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中国历史,带给后世太多难解之谜,其中不乏一些聚讼千年,迄论不休的问题。大宋年间便有不少扑朔迷离的传说:斧声烛影、天书疑案、狸猫换太子、秦桧叛变……这个自建立之初便充满谜团的王朝,仿佛被施以魔咒一般,给后人留下太多遐想的空间。 作者简介: 李强,上海商学院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上海作协会员。出版专著《宋真宗的1008》、《陈桥驿梦:赵匡胤传》、《北宋庆历士风与文学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第一讲“陈桥兵变”之谜 1.亲历者和史学家的叙述 2.赵匡胤早有野心 3.人算不如天算 第二讲赵匡胤死因之谜 第一讲“陈桥兵变”之谜 1.亲历者和史学家的叙述 2.赵匡胤早有野心 3.人算不如天算 第二讲赵匡胤死因之谜 1.宋太祖会是病死的吗 2.赵匡胤会自杀吗 3.“斧声烛影”背后的故事 4.为什么是宋太宗 5.说点题外话 第三讲皇子自杀疑云 1.被“雪藏”的皇子 2.皇帝老爸的苦心栽培 3.都是北汉惹的祸 4.扑朔迷离的死因 第四讲真假难辨的“金匮之盟” 1.赵普的“爆料” 2.宋代史学家的“鉴定” 3.“金匮之盟”靠谱吗 4.“金匮之盟”的“水分” 第五讲荒唐的“天书” 1.宋真宗是个大“忽悠” 2.见证“奇迹时刻” 3.“天书”真相 4.“天书”闹剧 5.“天书”去哪儿了 第六讲寇准贬死雷州之谜 1.“周家哥哥”周怀政 2.“利令智昏”的朱能 3.“溜须”不成的丁谓 4.是政治悲剧,也是性格悲剧 第七讲“狸猫换太子”的真相 1.“狸猫换太子”的案情 2.“狸猫换太子”并非空穴来风 3.八大王的“证词”不靠谱 4.刘太后的“小心眼” 5.被“八卦”出来的“狸猫换太子” 第八讲大将狄青死亡之谜 1.宋仁宗的“包装” 2.士兵出身的“枢密使” 3.文人的“奶酪”动不得 4.“神秘火光”的谣言 5.“朝廷疑尔”是把杀人刀 第九讲北宋考场打假第一案 1.貌似铁案的“招生腐败” 2.两个倒霉的考生 3.赵匡胤与李昉的“死结” 4.“考场打假案”的真相 第十讲秦桧叛变之谜 1.朱胜非的证据不可信 2.《南迁录》是一部伪书 3.秦桧是如何“虎口脱险”的 4.陆游的记录最靠谱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开创了历时三百余年的大宋王朝。然而陈桥兵变却疑点重重,历来人们众说纷纭,宋朝人普遍认为赵匡胤登上帝位,是被手下将士所逼出于无奈,但后世史学家则多认为,赵匡胤早有颠覆朝廷之心,所谓“黄袍加身”,不过是一个精心的策划,兵变的导火索外敌入侵,只不过是赵匡胤自己导演的一出“贼喊捉贼”的假情报事件。那么陈桥兵变的真相如何?赵匡胤究竟是被逼黄袍加身,还是早有预谋? 第一讲“陈桥兵变”之谜 《三国演义》一开篇是这样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统一和分裂的确是交替出现的。如果去仔细计算一下,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期间共有两千一百多年的时间,这“天下大势”处在“合久必分”中的“合久”状态,不超过九百五十年,大约占百分之四十五的比例,连一半都不到。 “天下大势”还有这样一种规律,越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刻,这天下越乱,老百姓也就越跟着遭殃。秦朝统一天下,仅仅一个“长平之战”,就有四十万壮汉被活埋;汉朝建立也不轻松,刘邦和项羽打得不可开交,单单是“垓下之围”,楚霸王不仅赔上了夫人虞姬的性命,自己十万大军只剩下二十八人,搞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说什么也不肯渡过乌江,人杰当不成了,只好自杀当鬼雄了。隋、唐、元、明、清,大家去数一下,哪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做得都是非常不轻松,都要经过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但是,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这一个人,他的皇帝做得非常之轻松。根据史书的说法,公元960年的大年初四,后周政府高官赵匡胤,靠着“陈桥兵变”,成功建立了大宋王朝。