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读史入戏:说不尽的中国史


作者:胡阿祥     整理日期:2014-07-24 11:07:32

纵向流变的中国历史,好像一条河,从远古流到当今;横向展开的中国历史,仿佛一台戏,由读史可以入戏。《读史入戏(说不尽的中国史)》作者胡阿祥以半个甲子的治史感悟,建构了全新的“中国历史”之“大戏体系”:剧日解题、剧情提要、舞台扫描、演员介绍、道具举例、台词吟读、旋律领会……《读史入戏(说不尽的中国史)》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胡阿祥,1963年出生,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1986年至今,出版专著十多种,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丛书多部。代表著作有《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伟哉斯名——“中国”古今称谓研。究》、《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宋书州郡志汇释》等。
  目录:
  引言:我们是观众
  一、剧目解题:“胡”说“中国”
  1.“中国”概念的纠纷与麻烦
  2.前800多年的“中国”
  3.后2200多年的“中国”
  4.中国真不愧为“中”国哩
  延伸阅读:解说名称,认识“中国”
  二、剧情提要:上下五千年
  1.漫长的序幕
  2.改朝换代的正剧
  3.从“正剧”到“尾声”
  4.品味式的思考
  延伸阅读:魏晋禅让:全本禅让大戏
  三、舞台扫描:纵横一万里
  1.矮人看场,所见能几何哉引言:我们是观众
  一、剧目解题:“胡”说“中国”
  1.“中国”概念的纠纷与麻烦
  2.前800多年的“中国”
  3.后2200多年的“中国”
  4.中国真不愧为“中”国哩
  延伸阅读:解说名称,认识“中国”
  二、剧情提要:上下五千年
  1.漫长的序幕
  2.改朝换代的正剧
  3.从“正剧”到“尾声”
  4.品味式的思考
  延伸阅读:魏晋禅让:全本禅让大戏
  三、舞台扫描:纵横一万里
  1.矮人看场,所见能几何哉
  2.舞台的扩展与独立的舞台
  3.舞台的分割与整合的舞台
  4.研究舞台的学问:历史地理学
  延伸阅读:“地域”如何成“学”?
  四、演员介绍:从无名的群众到有名的人物
  1.人口与人群
  2.民族与中华民族
  3.人物及其评说
  4.虚幻的“万民拥戴”
  延伸阅读:韩愈,中国文艺复兴第一人
  五、道具举例:自然的象征与人文的符号
  1.比较的视野
  2.道具及其象征与符号意义
  3.风水:天地生人的和谐系统
  4.“中国形象”离不开“中国元素”
  延伸阅读:看一台澳门历史与文化的大戏
  六、台词吟读:经史子集丛
  1.“六书”与“七体”
  2.说书与分类
  3.国史、地志、族谱、人传
  4.“花部杂谭”
  延伸阅读:读常见书与用新资料:以六朝研究为例
  七、旋律领会:中华文化及其演变与传承
  1.“华夏”、“中华”与“中华文化”释义
  2.果肉、果核、果仁的比喻
  3.“器可变,道不可变”
  延伸阅读:国学读物的两篇“后记”
  结语:我们是演员
  后记
  再说国号。相对而言,国号比姓名更加重要。姓名毕竟是属于个人的,国号属于国家,国号是国家这个地域范围里全体国民共同拥有的名字。当我们面对外国人的时候,“中国人”就是我们最鲜明的身份标志;当我们缅怀祖先的时候,夏商周、秦汉唐、元明清,就是我们祖先最鲜明的身份标志。而按照中国人“国为大家,家为小国”的国家观念,我们既应该知道我们各自姓氏的源流、各自家族的历史、各自父母的姓名,以及自己的名字的来龙去脉;也应该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号,不仅现在的国号,而且从前的国号,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问题在于,我们真的知道我们国家古往今来的国号吗?还真不一定。姑且不说夏商周、秦汉新、晋隋唐周(武望的周)宋、大元大明大清等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国号的来源取义,就以“中国”为例,曾经是“中华民国”国号的正式简称、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的正式简称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笔者在课堂上常常问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让笔者感叹的是,同学们往往张口结舌或者语焉不详。这是滑稽的。所谓人有姓名,国有国号;人不可不知姓名,国不可没有国号。我们的祖先生长在中国,我们生长在中国,将来我们的子孙也要生长在中国,而作为中国人,对于“中国”的来源含义,岂能不知,岂能不解!进一步说,何谓“中国”这个问题真的所系非小,而且充满了纠纷与麻烦。
