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懒人历史书:关于中国历史,了解这些就够了


作者:黄一鹤     整理日期:2014-05-19 00:33:21

历史源远流长、知识无穷无尽。学习之余、工作之外,我们还要花大把的时间去吃喝玩乐,还要花大把的时间去逛街购物看电影。
  享受生活要紧,读书时间有限。
  但即使如此,有些书却不得不读、有些知识不能不知,不然就会被人嘲笑为“无知”、“没文化”、“有脸蛋,没头脑”、“没教养”、“无趣”……
  我们不要做书呆子,但也不想做脑白痴。
  《懒人历史书》就是关于那些你不能不知道的历史文化常识的书,它能帮助你更好地交际、更有趣地生活。
  知识不在多,够用就行! 
  作者简介:
  黄一鹤,中国史深度研究者、微历史达人,先后出版过《微历史:1912-1949民国圈子》《段子里的中国通史》等畅销书。
  目录:
  第一章先秦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识
“盘古开天地”和“女娲造人”
的故事是真的吗/2
三皇五帝都是哪些人/3
尧、舜、禹之间是什么关系/3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什么/4
西周和东周是怎么回事/5
“中国”一词是怎么来的/5
“先秦”是什么意思,“春秋”“战
国”指的是哪两段历史/6
“九州”是怎么来的/6
这些历史事件,你一定要知道
涿鹿之战与炎黄子孙/8
“酒池肉林”、牧野之战与商周第一章先秦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识
  “盘古开天地”和“女娲造人”
  的故事是真的吗/2
  三皇五帝都是哪些人/3
  尧、舜、禹之间是什么关系/3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什么/4
  西周和东周是怎么回事/5
  “中国”一词是怎么来的/5
  “先秦”是什么意思,“春秋”“战
  国”指的是哪两段历史/6
  “九州”是怎么来的/6
  这些历史事件,你一定要知道
  涿鹿之战与炎黄子孙/8
  “酒池肉林”、牧野之战与商周
  历史/8
  国人暴动:第一次武装驱逐国王/9
  葵丘会盟与春秋首霸/9
  “问鼎中原”是怎么回事/10
  三家分晋与秦晋之好/10
  五国相王是怎么回事/11
  “黄金台”与“火牛阵”/12
  纸上谈兵与长平之战/13
  秦国是如何灭掉六国的/14
  这些历史人物,你一定要知道
  商汤/15
  伯夷、叔齐/16
  周公/16
  春秋五霸/17
  管仲/18
  百里奚/19
  伍子胥和申包胥/20
  吴起/20
  商鞅/21
  战国七雄/22
  苏秦和张仪/23
  蔺相如和廉颇/24
  孔子、老子和墨子/25
  李牧、白起和王翦/26
  孙膑/27
  战国四公子/28
  这些历史典故,你一定要知道
  周召共和/31
  烽火戏诸侯/31
  退避三舍/32
  卧薪尝胆/33
  二桃杀三士/34
  胡服骑射/34
  远交近攻/35
  荆轲刺秦王/36
  第二章秦汉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40
  为什么秦朝只传二世就灭亡了/41
  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42
  楚汉战争的双方是谁,其中都有
  什么故事/43
  为什么既有西汉又有东汉,两者
  是什么关系/45
  汉匈恩怨/45
  文景之治与黄老思想/47
  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48
  汉武帝凭什么和秦始皇并称/49
  王莽为什么会成为史上著名
  伪君子/50
  刘秀与光武中兴/51
  党锢之祸与东汉的两大毒瘤/52
  前有绿林起义,后有黄巾大起义
  /53
  这些历史事件,你一定要知道
  沙丘之变/56
  项羽起兵/57
  巨鹿之战/57
  垓下之战/58
  白马之盟/59
  吕家班倒台/60
  张骞使西域/61
  巫蛊之祸/61
  霍光执政/62
  班超使西域/63
  官渡之战/64
  赤壁之战/65
  曹丕篡汉/66
  这些历史人物,你一定要知道
  李斯之死/67
  汉初三杰/67
  才子贾谊/68
  苏武为何牧羊/69
  李广和李陵是什么关系/69
  司马迁何以称为太史公/70
  王昭君是何等样人/71
  强项令是谁/71
  跋扈将军梁冀/72
  十常侍/72
  董卓之死/73
  这些历史典故,你一定要知道
  指鹿为马/74
  约法三章/74
  鸿门宴/75
  萧规曹随/75
  缇萦救父/76
  清君侧/76
  地下造翻/76
  “腹诽罪”/77
  张敞画眉/77
  虽远必诛/77
  一日五侯/78
  娶妻当娶阴丽华/78
