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名号与中古地理探索


作者:胡阿祥     整理日期:2014-08-19 13:02:40

《南京大学史学丛书:中国名号与中古地理探索》从中国古代名号、中古地理的独特视角出发,对先秦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作者以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古代国号、名号、地名等为研究对象,力图将隐藏在其中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涵揭示出来,从而将一幅生动有趣的中国古代社会图景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胡阿祥,1963年生。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会长。出版专著2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古文史、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地名学、南京地方史。
  目录:
  中国名号篇
  “中国”古今称谓的研究及其意义
  “中国”名号考述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述论
  答《夏国号再议》
  赢秦国号考说——兼说秦置秣陵无贬义
  源远流长“汉”国号——附议陈寿《三国志》之《蜀书》名义问题
  王莽新国号述论
  司马氏晋国号考说
  赵宋国号考说
  蒋山、蒋州、蒋王庙与蒋子文崇拜
  乌衣巷名称的由来与乌衣国的传说
  《徐霞客游记》中的地名记述与研究
  中古地理篇中国名号篇
  “中国”古今称谓的研究及其意义
  “中国”名号考述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述论
  答《夏国号再议》
  赢秦国号考说——兼说秦置秣陵无贬义
  源远流长“汉”国号——附议陈寿《三国志》之《蜀书》名义问题
  王莽新国号述论
  司马氏晋国号考说
  赵宋国号考说
  蒋山、蒋州、蒋王庙与蒋子文崇拜
  乌衣巷名称的由来与乌衣国的传说
  《徐霞客游记》中的地名记述与研究
  中古地理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
  魏晋文学地理论纲
  六朝政区增置滥置述论
  魏晋南北朝之遥领与虚封述论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
  东晋南朝双头州郡考论
  南朝宁蛮府、左郡左县、俚郡僚郡述论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之人口迁徙及其影响述论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
  后记华北地带的少数山区,出现了“上无草木”的荒凉现象,但大部分山区及一些相对僻远的平原,仍分布着茂密的森林。依赖森林环境的动物,如猕猴、鹦鹉、虎等等,在华北广为分布。据《魏书·灵征志》,直到东魏时,淮北仍可见到从南方来的并不过冬的野象。
  相对于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动植物资源更为丰富。以华东言,北部沿长江、淮河一带,次生林成为主要的林相,而东部宁绍地区,虽经人类的大肆采伐,原始林木仍多有留存,如直到刘宋时,当地还有先秦的古樟。华中之汉水上游陕鄂边境,“秀林茂木,隆冬不凋”;①西南方面,秦岭巴山一带山地仍是茂密的北亚热带森林和竹林,三峡地区“林高木茂”,②云贵高原植被良好。
  今日一些珍稀动物,如犀、象、虎、孔雀、鹦鹉、麋鹿、长臂猿、大熊猫、竹鼠、扬子鳄等,在当时的华东、华中、西南地区广泛分布。如野象,上至四川盆地,下达淮北江南,南及江西、广西,都曾经见于记载;三峡、湘西、浙西、闽中,处处可见长臂猿的活动;江淮之间和长江中下游活动着扬子鳄;孔雀当时在四川盆地相当常见。
  动植物资源尤为丰富多彩的地区,是包括今闽南、岭南和滇南的热带林地带。以岭南为例,热带雨林、季雨林发育良好,热带海洋林也有留存。椰子、荔枝、龙眼、榕桂、紫荆、铁力木、八角茴香、沉香等植物品种,犀、象、虎、孔雀、猩猩、马来鳄等动物品种,生长、栖息于热带林中。比如孔雀,在岭南是常见的飞禽,由于容易猎获,大都作为食物,其羽毛则作为装饰品,大量使用。
  区别于以上各地区的是北部温带草原。据《魏书·序纪》,拓跋推寅从大兴安岭以北南迁,经过呼伦贝尔时,这里还是大片沼泽,湖面也比以后大得多,这表明了汉晋时代呼伦贝尔草原优越的植被状况与湿润条件。今内蒙古高原的草原景观,北齐《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形象精到的概括。在黄土高原西北部的森林草原地带,直到南北朝时期,森林资源仍十分丰富,《魏书·世祖本纪》载北魏时曾“就阴山伐木,大造攻具”,可知阴山一带森林的茂密。又河西的植被状况,较之两汉有了若干变化,不仅屯田大多废弃,而且由于从事游牧生活的部族大量进入河西地区,退耕还牧,使畜牧业生产比重大为提高。
  ……





上一本:钱穆先生:国史新论 下一本:1500年以来的英国与世界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名号与中古地理探索的作者是胡阿祥,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