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洪秀全无疑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影响的人物,一个曾被时人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一个则被孙中山先生赞为“反清第一英雄”,他们及他们所代表的两个阵容的殊死较量,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曾经风云一时的对手,两大阵容各是如何看待对方的,自然不只是猎奇觅趣之资而已。尤其是在某些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而是那些旁观者和对立面的观察与判断,因其立场的不同,视角的独特,会别具一种参考意义。 目录: 上篇对手眼中的曾国藩 一、洪秀全 二、石达开 三、李秀成 四、陈玉成 五、洪仁王干 六、赖文光 下篇对手眼中的洪秀全 一、曾国藩 二、曾国荃 三、彭玉麟 四、左宗棠 五、李鸿章 六、骆秉章 七、李星沅上篇对手眼中的曾国藩 一、洪秀全 二、石达开 三、李秀成 四、陈玉成 五、洪仁王干 六、赖文光 下篇对手眼中的洪秀全 一、曾国藩 二、曾国荃 三、彭玉麟 四、左宗棠 五、李鸿章 六、骆秉章 七、李星沅 八、周天爵 九、向荣、许乃钊 十、赛尚阿 十一、邹鸣鹤 十二、沈葆桢 十三、李元度 十四、庄受祺 十五、张德坚 十六、杜文澜 十七、张凯嵩 十八、苏凤文 十九、周尔墉 二十、陈徽言 二十一、张汝南 二十二、沈懋良 二十三、谢介鹤 二十四、周邦福 二十五、张晓秋 二十六、曹大观 二十七、陈思伯 二十八、夏燮 二十九、王定安 三十、汪望 三十一、谢兰生 三十二、左智 三十三、庄械 三十四、赵烈文 三十五、梁慕邹 …… 附录:洋人眼中的曾国藩与洪秀全 后记上篇对手眼中的曾国藩 在中国近代史上,无论是从在世时及身后的成就和地位,还是从其所产生的影响与得到的评价来说,曾国藩无疑都是一个举足轻重而又极为奇特的人物。就其生平行事中的是是非非以及由此而引出的争议而言,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诸多有影响的人物中屈指可数的。因为正是他的横空出世,才帮助风雨飘摇中的晚清政府力挽狂澜,在镇压了席卷半个中国、存在了十多年的太平天国后,又延续了半个多世纪;而他本人不仅因此成为了晚清王朝的中兴第一名臣,而且成为了清朝立国两百多年中成就最大、权位最高的汉族官员,还是唯一一个被破例封为侯爵的文官。又因为他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杀人无数,而此举对中国历史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评判。所以还在其在世时,他的行为就已经是毁誉参半;到了他的身后,关于他的成败得失与是非曲直的评价更是充满了争议,甚至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譬如在和他同时期的人物中,胡林翼曾评价他“忠义冠世”、“有武侯之勋名”,彭玉麟推崇他为“经师人师”、“武乡第一流”,左宗棠在给他的挽联中认为“谋国之衷,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甫;同心若金,攻错金石,相期无负平生”,王先谦则称其“用文学起家督师,为中兴勋臣冠”;而在当时的百姓中,他还在刚刚出而平乱之时就得到了“曾剃头”、“曾屠夫”的恶名。在他去世之后,梁启超曾评价他:“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之大人也;岂惟我国,抑至世界不睹之大人也。”早期的革命家章炳麟(太炎)则评价他“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命以英雄诚不虚”,斥为“民贼”亦“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而陈天华则“遇乡人称颂胡、曾、左、彭功业者,辄欲唾不顾,而面有愧色”,谭嗣同、唐才常认为他“正孟子所谓‘服上刑者’,乃不以为罪,反以为功,为天下笑”。另外,蒋介石在教子时曾一再说“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札”,在告诫部属时也强调“曾文正家书及书札…·~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自己则将《曾文正公全集》和《曾胡治兵语录》常置案头,认为“要报国复兴,就不可不效曾、胡”。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早年也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时人、后人对其毁誉褒贬的巨大反差,由此也就可以略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