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过:“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政局波谲云诡,社会变化急剧,众多风流人物演绎着各种悲喜剧,构成了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这一段历史是我们的昨天,它与现实息息相关。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读者清晰地了解、感知风云激荡的近代中国,是我们编写这样一本通俗历史读物的出发点。 全书按照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脉络划分为12个篇章,采用由点到面、繁简结合的编排和写作方式,立体呈现近代百年历史发展进程。每个篇章由篇章概述、大事年表、历史故事、相关链接等栏目组成。另外,辅以小常识,并插入相关历史图片。这些栏目各自独立,又相互映衬,有机连为一体,以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饱览百年风云,汲取历史智慧。 目录: 前盲 鸦片战争 “番妇”来华起风波 林则徐巡阅澳门 关天培血溅虎门 杨芳大摆“马桶阵” 王鼎遗疏尸谏 《海国图志》东传日本 “亚罗”号事件 叶名琛客死印度。 叔嫂合谋发动政变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林凤祥孤军北伐 曾国藩兵败鄱阳湖前 盲 鸦片战争 “番妇”来华起风波 林则徐巡阅澳门 关天培血溅虎门 杨芳大摆“马桶阵” 王鼎遗疏尸谏 《海国图志》东传日本 “亚罗”号事件 叶名琛客死印度。 叔嫂合谋发动政变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林凤祥孤军北伐 曾国藩兵败鄱阳湖 石达开身陷大渡河 洪仁矸“逃亡”生涯 太平军击毙“洋枪队”首领 李秀成自供状之谜 僧格林沁命殒高楼寨 洋务运动 曾国藩三请容闳 徐寿试造“黄鹄”号 王韬讲学英国牛津 中国代表团初使“泰西” 马拉火车 昆明湖操练水军 边疆危机与中日甲午战争 左宗棠抬棺征西 曾纪泽“虎13索食” 薛福成夜袭孤拔 冯子材镇南关威震法军 邓世昌怒撞吉野舰 李鸿章马关遇刺 谢缵泰与《时局图) 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 康有为讲学万木草堂 状元张謇办厂 慈禧杖责珍妃 毕永年“围园捕后”密谋” 谭嗣同夜访袁世凯 赵三多“助清灭洋” 载漪伪造“归政照会” 盛宣怀策划“东南互保” 辛亥革命 孙中山伦敦蒙难 梁士诒失状元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陈天华蹈海自绝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鉴湖女侠”秋瑾之死 光绪帝死因悬案 …… 北洋军阀的统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国民革命 内战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命运的决战鸦片战争 “番妇”来华起风波如今的中国已是开放的中国,洋美女在中国各大城市逛街购物已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可是在闭关锁国的清朝统治下,这些被称为“番妇”的洋美女们的到来却引来了不小的风波,以致双方剑拔弩张,差一点让鸦片战争提前十年开战。仅仅是几个“番妇”来华,怎么能引起如此巨大的风波呢? 1757年,乾隆皇帝发布锁国令,只允许广州一地与外国通商,而且只准“夷商”在城外十三行做买卖,严禁他们携“番妇”人城。后来,两广总督准许“番妇”可以随“夷商”居住澳门,但不能进入广州,让居住广州的男性洋“光棍”们十分恼火,这种事在今天看来不仅显得不近人情,而且还有些荒诞。 那么,清政府为什么要长期奉行“视番妇如猛虎”的防范政策呢?首先是一种戒备心态在作祟。中国传统礼仪规范教导下的国人,洁身自爱、“男女授受不亲”等观念根深蒂固,而西方妇女的服装暴露过多,随意同男人握手、拥抱的行为,“败坏”了社会风俗。其次是出于限制外商的需要。通过禁止洋妇人城,洋商缺少家庭温暖,使其厌倦在广州的单身生活,必然不能长久滞留下去。实际上,这正是清廷故意想让那些外国人知难而退所设下的障碍。1830年(道光十年)广州发生的“番妇”来华(又称“盼师夫人事件”),将中英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争端引向了高潮。 这一年的1O月4日,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的大班(东印度公司最高领导之一)盼师偕同几个外国女人从澳门来到广州,坐着绿呢小轿,大摇大摆地住进了商馆。此后,一连几天,年轻貌美的盼师夫人穿着时髦的伦敦时装,带着其他几个衣着光鲜的外国女人,坐在由中国轿夫抬着的绿呢轿上,到处游览观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