 恶性通货膨胀 第七章汉末群雄鼎立序曲 三种高级礼遇 九锡的预兆 从濡须到枹罕 定汉中 巴西与合肥的攻防 走马谷 鸡肋 第八章汉末群雄炎刘的终结 围绕荆州的勾心斗角 水淹七军 “书生”陆伯言 白衣渡江 奸雄的末日 曹丕篡汉 第九章三国时代夷陵烧营 才女和名医 魏文帝和汉昭烈帝 一意孤行的东征 长江边的一把火 白帝城托孤 第十章三国时代南征与北伐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司马懿入宛城 兵出祁山 失街亭 缺乏默契的配合 第十一章三国时代六出祁山 大旗上的污点 虎头蛇尾 诸葛亮VS司马懿 张郃之死,李严之罢 报聘辽东 秋风五丈原 大内讧 第十二章三国时代政归司马氏 杨仪和张昭 辽东破公孙 刘放、孙资的私心 曁艳案和吕壹案 兴势大战 高平陵之变 第十三章三国时代小人和莽夫当道 新人物、新格局 反淮南 江东大乱 最后的疯狂 第十四章三国时代姜维的执著 最后的挣扎 年年北伐 超级大克星 重门 关不了门,打不了狗 掉花枪 第十五章三国时代曲终人散 偷渡阴平 二士争功 孙晧和司马炎 满地是祥瑞 三国科学家 王濬楼船下益州 此间乐,不思蜀比专业更通俗、比戏说更靠谱,史上最正史、最好读的中国历史通俗读本 浅语有味很不容易,搜罗、理解并运用视角足够宽广的史学材料更难,我们总会借用牛顿的话,将认知和学习的传承看做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宗伟业,但是如何登高远眺,同时燃犀照隙,可不是寻常作手或教师所能办;这样的历史叙述恰恰考验、也反映了教养环境不受主流成见羁绊的自主与多样性;谢谢作者为青年人带来这样好的读物───Educationneverstops.此书恰是见证。 ——著名作家张大春 这套青年国史读本笔法上继承了《上下五千年》的风骨,叙事明快而不轻浮,深刻而不陈腐,看起来行云流水,毫无滞涩。尤为难得的是,在保持风骨的同时,书中还能看到一些近年来才有的研究成果,算得上是与时俱进。作者就像是个循循善诱的历史老师,拿出了说书人的劲头,娓娓道来,妙趣横生。一直至全书翻完,读者才会惊觉这原来是一堂历史课。 ——著名作家马伯庸比专业更通俗、比戏说更靠谱,史上最正史、最好读的中国历史通俗读本 浅语有味很不容易,搜罗、理解并运用视角足够宽广的史学材料更难,我们总会借用牛顿的话,将认知和学习的传承看做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宗伟业,但是如何登高远眺,同时燃犀照隙,可不是寻常作手或教师所能办;这样的历史叙述恰恰考验、也反映了教养环境不受主流成见羁绊的自主与多样性;谢谢作者为青年人带来这样好的读物───Educationneverstops.此书恰是见证。 ——著名作家张大春 这套青年国史读本笔法上继承了《上下五千年》的风骨,叙事明快而不轻浮,深刻而不陈腐,看起来行云流水,毫无滞涩。尤为难得的是,在保持风骨的同时,书中还能看到一些近年来才有的研究成果,算得上是与时俱进。作者就像是个循循善诱的历史老师,拿出了说书人的劲头,娓娓道来,妙趣横生。一直至全书翻完,读者才会惊觉这原来是一堂历史课。 ——著名作家马伯庸 像讲故事一样为读者展现了夏商西周三代至春秋时期的历史画卷。历史脉络的宏观叙事,交融着具体的人物、事件与典故,引人入胜,如数家珍,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生动而不戏说,质直而不鄙俚,是近年来通俗历史读物中的佼佼者。 ——清华大学历史系前系主任、教授张国刚曹操的北伐和南征 袁绍的儿子们一天不死绝,曹操就一天睡不安稳,所以听说袁熙、袁尚跑辽西去了,立刻就打算发兵去追。 有部下劝曹操:“辽西那地方太偏远啦,咱们要是劳师穷追,南线必然空虚,倘若刘表派刘备领兵偷袭许都,可该如何应对呢?还不如先南征去打刘表吧。”郭嘉反对南征的建议,他分析说: “主公虽然平定河北,威震天下,但那些胡人仗着天高皇帝远,不信咱们会深入辽西,肯定不设防,趁机猛攻,可保必胜,这种大好时机不可错失。况且袁绍还活着的时候,对胡人遍施恩惠,所以他们愿意收留袁尚兄弟。如今四州尚未稳定,袁氏旧部还不彻底心服,倘若咱们此时南征刘表,袁氏兄弟借了胡骑而来,内外呼应,河北很可能瞬间易主——绝对不可南征!” 随后,郭嘉还分析刘表集团可能的动向,说刘表是“坐谈客尔”,也就是只会耍嘴皮子,并没有长远的见识和打算,再加上自认为才能未必驾驭得住刘备,少给刘备兵则刘备不满,多给刘备兵又容易大权旁落,所以肯定不会派刘备来偷袭许都的。 曹操听郭嘉分析得有板有眼,于是下定决心,亲率大军北伐乌桓。当他来到公孙瓒覆灭的那座易京附近的时候,郭嘉又献计了,说:“兵贵神速,只有速度快,才能出其不易,才能取得胜利。如今咱们跑那么远的路去打乌桓,行动速度却如此之慢,敌人必然预作防备,咱们的胜算就很渺茫。不如抛弃辎重,只选精兵锐卒快速突进吧。” 曹操再次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亲率一支精锐骑兵,在向导田畴的指引下,从卢龙塞(在今天河北省遵化市东北方)突出长城,直杀向乌桓族的大本营。 