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张非忠即奸非红即黑的脸谱,在历史的洪涛中笑谑着,躁动着,奔涌着:宋襄公假仁假义,不可理喻的愚蠢;王莽祸国殃民,是十足的大骗子;冯道朝三暮四,是厚颜无耻的小人;赵构醉生梦死,是昏庸懦弱的偏安小地主;完颜亮,残暴狂浪,最是荒淫无道;崇祯帝是汉人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死要面子活受罪;而诸葛亮,则一本正经地雄踞于庙宇中……历史名人有怎样一副真实嘴脸?《被画错了的脸谱》将为您一一道来。 作者简介: 靳文泉 笔名独乐由他,作家、漫画家,山西大同人。笃于道,游于艺,坚持关照大格局与小细节,拒做官样文章。已出版幽默历史传记《司马迁:忍辱发愤著信史》(重庆出版社),发表了大量政论、散文作品,另著有黑色爆笑连环漫画《坷垃牛?买卖题》等。 目录: 第一章宋襄公:最后的古风 第一节“慈不掌兵”是永恒的真理? 第二节好人不是一天炼成的 第三节贵族精神:宋襄公给我们上了一课 第四节尾声 第二章王莽:理想主义者的黄昏 第一节王莽是个好学生 第二节修炼正能量:学而优则仕 第三节一出禅让大戏 第四节尝尝王道真滋味 第五节理想主义害死人 第六节理想与肉身齐灭 第七节尾声 第一章 宋襄公:最后的古风 第一节 “慈不掌兵”是永恒的真理? 第二节 好人不是一天炼成的 第三节 贵族精神:宋襄公给我们上了一课 第四节 尾 声 第二章 王莽:理想主义者的黄昏 第一节 王莽是个好学生 第二节 修炼正能量:学而优则仕 第三节 一出禅让大戏 第四节 尝尝王道真滋味 第五节 理想主义害死人 第六节 理想与肉身齐灭 第七节 尾 声 第三章 诸葛亮:另一个曹操 第一节 白帝城托孤 第二节 蜀汉上下憋口气 056 第三节 九锡岂是寻常物? 第四节 关于北伐这件事 第五节 刘禅有话说 第六节 “山头主义害死人” 第七节 当李严遇上诸葛亮 第八节 魏延喊冤 第九节 死后余波未平 第四章 冯道:离乱世道活菩萨 第一节 千古骂名滚滚来 第二节 “忠臣”两个字,好辛苦 第三节 离乱世道活菩萨 第四节 虎狼丛中也立身 第五节 尾 声 第五章 王安石:都是变法惹的祸 第一节 肮脏的名士 第二节 隐士?还是隐仕? 第三节 皇帝很给力 第四节 首战告捷 第五节 首先是人才问题 第六节 斗争就是党争 第七节 无可奈何花落去 第八节 王蔡家族 第六章 赵构:举头无我一般人 第一节 九王爷闪亮登场 第二节 帝位何故遭质疑 第三节 别拿“北伐”忽悠我 第四节 秦桧的阴阳脸 2第五节 秋风起兮风波亭 第六节 辛苦一辈子,也该歇歇了 第七章 完颜亮:天才怎么可以这样 第一节 坐着火箭升官的干部 第二节 印把子交给谁 第三节 郁闷的皇帝 第四节 九人名单 第五节 月黑风高夜,改换门庭时 第六节 完颜亮的“不得不杀” 第七节 “国家大事,皆自我出” 第八节 抓住迁都这个牛鼻子 第九节 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 160 第八章 崇祯:君非甚暗明在何处 第一节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第二节 少年天子诛阉党 第三节 只争朝夕,勤政不已 第四节 超级节俭,堪称楷模 第五节 惜民爱民,发乎真情 第六节 “诸臣误朕”——和文臣集团的斗争 第七节 明朝实亡于万历 第八节 善待西方科学 第九节 心香一瓣悼难君 ……第三节九锡岂是寻常物? 诸葛亮生前被刘禅亲切地尊称为“尚父”。在中国历史上,被皇帝尊称为“父”的只有姜子牙(被周武王尊为“仲父”)。这说明,刘备父子对诸葛亮确实是器重有加,给了他足够高的政治地位,使他享受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政治礼遇。 “得陇望蜀”,人的本性是永不知足的。诸葛亮在蜀汉为所欲为、专权自任,人共睹目,但他想没有想过更进一步,取代刘氏,自己做皇帝当老板呢? 一粒种子,给它充分的阳光、水分和土壤,自然而然就会结出果实来。