他这天一大早带领着叛军兴高采烈、浩浩荡荡地杀进了开封城。开封城当时是个什么状况呢?开封城一点都没乱,史料里说汴梁人民居然“市不易肆”: 本朝五事,自唐虞而下所未有者:一、革命之日,市不易肆;二、克服天下在即位后;三、未尝杀一无罪;四、百年方四叶;五、百年无心腹患。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八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就是说这些叛军进城之后,他们的纪律非常好,街上的小商小贩,见了这个造翻的部队来了,连摊子都不用收。史书当然是夸张了。根据本人的研究,在陈桥兵变当天,一共有四个大人、两个小孩儿,为此付出了生命(详见拙著《宋真宗的1008》,山东画报出版社)。但就算是有六个人为这场兵变付出了性命,可是赵匡胤依然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记录,什么记录呢?就是这样一个开国太轻松了,太温和了。不仅如此,按照《宋史》的说法,人家赵匡胤才不要当这个什么皇帝呢,借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话来说,他完全是“被皇帝”的。那历史真相果真是这样的吗?“陈桥兵变”当时,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来看看历史是怎么记载的。 亲历者和史学家的叙述 宋朝人一口咬定,他们的太祖皇帝赵匡胤是“被皇帝”的。关于“陈桥兵变”发生时的一些情况,就我们现在来看,最早的记录是宋初宰相赵普的。赵普这个人虽然读书不多,但是人家特别会活学活用,传说中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就是这位老先生。他是赵匡胤旗下智囊团的首席策划师,可以说陈桥兵变,如果少了赵普在里面穿针引线、里应外合,那这个兵变是不是能成,还真两说着。就是这个人,他年纪大了之后,大概他想该写写回忆录了,写写当年跟着太祖皇帝搞兵变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他就提笔写了一部书叫《皇朝龙飞记》,“龙飞记”,飞龙在天,主要内容就是写赵匡胤当时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按照赵普的说法,头天里赵匡胤出征的时候,喝酒喝高了。这个事听起来很怪异,按说喝了酒连车都不让开,别说你上阵打仗了。不过,这里面有个文化背景,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古代将军出征也好、到外地做官也好,大家总要摆酒送行,朋友少点的呢,一桌两桌就把这事儿办了;朋友多点的呢,张三请完了李四请,这送行酒怎么也得喝上几天。但是赵匡胤这次出征,军情似火。正月初一,得到外敌入侵的情报,正月初二决定出兵,正月初三这个大兵就撒出去了。这里面相隔的时间太短,所有的酒场都挤到一块儿了。因此赵普在“回忆录”里写赵匡胤因为送行酒喝多了,“困于杯酌,酣醉熟睡”,这事实上也可能发生。更何况,“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代将军出战,出征酒确实是要喝的,所以这里说,赵匡胤在发生兵变的那天夜里,他喝醉了酒在那里呼呼大睡这种情况,事实上也是可能的。 就在赵匡胤睡觉的当口儿,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赵普说,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来找我了,然后说,我们大家一起商量商量怎么兵变吧。同时还有一些军中的投机分子,也一起来找赵普商量起兵造翻的事儿。然后他们还在这天夜里,秘密地向京城派出了使者,去和京城留守的,他们的内线、卧底们去联系,准备里应外合夺取开封,灭了后周。陈桥驿离开封城,也就四十多里地,骑着马很快就可以搞定这个事了。然后这些将校们商量了一夜,等到天快亮了,那商量得也差不多了,准备工作也基本上做好了。这个时候,总该向大帅赵匡胤摊牌吧?赵普在《皇朝龙飞记》里这样写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将校数人直入寝阁,擐(读作“换”)甲露刃,厉声曰:“诸军无主,今日策太尉为天子。”上惊起,著衣竟,诸校便扶出厅事,以黄衣加上体,脱免不获。 ——[宋]赵普《皇朝龙飞记》 在赵普眼里,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呢?几个军官门都不敲,全副披挂、刀剑出鞘,来到了赵匡胤的床前。然后对着还躺在床上做着清秋大梦的赵匡胤大喊大叫,“厉声曰”,就是声音很大地喊,而且非常严肃、绝不是开玩笑。他们“厉声”说的是什么呢?“诸军无主,今日策太尉为天子”。我们这些当兵的没有人做主,今天决定拥护大帅您来当天子。赵匡胤被人家这么一喊,一下子从梦中惊醒了,这时候按照赵普的说法,赵匡胤还没穿衣服,还在躺着睡觉,所以他接下来写赵匡胤“著衣竟”,赶快穿好衣服,把衣服穿在身上,“竟”,完成了,穿好衣服。紧接着将校就把赵匡胤拉到军营办公的地点,然后有人就强行给他穿上一件黄袍子。那黄袍子是什么?那就是皇帝的制服,这个玩意儿可不能随便穿。赵匡胤虽然说是半梦半醒,懵懵懂懂,但这个事他拎得清,他一看这件衣服,这不得了,这个我不穿。为什么?穿在身上,回头皇帝再找你算账。你这个家伙,想谋逆?当时的谋逆可是要诛连九族的,是很严重的一个罪行,所以赵匡胤不穿。不穿呢,他要脱下来。可是这些士兵、这些将军就按着他,不让他脱,“脱免不获”,想脱而脱不了,所以没有办法,赵匡胤只得穿着皇帝的制服,被强迫着当上了皇帝。 赵普作为“陈桥兵变”的亲历者,应该对事发当时的每个细节有深刻的记忆,因此呢,宋朝人都乐意相信赵普的回忆录。为了完整地把这个事情说清楚,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人怎么说的,这个人是司马光。说起司马光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从小就练这个绕口令,“司马光砸缸”,其实他不仅会砸缸,他还是宋代非常著名的一个大历史学家,他主持写了一部书叫《资治通鉴》。现在这部书还是很流行,很多领导干部,喜欢拿这套书摆在桌头,闲着没事情的时候翻一翻,从历史当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大家知道,《资治通鉴》是写到宋朝前的,司马光写完《资治通鉴》之后,他还想写一个北宋版的《资治通鉴》,而且他也为此做了准备,搜集了不少材料,但是天不假年,还没有写,他就去世了。搜集的这些材料形成一部书,就叫《涑水记闻》,是司马光的一部重要的史料笔记。《涑水记闻》开篇就写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段历史,和赵普的记载可谓一脉相承。但是司马光这个人是史学家,他对材料是有选择的,他觉得在“陈桥兵变”这么复杂、这么紧张的情况下,大概赵匡胤不会喝醉酒,所以他没有采信赵匡胤喝酒喝醉这个情节,他直接就从赵匡胤在睡觉开始写,至于你是不是喝酒喝多了才这样呼呼大睡的,这个我不管,我是个历史学家,我没办法考证你到底喝了多少酒,到底醉不醉,我干脆不纠缠这个细节,我就直接写赵匡胤正在睡大觉。就在这个时候,这些乱兵,这些起义的、要造翻的将军、士兵,跑到赵匡胤的卧室旁边去嚷嚷,大声喊“万岁”、“万岁”,把他给喊醒了。后面接下来的记录,就跟赵普的记录非常相似了。赵匡胤出来见这些嚷嚷着要造翻的将士,这些将士马上就把一件黄袍子罩在他身上。司马光是这样写的: 或以黄袍加太祖之身,众皆拜于庭下,大呼称万岁,声闻数里。太祖固拒之,众不听,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太祖固拒之”,大有深意。“固拒之”,不要不要,坚决不要,赵匡胤坚决不要穿这件黄袍子。可是“众不听”,就是大家不认可他,大家不让他脱。赵匡胤终于拗不过大家,还是“被皇帝”了。 所以说,你看,宋朝一个最著名的宰相、历史的亲历者赵普,一个最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他们二人对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的表现,算是鉴定完毕、盖棺论定了。他们两个人都一口咬定赵匡胤不想做皇帝,而是将军、士兵们,哭着、喊着,跪求着,硬把一个皇帝的宝座,塞到赵匡胤屁股底下。要说这“被皇帝”,也确实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古今中外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中国两汉之交的刘盆子,原来不过是个放牛娃,摸彩票摸出个大奖,被硬按上皇帝的位子;英格兰都铎王朝的简·格雷,也是稀里糊涂地被人拉来做了英格兰的女皇。但这些被迫当上皇帝的人,大多都是傀儡,自己没有办法把握自己的命运。