这个时候那位擒杀张纯、归附刘虞的乌桓大人丘力居已经死了,继承人楼班还小,大权都落在侄子蹋顿手里。正是这个踏顿,收留了袁氏兄弟,还屡次入塞骚扰,敢于跟曹操对抗。如今猛然听闻曹军逼近,蹋顿果然大惊失色,仓促集兵来迎,结果在柳城(在今天辽宁省朝阳市南面)附近被曹军杀得大败。大将张辽在两军阵前一戟就刺死了蹋顿。 失去了乌桓族这个靠山,袁氏兄弟继续往东跑,逃去依附辽东太守公孙康。 将士们前来请令:“袁氏兄弟跑了,咱还继续追吗?”曹操微微一笑:“不用了,不用了,咱们已经追得够远的了。放心吧,不要几天,我就叫公孙康来献上袁氏兄弟的首级。” 公孙康是东汉辽东太守公孙度的儿子。 公孙度,字升济,就是辽东本地人,受同乡徐荣的推荐,当年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他一上任就实行严刑峻法,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很快膨胀,不但控制了整个辽东郡,还向东攻打高句丽(大致在今天辽宁东部和吉林一带的古王国),向西征讨乌桓族,甚至派水军南下,在山东半岛占了一片飞地。因为天高皇帝远,再加上董卓死后中原乱成一锅粥,公孙度野心一起,干脆自称辽东侯,把辽东郡改称平州,自己当平州牧,踏踏实实在这最边远的地方当起土皇帝来。 曹操讨平乌桓的时候,公孙度刚死不久,把宝座传给了儿子公孙康——袁氏兄弟就是去投靠的公孙康。 公孙家族离心倾向很重,向来不买朝廷的帐,所以曹操说能让公孙康主动杀掉袁氏兄弟,献上首级,营中各将都不大相信。 等到从柳城回来,隔了没多久,嘿,还真叫曹操给说中了,辽东果然派来了使者,献上了袁尚和袁熙的首级。直到这个时候,曹操才向部下们解释:“倘若咱们着着紧逼,公孙康为了保住自己的独立性,定然会跟袁氏兄弟联起手来,与朝廷对抗。反之,只要咱们退兵,他们必然互相猜忌,展开内斗——公孙氏在辽东根深蒂固,最终被干掉的当然只有袁家那俩笨小子啦!” 部下闻言,尽皆拜服。 可是曹操并不为袁氏一门终于灭绝而感到高兴,因为就在从柳城回来后不久,他非常倚重的谋士郭嘉就病逝了,年仅三十八岁。曹操后来对荀攸感叹:“你们都和我年龄相仿,只有郭奉孝年纪最轻,我本来还想自己百年之后,把后事托付给他,让他辅佐我儿子的,没想到他倒死在咱前面了……真是太让人悲伤了呀!” 平灭袁氏以后,曹操基本上统一黄河流域,成为中原地区最庞大的政治势力。 这个时候还割据一方,不服曹操管,或者说不大搭理许都朝廷的势力,都有哪些呢?首先是荆州刘表,然后是江东孙权,还有益州(大致等同于今天的四川省)刘璋、汉中张鲁,以及凉州的马腾、韩遂等人。益州、汉中都远,韩、马相争,马腾战败后归附中央,驻兵郿县,可以作为对抗韩遂的屏障,所以曹操就把进攻矛头指向了南方,也即刘表和孙权。 建安十三年(208年),也就是袁氏彻底覆灭的第二年,在曹操的授意下,东汉王朝改革了官制,不再设置三公,而恢复西汉初沿袭秦制的丞相和御史大夫制,曹操顺理成章当上了朝臣领袖的丞相。 名与实必须相符,这时候的曹操已经拥有了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权威,自然而然也萌发出了替代皇权的野心,当上丞相,对他个人来说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步,却露出了曹氏集团即将篡汉自立的苗头。 所以敌对曹操的人会评价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曹操南征刘表,动用了主力部队近二十万,同时他还征召马腾入京当卫尉,消除侧翼威胁,派兵占据合肥,以威胁孙权西进之路。然后在当年七月,亲率大军杀向荆州。 荆州牧刘表乃是汉末的大名士,一等一的官僚人物,但对于政治斗争和军事谋划却都是外行。这个时候他年事已高,重病缠身,听说曹操大举南下,又是担忧,又是恐慌,竟然一命呜呼。刘表一死,部将蔡瑁等人就拥戴他的小儿子刘琮继位。 仿佛是袁绍集团内斗的重现,刘表一样偏爱小儿子刘琮,却不大喜欢大儿子刘琦,在他活着的时候就造成蔡瑁等人拥戴刘琮、刘备等人拥戴刘琦的半分裂局面。虽然刘表不象袁绍,他身为名士,更看重礼法,始终没能下定决心搞废长立幼的任何步骤,但当孙权杀死黄祖以后,刘表就派长子刘琦镇守江夏,结果他一咽气,刘琮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蔡瑁、张允的扶助下,舒舒坦坦就成为了继承人。 刘琦、刘备闻讯大怒,打算兴师问罪,讨伐刘琮,可他们还没来得及动兵,曹军就大举南下,逼近荆州的中心襄阳城了。蒯越、傅巽等人劝说刘琮:“曹操势大,咱们无力抵抗,再加上先公在世的时候就是汉朝忠臣,衷心拥戴朝廷,如今曹操奉着朝命前来讨伐,咱们怎能抗拒王师呢?”刘琮年纪轻,胆子小,就此听从了两人的意见,亲自捧着印信去投降曹操。 就这样,曹操不费一兵一卒,顺利进入了襄阳城,把半个荆州收入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