  马革裹尸/78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79
  陈蕃待客/79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识
  三国是指哪三国,寿命如何/82
  西晋为什么短命/82
  “五胡乱华”是怎么回事/83
  “王与马,共天下”说的是什么/84
  从南朝说到北朝/84
  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都是
  什么关系/86
  东晋偏安与北伐/87
  这些历史事件,你一定要知道
  曹丕建魏/88
  白帝城托孤/88
  七擒孟获/89
  邓艾灭蜀/90
  青盖入洛/90
  司马炎建晋/91
  八王之乱/91
  刘渊建国/92
  永嘉之乱/93
  桓温北伐/93
  淝水之战/94
  梁武帝出家/95
  侯景之乱/95
  孝文帝改革/96
  河阴之变/96
  这些历史人物,你一定要知道
  司马懿/98
  石勒/98
  祖逖/99
  王猛/100
  赫连勃勃/100
  谢安/101
  北魏冯太后/102
  高欢/103
  宇文泰/103
  这些历史典故,你一定要知道
  三顾茅庐/105
  大意失荆州/105
  三武灭佛/106
  愿生生世世不生帝王家/106
  第四章隋唐五代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识
  隋朝的江山是怎么来的/110
  隋朝为什么会二世而亡/110
  唐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111
  贞观之治是怎么回事/112
  武则天与南周王朝/113
  开元之治指的是哪段历史/114
  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115
  元和中兴是怎么回事/116
  唐朝为什么不用长城/116
  五代指的是哪五代/117
  十国指的是哪些国家/118
  这些历史事件,你一定要知道
  隋炀帝三征高丽/120
  太原起兵/121
  玄武门之变/122
  李承乾谋反/123
  白村江海战/123
  神龙政变/124
  太平公主之死/125
  马嵬驿兵变/126
  陈陶之战/127
  郭子仪收两京/128
  邺城大溃败/128
  唐代宗智杀鱼朝恩/129
  李愬雪夜袭蔡州/130
  甘露之变/131
  桂林兵变/132
  黄巢起义/133
  朱温代唐/134
  这些历史人物,你一定要知道
  隋文帝/136
  高颎/136
  窦建德/137
  李靖/138
  徐世勣/139
  狄仁杰/140
  杨玉环/141
  李泌/142
  杨炎/142
  卢杞/143
  冯道/144
  周世宗/145
  这些历史典故,你一定要知道
  房谋杜断/147
  笑里藏刀/147
  请君入瓮/148
  口蜜腹剑/149
  冰山安在/150
  四王二帝/150
  二王八司马/151
  清流与浊流/152
  生子当如李亚子/153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153
  杀胡林/154
  第五章两宋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识
  宋朝为什么被分为北宋和南宋/156
  北宋是如何建立的/156
  北宋是如何统一的/157
  南宋是如何建立的/158
  北宋和辽的和战/159
  南宋和金的和战/160
  北宋有哪些党争/161
  宋和西夏关系如何/162
  大理国是怎么回事/163
  宋朝有哪些伪政权/164
  这些历史事件,你一定要知道
  雪夜访赵普/166
  高梁河之战/166
  澶渊之盟/167
  天书事件/168
  好水川之战/169
  富弼使辽/169
  王安石变法/170
  永乐城之战/171
  方腊起义/172
  黄天荡大捷/173
  采石之战/174
  韩侂胄北伐/175
  张弘范灭宋/176
  这些历史人物,你一定要知道
  花蕊夫人/178
  杨家将/179
  包拯/180
  六贼/181
  范仲淹/181
  种世衡/182
  夏竦/183
  苏轼/184
  岳飞/185
  完颜亮/186
  朱熹/187
  史弥远/187
  这些历史典故,你一定要知道
  陈桥兵变/189
  杯酒释兵权/190
  烛影斧声/191
  家贼难防/191
  徽宗轻佻/192
  靖康耻/193
  过河!过河!/194
  莫须有/195
  朕倚魏公如长城/196
  蟋蟀宰相/196
  留取丹心照汗青/197
  第六章元朝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识
  元朝和蒙古帝国是一回事吗/200
  成吉思汗西征是怎么回事/201
  忽必烈的对外征伐效果如何/201
  元朝的“番僧”指的是什么/202