“陈桥兵变”中的赵匡胤,是不是和放牛娃刘盆子、九日女皇简·格雷一样,万分不情愿地当上大宋皇帝的呢? 赵匡胤早有野心 虽然宋朝政府官员和历史学家都在那里制造舆论,说赵匡胤是“被皇帝”的;而且不少材料也显示,宋朝的老百姓也相信他们的宋太祖是被迫当上了皇帝。但事实胜于雄辩,赵匡胤到底是不是“被皇帝”,我们不能只看他是不是在陈桥驿“酣睡不醒”,或者“固拒之”。“陈桥兵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无论赵匡胤怎么表演,实际上更多的只具有观赏价值,还远远不是历史的真相。历史真相就是赵匡胤为了当这个皇帝,早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心中早就有这样的抱负。我这样说有没有根据呢?当然有根据。 第一条,赵匡胤早有经营天下的抱负。赵匡胤从他参军到当皇帝这段时间,算下来也就十来年的功夫,就在十年前,赵匡胤浪荡江湖、满世界找工作的时候,他那个时候心里已经有了经营天下的抱负了。有一天他起了个大早赶路,突然看见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那个新生的生命,那种张力,那种爆发力,让赵匡胤心潮澎湃,觉得不行不行,我得做诗了。他要做诗,他是一个粗人,虽然很少做诗,但是偶尔也会转这么几句。他当时做了一首诗,是什么样呢?是这样: 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 ——引自[宋]陈郁《话腴》 你还别笑,这首诗的艺术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可以说是很差的一首诗,但是很有气魄,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廓清海内、天下一统的霸气。你看,特别他最后这两句,“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当时是个什么情况?五代乱世,皇帝多了,什么这儿一个土皇帝,那儿一个土皇帝,残星残月多得很,那么赵匡胤想要做的就是,像一个太阳升出来,把这些残星、这些残月全都赶跑,还世界一个朗朗乾坤,一个青天白日,这是他的抱负。所以从这首小诗就看出,赵匡胤年轻的时候,虽然文艺水平不好,不是个好的文学青年,但是他有理想、有抱负,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吧? 后来赵匡胤参军了,跟着后周的皇帝周世宗打天下,南征北战。周世宗手下的大将们攻城掠地,得手之后这些将军都是借机搜刮金银、中饱私囊,这是他们常做的。乱世当中,这些将军最喜欢战争,他们可以从中大发战争财。但是赵匡胤却不这样干,他打下一城一地,他不要金银,他要什么?他搜集图书,一车一车地搜集。这个事儿被他的领导周世宗知道了,周世宗就问他,老赵啊,你看你就是个粗人,你干吗学人家读书人装大师,搞一堆图书来干吗?赵匡胤说,不是这样的,我学问很低,我要多读点书,“广闻见,增智虑”,这样将来可以为皇帝您更好地服务。赵匡胤在这里口是心非了,实际上在他眼里,这些金银算什么?早晚都是我的。但是我能够从书本里学到一些知识,对我将来经营天下是有用的。周世宗是个很聪明的皇帝,商人出身,是五代十三帝当中的No.1,排名第一。但非常可惜的是,他没有搞清楚,在五代乱世,对一个皇帝来说,一个爱读书、爱文化的将军,比一个贪污受贿、爱财的将军,可怕得多。可惜这么一个聪明人,没看出这一点,最后还是被赵匡胤抢了天下。 然后赵匡胤他不是发动“陈桥兵变”了吗?“陈桥兵变”时,他的母亲杜太后还在京城里面,那么赵匡胤一兵变,就有人告诉杜太后了,说你儿子造翻了,这可怎么办啊?杜太后说不要惊慌,没什么大不了的,她当时这样说的,“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什么意思啊?就是我知道我这个儿啊,早就胸有大志了,今天你看,果不其然,他要当皇帝了,这是好事啊。什么叫“素有大志”?在五代乱世,如果说一个人胸有大志,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当皇帝。五代的时候,一个军人,但凡手中有三两万兵马,就可以搞一个地盘,当当土皇帝了。赵匡胤当时手下有五六万的殿前司禁军,后周王朝最精锐的部队,你说他这个时候能像周公保着周成王,诸葛亮保着阿斗那样?虽然老皇帝死了,我拥有这么多军队,我还是对这个小皇帝全心全意,尽心尽力?不可能。