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 据《明史》记载,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刘伯温塞给朱元璋一份《时务十八策》,这十八策吓得朱元璋出了一身的冷汗。从此以后,朱元璋的征伐、治国、纳贤、驭臣之道再也没有超出过此书的范围。 一遇到大小战事,朱元璋便召刘伯温进入小密室悄悄商议。大战鄱阳湖、兵围苏州城,刘伯温统领全局,指引朱元璋以绝对的弱势一次次大获全胜。每一场战役都像一盘棋局,按照刘伯温的指令一步一步地进行着。 在刘伯温的指引下,一介布衣的朱元璋得以登基称帝,并在皇帝位置上游刃有余。大明立国后,朱元璋全面采纳刘伯温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治国方略,开创了大明盛世的百年基业。 翻开本书,看千古第一谋臣刘伯温如何谋己、谋人、谋兵、谋天下,更谋百年! 作者简介: 度阴山,20世纪70年代末生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硕士。在阅读明代史料的过程中,注意到刘伯温在大明立国过程中所起的主导地位,遍阅史料,综合古今刘伯温研究成果,试图还原刘伯温作为千古帝王师的真正地位,为读者全面展现迄今为止最完整、最全面、最可靠的刘伯温大传。 目录: 第一章家族传奇:文韬武略的世代传承 第二章少年奇才,23岁进士及第 第三章仕途黑暗,告别官场寄情山水 第四章起义迭起,元王朝委曲求全 第五章临危受命,平贼乱力压时局 第六章痛苦的抉择,弃元投明 第七章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第八章谋全局,首战建奇功 第九章“操纵”天象,大明天命所归 第十章生死决战,献奇策屠灭陈友谅 第十一章千年预言:迷雾中的《烧饼歌》 第十二章朱、刘再联手,围城绞杀张士诚 第十三章进献国策,稳固大明江山 第十四章逃不脱的宿命,二次获召回京 第十五章遭奸臣构陷,再度归乡第一章家族传奇:文韬武略的世代传承 第二章少年奇才,23岁进士及第 第三章仕途黑暗,告别官场寄情山水 第四章起义迭起,元王朝委曲求全 第五章临危受命,平贼乱力压时局 第六章痛苦的抉择,弃元投明 第七章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第八章谋全局,首战建奇功 第九章“操纵”天象,大明天命所归 第十章生死决战,献奇策屠灭陈友谅 第十一章千年预言:迷雾中的《烧饼歌》 第十二章朱、刘再联手,围城绞杀张士诚 第十三章进献国策,稳固大明江山 第十四章逃不脱的宿命,二次获召回京 第十五章遭奸臣构陷,再度归乡 第十六章悲情一生的谢幕 第十七章传奇故事在民间 应天城里鸡飞狗跳。绝对可靠的军情已送到了朱元璋的办公桌上:陈友谅即将发动进攻,他的舰队已开始移动。 朱元璋召开了全体军事会议,会议上,有人悲观地说:“陈友谅的舰队天下无敌,纵使韩信复生,也无济于事,还是和他谈判,献点城池,保存实力。”有人半悲观半乐观地说:“先和他打一架,输了再说。”有人则说:“放弃应天,到紫金山去坚守。”还有人提出围魏救赵之计,欲派出一支军队进攻陈友谅刚占据的太平,牵制他的兵力,伺机反攻。 会议场内很快就成了菜市场,人人都在吐沫横飞地和别人争论,只有刘伯温面无表情,一句话都没有说。他的这种沉静被朱元璋看到了。会议一散,朱元璋就把刘伯温召进了密室。朱元璋第一句话就是问话:“您有什么好计策吗(先生计将安出)?” 刘伯温脱口而出:“先把主张投降献城池的人和主张去紫金山坚守的人杀掉,才能破敌。” 这不是计策,但朱元璋明白,所以点了点头说:“投降和退守绝不是好办法,我是坚决不赞同的。”停了一会儿,又问,“但不知您的计策是什么?” 刘伯温整理下思路,缓缓而谈道:“陈友谅攻太平,三天攻取,这种战力使人敬畏。但太平城临江,陈友谅用的是他的水军,他的优势全在水军,如果我们可以避开他的优势,以我们的优势打他的劣势,我们就能成功。” 朱元璋渴求地望着刘伯温。 刘伯温接着说:“我们可以把他们引诱到陆上来,在一些关键地段设下埋伏。他们的水军用不上,陆军人数又比我们少,这时我们伏击他,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 朱元璋抚掌大笑,说:“先生您想的和我一样啊。” 但具体怎么实施这个战略,朱元璋仍然要刘伯温说说他的想法。 刘伯温说:“我知道咱们这里有个叫康茂才的人,他曾在陈友谅手下当差,而且陈友谅对他的印象不错。可以让他给陈友谅写信,说可以里应外合。” 朱元璋问:“陈友谅素来猜疑,如何肯相信康茂才?” 刘伯温说:“要鱼上钩,当然不能和鱼说有蚯蚓吃。要给它蚯蚓吃,它才能上钩。” 朱元璋问:“蚯蚓在哪儿?” 刘伯温说:“陈友谅喜欢用水军,那我们就让康茂才通知他,说自己已经把从长江到应天西城墙的那条三叉江上的木制江东桥挪开了。如此一来,陈友谅的水军就可以经过秦淮河直抵应天城墙之下。陈友谅必会相信康茂才,因为他太急功近利。一个急功近利的人,一定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哪怕这个机会有风险,他都会说服自己相信没有风险。”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说:“您真是谋略大师啊。” 刘伯温说:“我们在江东桥设置下重兵,给他个迎头痛击。当然,我们的水军和他的水军无法抗衡,只能把他逼退。陈友谅败退后,必然要撤到龙湾,上岸坚守。这样,我们集中陆军主力对其发动全面进攻,陈友谅必败无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