  元末最著名的农民起义有哪些/203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历史事件
  蒙古灭金/204
  忽必烈建元/205
  阿合马事件/205
  南坡之变/206
  贾鲁治河/207
  高邮之战/207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历史人物
  耶律楚材/209
  马可?波罗/210
  泰定帝/211
  伯颜/211
  刘福通/212
  察罕帖木儿/213
  王保保/214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历史典故
  上帝折鞭/216
  八百媳妇/217
  八月十五杀鞑子/217
  第七章明朝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识
  朱元璋是如何建立明朝并统一
  全国的/220
  北元是怎么回事/221
  明王朝为何要从南京迁都到
  北京/221
  为什么说明王朝是一个特务
  王朝/222
  明王朝的鼎盛时期是什么
  时期/223
  明王朝的外敌都有谁/224
  明末的起义领导人都是谁/225
  明王朝灭于谁手/226
  南明四朝是哪四朝/226
  明朝最另类的皇帝/227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228
  清军是怎样入关的/229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历史事件
  徐达攻陷大都/230
  胡蓝之狱/231
  靖难之役/232
  明成祖五征漠北/232
  朱高煦之叛/233
  土木之变/234
  大礼议/235
  万历三大征/235
  萨尔浒之战/237
  明朝三案/237
  魏忠贤之死/238
  崇祯上吊/239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历史人物
  刘伯温/240
  郑和/241
  于谦/241
  王阳明/242
  海瑞/243
  青词宰相严嵩/244
  张居正/245
  戚继光/246
  顾宪成/247
  袁崇焕/248
  郑成功/249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历史典故
  剥皮实草/250
  瓜蔓抄/250
  诛十族/251
  第八章清朝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识
  清朝是如何入主中原的/254
  什么叫“康乾盛世”/255
  为何说乾隆朝是清朝由盛入衰的
  转折点/256
  清王朝统一中国的过程是怎
  样的/256
  清朝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是
  什么/257
  近代历史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是什么/258
  八国联军进北京是怎么回事/259
  哪次起义终结了清王朝的
  统治/260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历史事件
  皇太极收服洪承畴/261
  康熙智除鳌拜/262
  三藩之乱/262
  乾隆下江南/263
  天理教徒大闹紫禁城/264
  火烧圆明园/265
  辛酉政变/266
  镇南关大捷/267
  甲午海战/267
  李鸿章出使/268
  戊戌政变/269
  洋务运动/270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历史人物
  多尔衮/272
  顺治帝/273
  年羹尧/274
  纪晓岚/275
  明珠与和珅/275
  林则徐/277
  同治皇帝/278
  老佛爷慈禧/279
  曾国藩/280
  孙中山/281
  袁世凯/283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历史典故
  十三副铠甲起兵/285
  十全武功/285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286
  军机处/287
  我朝与胥吏共天下/287
  这些历史典故,你一定要知道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无道,屠杀蒙恬、蒙毅兄弟,又诛灭老臣李斯。自己整日寻欢作
  乐,把大权全部交给赵高。赵高则广布党羽,逐渐形成新的政治集团,并积极
  准备政变,意图取而代之。
  为了测试百官对自己的态度,有一日秦二世出宫,赵高骑着一头梅花鹿跟
  在他后面。秦二世奇道:“中丞相,你怎么骑着鹿出门啊?”赵高则笑称:“陛
  下看错了,我骑的分明是千里马啊!”