要说他此时没有当皇帝的野心,这也不符合五代乱世的生存法则,说给谁谁也不会信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赵匡胤平时,为自己将来事业的发展做了很多铺垫。他在军中秘密组成了一个小社团,叫“义社十兄弟”。在环境危险、生存成本提高的情况下,最有效的生存方式就是“抱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一招他跟谁学的呢?跟他的老领导,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学的。郭威在没当皇帝之前,也在军队中找了九个人,模仿桃园三结义,组成了号称“十军主”的秘密组织,然后用了一个出兵的机会去兵变,不过他是“澶州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绝对是郭威的铁杆粉丝,他从成立小团伙到黄袍加身,很多创意都是直接模仿郭威的。赵匡胤也在军队里搞了一个小社团,十个人。而且这十个人都是他陈桥兵变,包括他大宋开国之后重要的军事干部,那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他还建立了自己的智囊团。大家知道,一个军人,如果手下仅仅是一帮子军人来帮他,那他还成不了大事,他的团队里一定要有文人。所以说,赵匡胤也注意选择一些文人,加入他的智囊团,赵普就是这样一个人。赵匡胤在攻打滁州的时候,认识了赵普,从此两个人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特别是史学界现在还认为,赵普实际上就是“陈桥兵变”的一个重要的幕后推手。赵普全身心地加入赵匡胤集团,对赵匡胤来说意义重大——赵匡胤终于摆脱一般的五代军阀常态,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团。你看,赵匡胤集团不仅拥有自己的军方资源,更拥有自己的策划团队,这两样东西,可以说就是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陈桥驿一飞冲天的两只翅膀。没有这些东西,他这个兵变是搞不成的。 第三,赵匡胤把握机遇的能力超强,在稍纵即逝的机会面前,他当仁不让,做了相当主动、相当周密地安排。他当时是怎么安排的呢?接到让自己挂帅出征的命令后,赵匡胤马上作了最有利自己兵变的军事调动——把最得力的助手、“义社十兄弟”之一的石守信留在京城,名义上听候禁军部队的另一位长官韩通的指挥;把韩通的左膀右臂——骑兵司令高怀德和步兵司令张令铎,调出京城,随赵匡胤出征。这种调动方式有什么玄机呢?猛地一看,很好的一个调动方式啊!你看,我把我的人留给韩通,然后韩通的人跟着我,大家互相换一换,谁也不用猜疑谁。当时,赵匡胤这个调动方案,也获得后周王朝的同意,他们觉得不错。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问题在哪儿呢?韩通这个人的确很忠厚,很有能力,但是他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脾气不好,动不动就批评人,就骂人,他的人缘很差。他的资格又非常老,在军中大家都很怕他,属下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韩瞪眼”。你想想,谁整天愿跟一个喜欢瞪眼的老板在一起做事?那要太委屈了。所以韩通,韩瞪眼,他脾气不好,性格决定命运,如果真要发生什么大事,他登高一呼,手下没有多少人会听他的。而赵匡胤正好相反,他是个老好人,谁也不得罪,什么高级的军官、低级的军官都是他的朋友。这样一来,如果发生兵变,那个石守信不是赵匡胤的人吗?他放到了韩通身边,他是绝对不会听命于韩通的,那就是扎到韩通心脏的一颗钉子。而韩通的手下高怀德和张令铎,这两个人,如果他们跟着赵匡胤,可能不会是赵匡胤的两颗棋子,但即便是不帮赵匡胤的忙也没关系,赵匡胤至少把韩通釜底抽薪了。当时的兵种,就是骑兵和步兵这两个兵种,全给他拉走了,韩通身边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了。所以说,等到“陈桥兵变”发生了,韩通正在上班,他一听说赵匡胤这小子到底是反了,这还得了?赶紧组织抵抗,让石守信把兵马赶紧召集起来,和赵匡胤的大军对阵。哪晓得石守信早给他准备好利箭了,一箭射过去,韩通当场毙命。我想大概到了那一刻,这个脾气不好的,但对后周忠心耿耿的军人才会长叹一口气,唉,一不小心,杯具了。