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却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它集中国古“四大名砚”之优点于一身。苴却砚其石质细密腻滑、莹洁滋润、抚之如婴儿肌肤、扣之声音清越铿然,视之文理清秀。苴却砚石材产于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四川省攀枝花市境内)的悬崖峭壁之中,本书全面介绍了苴却砚的文化内涵、历史和现状,以及丰富的石品特色及独特的砚雕艺术,还为读者呈现了精美的苴却砚砚雕作品。“中国名砚系列丛书”已经于去年出版6本,本书为前6本书的延续产品,具有知识原创性和独创性,对苴却砚文化作了深度解读,并独家发行,以满足广大砚台、砚文化爱好者的需求。 作者简介: 苏良国:1982年生,湖北荆州人。2007年起工作于深圳珍宝馆、深圳笋岗艺术馆。主要从事现代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览策划工作。先后协助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国知识产权形象大师评选、中国陶瓷大师作品展、景泰蓝大师作品展等多项工艺美术活动。作者接触苴却砚多年,深爱其独特的石品及艺术风格,近年来随着对苴却砚了解日多,对其深入研究的兴趣愈浓,广泛与各位苴却砚大师交流,稍有心得,愿付方家雅正。 目录: 第一章苴却砚的历史与现状 一、砚林新贵话苴却 (一)质比端歙,发墨益毫 (二)色纹俱佳,可用可赏 (三)以画入砚,砚雕风格独特 二、历史上的苴却砚 (一)“苴”的读音、含义 (二)“苴却”地名的源考 (三)或为史载的“泸石砚” (四)艳惊巴拿马博览会 (五)曾经一度湮没的历史 三、重现名砚第一人 四、苴却砚的生产现状 第二章苴却砚的形成 一、苴却石形成的地质环境第一章苴却砚的历史与现状 一、砚林新贵话苴却 (一)质比端歙,发墨益毫 (二)色纹俱佳,可用可赏 (三)以画入砚,砚雕风格独特 二、历史上的苴却砚 (一)“苴”的读音、含义 (二)“苴却”地名的源考 (三)或为史载的“泸石砚” (四)艳惊巴拿马博览会 (五)曾经一度湮没的历史 三、重现名砚第一人 四、苴却砚的生产现状 第二章苴却砚的形成 一、苴却石形成的地质环境 二、苴却石的资源特色 (一)储量巨大 (二)矿藏集中 (三)天然无害 (四)质地优异 三、重现砚林的背景和因素 (一)国家开发钢城攀枝花 (二)倡导文化复兴的国策 (三)收藏市场的兴起 四、苴却砚石的矿物质结构 五、堪比端歙的优良质地 六、绚丽丰富的石品石色 第三章苴却砚石矿分布及其特点 一、砚石矿坑分布 二、主要坑口及砚材特点 (一)平地坑 (二)大宝哨坑 (三)花棚子坑 三、其他 第四章苴却砚的石品划分 一、苴却砚的石色及石品概说 (一)石色 (二)石品花纹 二、石品花纹与砚质优劣诌议 (一)从石品花纹的实用价值看55 (二)从石品花纹的观赏价值看56 (三)从石品花纹的石质状况看 三、苴却砚坑口、石品及质地 (一)坑口地理环境对砚质的影响 (二)砚石中矿物质的不同对砚质的影响 (三)如何根据砚石石品花纹判断石质 四、苴却砚石品花纹种类 (一)膘类 (二)纹理类 (三)石眼类 第五章苴却砚的制作 一、准备阶段 (一)采石、运石和存放95 (二)选料 (三)常用工具及设备 二、设计阶段 (一)构思 (二)设计 (三)构图 三、雕刻阶段 (一)裁切 (二)粗坯 (三)打粗形 (四)粗雕 (五)精雕 四、修整、完善阶段 (一)调整 (二)打磨 (三)命名 (四)铭文 (五)钤印 (六)镌画 五、装饰阶段 (一)封 (二)配盒 第六章苴却砚砚雕艺术 一、苴却砚砚雕艺术的特点 (一)发挥细韧的石质特色 (二)因材施艺,充分发挥 二、巧妙处理各种石品花纹 (一)“膘”的处理 (二)“金点”的处理 (三)“荡”和“冰纹”等的处理 (四)“彩线”的处理 (五)“复合膘”的处理 (六)“眼”的处理 三、结构及线与面的处理 (一)结构的变化 (二)线与面的处理 四、各种雕刻手法的应用 (一)分清层次 (二)浅浮雕 (三)层叠 (四)透视 (五)高浮雕 (六)透雕 (七)粘连 (八)浑实 五、表现题材大胆融合中国绘画技法 (一)山石皴法 (二)衣纹皴法 (三)树叶点法 (四)云水法 六、粗犷与细腻的肌理处理 (一)保留自然粗犷肌理 (二)通过外力工具表现粗犷 七、繁与简的处理 八、砚雕艺术表现题材 (一)诗意题材 (二)古风题材 (三)画意题材 (四)历史题材 (五)神话题材 (六)传统题材 (七)山水题材 (八)现代题材 第七章苴却砚砚雕艺术风格及流派? 一、以画入砚的“罗氏兄弟”砚雕艺术 二、“徽派”砚雕艺术的影响 三、其他砚雕名家 第八章精品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