  秦二世便向随行官员询问,结果只有几个官员说是鹿,其他人却叩头赞
  道:“陛下,中丞相骑的就是一匹千里马!”于是秦二世莫名其妙,以为自己看
  花了眼。而赵高心满意足,回宫后就将那些说是鹿的官员一一除掉。
  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沛公刘邦率起义军打进关中,到达了霸上,末代秦王子婴
  投降,刘邦军兵不血刃开进咸阳城。他本想住在皇宫里享受帝王生活,但大将
  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应继续朴素节俭,以争取民心。刘邦从容接受,下令封锁宫
  门,只留下少数士兵保护国库和宫中典籍,自己则还军霸上。之后,刘邦把关
  中各县的老人和名士召来,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即杀人者要判处死刑,伤人者和盗窃行为也将判处相应罪责。百姓们对此十分
  欢迎,纷纷拥护刘邦。正因为刘邦坚持“约法三章”,才得到了关中百姓的支
  持,最终建立西汉王朝。
  鸿门宴
  刘邦驻军霸上后,项羽怒气冲天,准备西进抢夺咸阳。他与谋士范增商
  议,准备请刘邦来楚军驻地鸿门赴宴,借机杀掉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刘邦
  的谋士张良有私交,闻讯后深夜前来报信,要张良随自己逃跑。张良急忙告知
  刘邦,刘邦对项伯感激涕零,当即与他订为儿女亲家。
  第二天,刘邦带着张良和樊哙来到鸿门,项羽便请刘邦入席。席间,范
  增叫项庄舞剑助兴,伺机刺杀刘邦,即“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见状也
  舞剑助兴,并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刘邦前面阻止项庄。这时樊哙持盾牌冲入营
  帐,歌颂刘邦功德,同时怒斥项羽居心叵测,刘邦也趁机申明,自己并未进咸
  阳城,只是为项羽看守皇宫。项羽心软,杀意顿消。刘邦借入厕之机溜走,张
  良随后替他圆场告退。鸿门宴后,以刘邦脱身为开始,刘、项两大势力正式
  决裂。
  萧规曹随
  刘邦建立汉朝后,任命萧何为丞相。当时汉初百废待兴,萧何采用黄老
  思想的治国之术,无为而治,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在短时间内得
  到恢复。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他继续执行萧何时期的无为而治和法律条
  文,从不更改前任的施政措施。自己整日饮酒作乐,还把劝告自己的人拉去打
  板子。
  汉惠帝刘盈看不惯曹参的懒散,指责他惰怠误国。曹参却问刘盈:“陛下以
  为,自己和高皇帝(指刘邦)相比,如何?”
  刘盈如实答道:“父皇是开国之主,我断断不如。”
  曹参又问:“那陛下以为,我与萧丞相相比,如何?”
  刘盈细想后答道:“您不如萧丞相。”
  于是曹参笑道:“既然陛下自认不如高皇帝,我也确实不如萧丞相,那么我
  们又何必更改他们在世时创建的规制呢?”
  汉惠帝听后豁然开朗,于是继续执行萧何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使汉朝经
  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缇萦救父
  缇萦的父亲是汉文帝时的名医淳于意。淳于意因治病与病人发生争执,被
  对方污蔑受贿索纳,县官立刻拘捕了淳于意,将他发往京城。当时,汉朝法令
  多数沿袭秦朝,被判有罪的人经常会被施以剁手、砍脚、割鼻等肉刑,给受刑
  者造成终身残疾。淳于意被押送上京前,五个女儿前来送行,抱头哭成一团。
  淳于意见状大骂:“可惜我没有儿子,关键时刻竟连救自己的人也没有!”
  于是缇萦决定上京救父。她给汉文帝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痛斥秦朝肉刑
  给人造成的身体残缺和心理伤害,即使想要改过自新,也再无机会。她请求皇
  帝开恩宽恕自己的父亲,自己则甘愿入宫为奴婢抵罪。
  看过缇萦的长信后,汉文帝折服之余,也被她的孝心所感动,于是他下诏
  赦免了淳于意,并宣布废除肉刑,转而改为打板子或者流放,取消了肉刑带来
  的危害。
  清君侧
  清君侧的意思就是“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佞”。历史上第一次“清君侧”发
  生在西汉景帝初年:公元前154年,御史大夫晁错向汉景帝上书,要求削除诸
  侯王的特权,加强中央集权。景帝采纳,并着手削藩。各诸侯王为了保住权
  力,以吴王刘濞为首,带领六个王国,以“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公开反
  叛,即“七国之乱”。为平息叛乱,汉景帝被迫杀了晁错,但叛乱并没有因此
  而停止,直到汉朝出兵镇压才宣告结束。因此,“清君侧”也多成为朝臣叛乱
  的借口。
  地下造翻
  汉景帝将领周亚夫是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镇压结束后,周亚夫仗着
  军功,不把旁人放在眼里,对景帝也轻慢起来,时常带剑上朝、戎装见驾,让
  景帝十分不满。后来周亚夫在国政上与汉景帝多有冲突,景帝为了试探他,便
  命他入宫陪自己吃饭,却不准备餐具,结果周亚夫负气离去,景帝遂生出除掉
  周亚夫之心。
  公元143年,周亚夫的儿子利用私人关系,从武库中购买了一批铠甲,准
  备在父亲死后做陪葬,结果被人举报。周亚夫的儿子以谋反的罪名被景帝投入
  监狱,并牵连到了他本人。廷尉审理案件时,质问周亚夫为什么要私藏兵器造
  反,周亚夫答:“那是我出殡用的陪葬,难道这也算造翻吗?”