(关于韩通之死,请参见拙著《陈桥驿梦:赵匡胤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赵匡胤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可突然之间他又紧张起来,好像被黑客侵入了自己的网络相册,一下子赤身裸体地站在公众面前。赵匡胤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自己肚子里那点坏水,不是想造翻吗?我偷偷摸摸地这儿准备,那儿安排,这点坏水也是个机密啊!可是没想到啊没想到,这坏事儿还没做呢,满世界都已经知道了,满京城里的人到处都在风传“赵匡胤出兵之日,就是点检作天子之时”,话说得很清楚,赵匡胤,你一带兵出去,你肯定要做皇帝。不是一个人在说,整个开封城的人都在说。赵匡胤当然也听到了,坏了!这可怎么办?我这点阴谋诡计还没来得及使出来,满世界都知道了,这还有什么搞头?这不是要人命吗?这开封城的狗崽队也太厉害了。当时赵匡胤心里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学者说这是赵匡胤为了自己搞兵变,预先进行的舆论准备,我觉得不可能,指定不是这个原因,赵匡胤不会这么傻。谋反,那可是非常机密的一件事,这里还没下手,那里已经先闹得满城风雨、世人皆知?不会。那到底是为什么?那是因为开封城的老百姓,是见过大世面的,这五十多年乱世,开封城的老百姓不知道见过多少次“城头变换大王旗”,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机会、实力都摆在那儿,赵匡胤不反那才怪了呢!他赵匡胤肯定会反,他肯定会做天子。 同时我也确信,后周那些大臣们,他们如果不是集体弱智的话,也一定是在装糊涂。为什么?他们不可能没听到开封城的这个传言。当时,后周的天下是个什么情况呢?孤儿寡母坐天下。小孩,七岁,小皇帝。寡母,这个寡母也没什么政治经验啊,说起来是个太后,级别挺高的,其实才不过十八九岁的样子,搁现在也算是个少女年龄,他们娘儿俩坐天下是很不稳的。后周这些大臣也一定在那里盘算,这个天下不稳,给谁不是给啊?赵家大哥,人不错,就给他吧。所以我说后周的这些大臣,也多半在装糊涂。但赵匡胤心里没底,他就跑回家,打算把这个问题和家人商量一下。你看,我想造翻还没动手,人家已经都知道了,这个事儿不好办了。结果没想到回家刚一说这件事,他有个姐姐,超级暴力,拿着擀面杖就打他,他就在前面跑,姐姐就在后面追,继续追打赵匡胤,一边打一边骂,说男子汉大丈夫,当断则断,你拿这些事,回家来吓唬妇女儿童干什么?言下之意,事已至此,应该当机立断,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在这满城风雨、人心浮动的时刻,赵匡胤带兵出城了。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喝个大醉,躺在陈桥驿呼呼大睡,然后稀里糊涂地“被皇帝”呢? 人算不如天算 我们上面的分析,已经把“陈桥兵变”的真相揭开了,那就是赵匡胤的确对做皇帝这个事情,早有准备,而且做了周详的规划。不过这里面还有几个问题我们必须澄清一下,他虽然不是“被皇帝”的,但“陈桥兵变”之所以能成功,的确有几个关键因素,赵匡胤的的确确是赶巧捡了个大便宜。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情报门”事件。 周世宗在959年的7月底驾崩,把自己辛辛苦苦开创的大好局面,留给年幼的儿子柴宗训。虽说后周现在是孤儿寡母坐天下,但是周世宗是商人出身,他精打细算,做了最有利于后周政权稳定的安排。最不让人省心的就是京城里的禁军部队,周世宗对此做了特别交代,给他们上了双重保险。第一重保险是京城里涉及军队调动的事宜,都由当时的禁军大将韩通说了算。后周禁军有两支部队,资格老一点的是侍卫司部队,资格嫩一点的是殿前司部队。韩通就是主持侍卫司的工作,不过根据周世宗的安排,如果没有韩通的点头,不管是侍卫司的部队还是殿前司的部队,谁也不能随意调动。但是韩通自己呢,也不能随便调动军队,但凡有个军事调动,还必须由朝廷宰相们集体讨论决定。京城内拥戴后周的势力十分强大,直接调动军队造翻根本没有可能;京城外又有忠于后周王朝的军队虎视眈眈,在京城内部发动军事政变的成功几率非常低。如果周世宗的儿子柴宗训是个争气的,七八年过后,像后来清朝的康熙、俄国的彼得大帝那样,早早地亲政掌权,这后周的天下是用不着忧虑的。 但还是那句话,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料到这时候竟然出了一个“情报门”事件,周世宗的如意算盘一下子全落空了。