诸葛亮想不想更上层楼,只是取决于条件是否具备。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诸葛亮对待九锡之礼的明确无误的态度。 作为先主刘备临终时钦点的两大托孤重臣之一,李严对刘氏父子怀有深厚的感情。面对诸葛亮权焰日炽,可能危及蜀汉政权、旗帜变色的严重政治事态,李严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说诸葛亮劳苦功高,不必过分谨小慎微,应该接受九锡之礼。 李严的本意,是在试探诸葛亮会不会像王莽和曹操那样,接受九锡之礼的殊荣,从而进阶称帝。 “九锡”原本出自《周礼》,说:“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九锡之礼是最高规格的荣誉,不是一般的大臣有资格享受的。 按照汉高祖刘邦定下的规矩,汉朝没有异姓王。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汉室宗亲刘氏,是没有资格称王的。如果连王的爵位都不是,又怎么可能加九锡之礼呢? 诸葛亮也不过是侯爵,九锡之礼对他而言只是个遥不可及的幻梦。 权臣曹操曾经逼迫汉献帝赐他九锡之礼,封他为魏王。曹操一死,他的儿子曹丕就取代了汉朝建立了魏朝;司马炎承父祖之业,加九锡,受封为晋王,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晋;南朝从刘裕开始,宋、齐、梁、陈的开国皇帝没有一个不是先加九锡然后取代前朝建立新朝的;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也逐步汉化,学习了汉族的礼法,认为九锡是至高无上的殊荣;北齐和周的开国领袖分别接受了东、西魏末代皇帝的禅让,建立了新的朝代;直至隋文帝杨坚时,也是遵循这个路数,直接从外孙手中夺取政权…… 接受九锡事关重大,当年曹操的亲信荀彧就因为反对曹操接受九锡被残忍杀害,后果十分严重。九锡之礼对于篡位者而言,意义十分重大。正如清朝的赵翼在其《廿二史劄记》中所说的那样:“每朝禅代之前,必先有九锡文,总叙其人之功绩,进爵封国,赐以殊礼。”也就是说从王莽、曹操开始,先接受九锡然后再为自己当皇帝铺平道路,已经是尽人皆知的规律。这些主儿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九锡之礼彻底坏了名声,变成了谋逆的权臣篡位的前奏。 到了唐高祖李渊起兵的时候,人们劝他接受隋朝末代皇帝的禅让,李渊坚决推辞,不肯戴这顶已经破烂不堪的脏帽子。李渊之后,人们要篡便篡,就没那么罗嗦了。 按理来说,作为刘备的托孤重臣,作为成熟精明的政治家,诸葛亮不可能对九锡之礼的这层含义毫无所知,更不可能无动于衷。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对李严的试探加以严厉斥责,并表明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诸葛亮在回信中却十分自信地说: “咱俩是哥们儿,还用得着多说吗!等到我消灭了魏国,擒拿斩首了曹睿,让皇帝回到旧都洛阳,咱哥儿几个一齐当大官!到那时,即使接受十锡的殊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更何况是九锡呢?” 诸葛亮的这番话真是让人瞠目结舌,这哪像一个忠心耿耿的托孤大臣所说的话,简直就是一个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的奸臣的言论。 如此,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时权势之大,连托孤大臣李严在他面前也得小心翼翼。也正因为如此,诸葛亮才敢这么肆无忌惮、明目张胆地宣称自己敢接受十锡! 白纸黑字,岂容抵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