  关于纠纷,参考吕一燃的《发扬优良传统开创边疆史地研究的新局面》(《西北史地》1989年第1期)一文,试举几例如下。
  苏联政府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只有汉族才是中国人,满族和中国其他少数民族都不算是中国人。中国少数民族居住地区都不是中国的领土。中国的北部疆界在长城,西部边界没有超出甘肃和四川。”按照这种说法,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成了俄国“新土地发现者”开发的地区,1689年大清与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界约》成了对俄不平等条约,而1858年割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瑷珲条约》,1860年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北京条约》,竟然成了俄国收回部分失地的条约……早在1964年,越南出版了他们的史学家陶维英的《越南历代疆域》,书中提到传说中的文郎国(公元前2879一公元前258年)为越南最古的国家,而文郎国的疆域“东夹南海,西抵巴蜀,北至洞庭湖,南接胡孙国(后为占城国)……几乎囊括了中国的江南和岭南地区(即古代百越之地),一直到我国的横山”。越南还有人公然提出,他们国家的领土“应该溯源于百越时代”,即也把长江以南全部囊括在越南的历代疆域之内……朝、韩部分学者认为:“檀君和箕子朝鲜的领土,是从东海(即日本海)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经黑龙江和兴安岭,直到中国的北京”;及至朝鲜的“三国时代”(公元前l世纪一公元676年),高句丽的统治范围曾达“河北北部和山西西部”,新罗的领土曾扩张到“北平地区”,百济曾经统治了“长江以南的越州”。此外,少数韩国学者重新提出图们江以北、海兰江以南之所谓“间岛归属”问题,韩国初中《国史》教材也称“间岛本是我们民族活动过的历史舞台”;韩国还有些人叫嚣:“整个白头山(即长白山)都是大韩民国的领土。”笔者在韩国期间,还曾听闻过这样的“奇谈怪论”:“新罗”就是“爱新觉罗”的简称,“爱新觉罗”又是女真族的后裔,所以不仅高句丽是韩国民族的祖先,女真族完颜部所建的金朝、满族爱新觉罗所建的清朝,其实都属于韩国的固有历史……关于麻烦,不妨也举我们或会刻意回避的几说如下。
  1907年,国学大师章炳麟发表《中华民国解》,文中说:“中国以先汉郡县为界,而其民谓之华民……故以中华民国之经界言之,越南、朝鲜二郡必当恢复者也;缅甸一司则稍次也;西藏、回部、蒙古三荒服则任其去来也。”1927年,鲁迅发表《无声的中国》,文中说:“待到满洲人以异族侵入中国,讲历史的,尤其是讲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杀害了,讲时事的自然也被杀害了。”1934年,鲁迅发表《随便翻翻》,文中说:“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注意,鲁迅此文中的“他们”,指的是俄国人。
  ——按在晚清与民国之特殊、狭隘、偏激的民族主义背景之下,如章炳麟、鲁迅这样“事出有因”的言论,今天看来自然是极不妥当的;但是麻烦在于,这样的言论往往会被别有用心的某些邻国所利用,并进而“生发”出我们显然不可能接受的、涉及“历史中国”之朝代、政权、疆域、民族、人群等方面认知的“国际纠纷”。
  值得提及的还有一类“国际纠纷”,虽然不涉及“中国”之实的认知,却颇涉及“中国”之名的理解。比如旧时代的日本人不愿称我们为“中国”,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傲慢而自大的名词,所以称中国为“支那”;尽管“支那”来源于China,China又来源于“秦”,即“支那”本身不含褒贬,但在中国人听来,还是感觉非常不舒服。在中国人看来,更是意思绝对的不吉利,“支”是相对于“本”的,“支那”又有“支解那里”的意思,于是中国人反戈一击,把日本的Japan谐音为“假扮”。这样,当历史演进到20世纪以来,中日之间竟然因此爆发了一场看似无聊却充满火药昧的国号之争!
  ……P12-15
  





上一本:其人如天:史记中的汉人 下一本:觉醒的国殇:甲午战争120年祭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读史入戏:说不尽的中国史的作者是胡阿祥,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