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防御北汉的镇州、定州送来令人震惊的消息:夙敌北汉不甘寂寞,趁着后周小皇帝刚上台,联合辽国准备大举进攻周朝!军情如火,必须特事特办、马上决策,容不得拖泥带水。挂帅的人选很快定下来了,就选赵匡胤了,而且大军出征的日子也定好了,就在正月初三。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么份情报,赵匡胤是不可能把队伍拉出汴梁城的;而这部队出不了城,赵匡胤就不会有对部队的绝对领导权,那就根本没有机会搞什么兵变。正所谓“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现在最大的谜团是,这份正中赵匡胤下怀的情报,它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通过翻检辽国的历史,我们发现北汉和辽国的联合进攻完全是子虚乌有。这样看来,这份前方送来的情报就一定是份假情报。如果是假情报,无非有两种可能,第一,从源头上造假,情报还是镇、定二州前线发出的,只不过他们故意整个假情报来帮赵匡胤实施“陈桥兵变”计划;第二,干脆不经过镇、定二州,直接制造个假情报,派两人化化装,冒充镇定二州的谍报人员,把情报送到朝廷。不管用哪种造假方法,赵匡胤都可能从中获利。目前的学术界,通常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有时候你觉得历史很简单、很清楚,但实际上一分析,不是那么回事。根据我们的研究: 第一,这两个情报,不可能是前方的军官造假。为什么呢?当时镇州的长官叫郭崇,定州的长官叫孙行友,这两个人都是典型的保周派,是后周开国皇帝周太祖郭威的铁杆兄弟,他们看不起赵匡胤,不可能配合赵匡胤。而且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他不是要派使者到各个地方去昭告吗?昭告天下,然后他派的使者,来到镇守镇州的郭崇面前。郭崇就当着使者的面,放声大哭,哭老皇帝。当着新皇帝使者的面哭老皇帝,老皇帝啊,你太可怜了,你看看你用的什么人啊!一哭,可以想见,他肯定不是赵匡胤的人。那个孙行友呢?更厉害了,他干脆不听赵匡胤的招呼。赵匡胤已经当皇帝了,孙行友你要进京城来朝见新君一下,这是基本的君臣之道啊,可是孙行友不去。不仅不去,他还在那里秘密地组织反宋的行动。最后赵匡胤派兵,派了一支别动队,突然袭击,把孙行友抓到京城软禁起来,逮捕了。所以说,这两个人,绝对不是赵匡胤的人,他们不可能配合赵匡胤,去做这个假情报。 那第二条会不会呢?第二条就是,赵匡胤派两个人去冒充地方来递交情报的信使,以镇州、定州的名义上报情报,然后自己再假模假样地出兵陈桥。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也不靠谱。为什么呢?古代前方的情报送到朝廷,它要经过一定的机构,不是说你随随便便地,你直接送交了,它有很多环节,哪一个环节出错就要出问题,这是其一。其二,就算你造假成功了,那朝廷是不是一定派兵呢?这个不一定。不一定派兵,你忙了半天,弄了两封假情报,但朝廷不一定派兵,那不白忙活了?再退一步讲,就算朝廷派兵,那会不会派你赵匡胤呢?也不一定。当时资格和赵匡胤相当的,大概有三、四个人。张永德、李重进、韩通等,有这样三、四个人条件相当,是不是一定会派到赵匡胤?难说。就是说,这个事情的结果太不明朗了,而且哪一步没跟进,就要前功尽弃。赵匡胤是个聪明人、明白人,他不会干这种不靠谱的事。 所以说,这个情报在我看来是怎么回事?很简单,情报的确是地方上发来的,怪就怪地方上的谍报工作没做好,谍报人员素质太差,没搞清楚北汉和辽国的军事动向,稀里糊涂地搞了一份情报,没来得及验证就上交朝廷了。这一步赵匡胤是没法参与的,赵匡胤能做的是什么呢?就是看着这个大馅饼从天上往下掉,他赶紧动用自己的资源,让这个馅饼掉到自己的头上去。他有什么资源呢?就是当时如果拿到了这个情报,后周要派兵,派人挂帅的话,谁起决定作用呢?三个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这三个宰相,首相范质的政治倾向,我们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另外两个宰相,王溥和魏仁浦,都是赵匡胤的人。王溥老早就送给赵匡胤一个大宅子,还带私家花园。虽然说这个宅子不在开封这样当时的一线城市,但是也值五六千两银子,绝对不是小数目。