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研究丛书·天、人、性:读郭店楚简与上博竹简》借助这些出土新材料,探讨有关“天”、“人”、“性”等传统哲学命题。分析战国竹简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先秦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根源与发展脉络——“天人合一”抑或“天人相分”?性善还是性恶?何以修身?何以治国?何以事天? 目录: 导论 第一章“天人合一”抑或“天人有分”:郭店楚简的天人关系 一、舆自然秩序、人性相关的“天” 二、作为恒常原则的“天”舆道德实践和圣人的作用 三、作为共时性的“天”舆个人经历 第二章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中的人性论与道德教化 一、性 二、心 三、情 第三章郭店楚筒与先秦人性论 一、《性自命出》研究 二、《语丛一》、《语丛二》中的人性论 三、《大学》“格物”新解导论 第一章 “天人合一”抑或“天人有分”:郭店楚简的天人关系 一、舆自然秩序、人性相关的“天” 二、作为恒常原则的“天”舆道德实践和圣人的作用 三、作为共时性的“天”舆个人经历 第二章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中的人性论与道德教化 一、性 二、心 三、情 第三章 郭店楚筒与先秦人性论 一、《性自命出》研究 二、《语丛一》、《语丛二》中的人性论 三、《大学》“格物”新解 第四章 上博竹筒中的天人关系 一、《子羔》篇 二、《恒先》第 三、《曹沫之陈》篇 四、《鬼神之明》篇 第五章 “气是自生”:《恒先》独特的宇宙论 一、有生於无型宇宙论 二、数术型宇宙论 三、综合性宇宙论 四、自生型宇宙论 五、《恒先》宇宙生成论的特色 附录:宇宙生成论的五种类型 第六章 上博竹简《诗论》的天命论和“诚”论 一、简文考释 二、“诚”论源流 三、“诚”之义涵 第七章 上博竹简《诗论》的“民性”观 一、简文考释 二、简文分析 三、礼与人性 四、人性与仁、礼 第八章 孔子天命观的再认识:上博竹简 《鲁邦大旱》 一、孔子与鲁哀公的问对 二、孔子与子贡的问对 三、其他文献的参证 四、孔子天命观的再认识 第九章 人伦之双向性:上博竹简《内礼》与《曾子立孝》的对比研究 一、校勘与补正 二、主旨辨析 三、《内礼》舆《曾子立孝》的比较 结论 附录 出土文献校释 上博竹简《诗论》 郭店楚简《唐虞之道》 郭店楚简《天常》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上博竹简《性情论》) 郭店楚简《语丛》 郭店楚简《六德》、《尊德义》中的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 古籍与工具书 今人论着 英文着作 绸络文童 三、作为共时性的“天”与个人经历 战国时期风云莫测的社会政治变化使当政者与有志之士深深体会到,个人的成败得失往往受到变化无常的客观环境的影响。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个人经历与时世的关系。对“命”与“时”不同的应对态度在不同的文献中均有出现。首先是道家典籍《道德经》裹的知时而行: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 时。(《道德经》)对待“命”与“时”,庄子采用“随”与“安”的顺应态度,他指出: 达大命者随。(《庄子·列御寇》)知其不可柰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知不可柰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庄子·德充符》)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圣人之勇也。 (《庄子·秋水》) 墨子则看重人为的力量,不能听天由命。他认为世间的纷乱治平均由人起,而非天命。试观《非命篇》: 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易,上变政而民改俗。存乎桀、纣而天下乱,存乎汤、武而天下治。天下之治也,汤武之力也;天下之乱也,桀纣之罪也.若以此观之,夫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则夫岂可谓有命哉!故昔者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遂得光誉令问於天下。夫岂可以为命哉?故以为其力也。今贤良之人,尊贤而好功道术,故上得其王公大人之赏,下得其万民之誉,遂得光誉令问於天下。亦岂以为其命哉?又以为力也。(《墨子.非命下》) 那麽楚简又给我们带来什麽启发?《穷达以时》通过总结历史人物的不同际遇来说明“天人有分”: 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苟有其世,何难之有哉?舜耕於历山,陶拍於河谷,立而为天子,遇尧也。邵繇……遇武丁也。吕望……遇周文也。……初韬晦,後名扬,非其德加。子胥前多功,後戮死,非其智衰也。……遇不遇,天也。(《穷达以时》) 此文举古代圣贤的例子,说明圣贤都是先穷後达,而论者认为虽然时世很重要,但是君子无论时世如何,都要加强自身修为。简文开篇说:“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庞朴先生认为《穷达以时》的“天人之分”,“决非荀子那个‘天人之分”’,“因为这个天,不是荀子那个‘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自然之天,而是如文中所说的那样,是或有或无的‘世’,不可强求的‘遇’,穷达以之的‘时”’。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