那这笔投资是要有回报的,所以王溥当然希望,赵匡胤你去挂帅出征,甚至你当个皇帝。魏仁浦呢?和赵匡胤家老早就定下娃娃亲了,两家也是好得不得了。所以,三个宰相,至少有两个宰相支持赵匡胤,那派谁出征,这个问题很明显,可能倾向于赵匡胤。 然后呢,还有一个条件,不是刚才讲到那个太后符氏吗?她有个妹妹嫁给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这么算起来,赵匡胤和后周皇室多多少少,还有那么点沾亲带故的关系。所以说,宰相做出的决定更容易得到小皇帝和小皇帝的监护人——符太后的认可。一旦获得了朝廷的授权,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可以说,“情报门”真是帮了赵匡胤的大忙。历史真相就是这么回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既然是这么回事,那宋人为什么要一口咬定,赵匡胤是“被皇帝”的呢?综合这些史料,我认为可能有这样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树立赵匡胤忠义千秋的形象。我们刚才讲了,改朝换代,刀光剑影,通常一个朝代腐败了,老百姓过不下去了,揭竿而起,大家建立一个新朝代,历史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往前发展的。但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显然不是这种情况。人家后周的政权好好的呢,虽然说皇帝是个小孩吧,但是几个顾命大臣都是文人,政府的各项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这已经是五代最稳定的时期了。赵匡胤作为深受周世宗器重的政府高官,不说是好好保着小皇帝搞好建设,反而乘挂帅出征之机,抢了老板的饭碗,这也太不仗义了。这如果照实说出去,确实属于赵匡胤的负面新闻。因此,赵普也好,司马光也好,卯足了劲帮赵匡胤洗洗白,然后把他梳妆打扮成一个圣人,喋喋不休地强调赵匡胤不想当皇帝,实际上是“天命有归”,他被迫地当上了皇帝,这是其一。 第二条就是,增加赵光义的戏份儿。赵普的《皇朝龙飞记》中特别提到,兵变之前,他和赵光义进行了大量准备活动。但问题是这样的,那个赵光义到底参加没参加“陈桥兵变”,实际上还是有疑问的。根据宋初大文豪王禹偁《建隆遗事》的记载,当时赵光义甚至有可能留在京城照顾家人,连陈桥都没去呢!不过话说回来了,就算是赵光义真的出现在陈桥驿,当时以他的地位、年龄和经验,也不可能在这场兵变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宋代关于“陈桥兵变”的大部分史料,都一方面弱化赵匡胤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强化赵光义的贡献。赵光义接了哥哥的位子,可谓名不正言不顺,在建立宋朝的时候也没有多大功劳,于是就让手下大臣和史官们制造的舆论,说他在“陈桥兵变”中起了如何如何重大的作用,这样他的皇帝当起来底气才更足。 “被皇帝”也好,抢着做皇帝也好,赵匡胤总算把皇帝当上了。他真的是很幸运!别人要刀光血影才能抢到的东西,他这样很轻松地就拿到了。赵匡胤一不小心,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记录——造翻原来也可以这么温柔,惊天剧变原来也可以这样低调。实际上自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原大地就没有几天安生日子,不是赵匡胤命运多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规律。五代乱世乱得太久了,历史上也有“分久必合”这种诉求,老百姓也希望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君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王朝,也有这方面的心理期待。结束乱世的机会一个一个地就摆在那儿了,赵匡胤要做的就是做好准备,在最关键的时候,果断决策,完成历史转变的最后一道工序。 有机遇,关键的时刻抓住机遇,成功就是这样炼成的。“陈桥兵变”再次给我们验证了这一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