  廷尉深知上意,便玩味地说:“你没死就私藏兵器陪葬,就算活着不造翻,
  死了以后也要在地下造翻吧?”周亚夫当场气绝,绝食五天后,在狱中吐血
  而死。
  “腹诽罪”
  “腹诽罪”是典型的欲加之罪:汉武帝时,酷吏张汤与大农令颜异交恶。
  张汤向武帝上报,说颜异对皇帝不敬。武帝遂命张汤审讯颜异。不久就有人佐
  证,称颜异在会客时,听到客人谈论皇帝的政策多有不妥之处,颜异的嘴唇微
  动却不作声。于是张汤奏报武帝:“颜异身为朝廷命官,见陛下法令不妥,未明
  言却腹诽不已,应当处死!”武帝因此下诏诛杀颜异。“腹诽罪”也成为思想
  罪中最荒唐、最恶毒的罪名。
  张敞画眉
  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为官公正,朝议辩论中时常引经据典,引得百官敬
  佩。但是汉宣帝对张敞有所不满,认为他没有官员的威仪。当时京城中谣传,
  说张敞和家人感情亲密。他的妻子因眉角有伤,经常需要张敞帮他画眉。时间
  长了,大家就都知道张敞给妻子画的眉毛十分漂亮,而且每天必定要画完眉毛
  才来皇宫上朝。
  汉宣帝因此责问张敞,想要证明他不务正业。张敞却说:“闺房之乐,有甚
  于画眉者(夫妻在闺房里做的事情,有比描画眉毛还过分的呢)。”意即汉宣帝
  不应以大臣的私生活作为衡量其才能的标尺,汉宣帝听后默默不语,从此不再
  刁难张敞,但也不再重用他。
  虽远必诛
  “虽远必诛”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疏。他在奏疏里自表部队击
  退北匈奴的功绩,自豪骄傲之情跃然纸上。其全文是:“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
  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是说,汉军应该把那些砍下来的敌
  军首级,分个悬挂在匈奴居住的街道、村落前,让他们明白:任何一个敢于侵
  犯大汉帝国的人,哪怕离得再远,都会被强大的汉朝诛杀!此语后来也经常用
  于激励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一日五侯
  公元前27年6月,汉成帝刘骜在一天之内,册封了五位大臣为侯爵:王谭
  为平阿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商为成都侯、王逢适为高阳侯。
  此事传开后,被百姓们戏称为“一日五侯”。
  其实,这些人都是太后王政君的亲族兄弟,是王氏外戚的青壮。当时王氏
  已经权倾朝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更是在日后谋朝篡权,废除了汉朝统治。刘
  骜一日五侯,既是出于对王氏家族的倚重,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他们无功无
  凭,却被接连封侯,破坏了汉高祖刘邦立下的“非有军功不得封侯”的祖训,
  也从侧面揭露了当时外戚家族的势力庞大。
  娶妻当娶阴丽华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人生理想。阴
  丽华是春秋名相管仲的后人,刘秀在南阳时就十分仰慕她的美貌。刘秀虽然是
  皇族出身,却家道中落,沦为布衣。在长安城中求学时,刘秀看到了长安禁卫
  执金吾的车马,不禁心生羡慕,于是写出了这句传世名言。
  后来刘秀与哥哥起兵反对王莽,不久刘秀迎娶阴丽华为妻。但为击败政
  敌,刘秀又迎娶了郭圣通为妻。称帝之后,由于郭圣通已经为刘秀生下皇子,
  在阴丽华的劝说下,刘秀被迫放弃结发妻子,册立郭圣通为皇后,改立阴丽
  华为妃。直到统一天下,刘秀才废掉郭圣通,册封阴丽华为皇后。阴丽华担任
  皇后二十四年,端庄贤淑,恭俭持家。她和刘秀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也被千古
  传唱。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出自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马援平定西南夷族叛乱后凯
  旋回京,亲友交好们纷纷前来为他接风。其中有一个叫孟翼的谋士,他折服于
  马援的战功,高兴之下就说了几句奉承话。马援听后不悦道:“我从前线回来,
  本希望听你说些有见地的教诲,却想不到是这些东西。难道你也成了趋炎附势
  之徒吗?”
  无端被马援批评,孟翼顿时尴尬不已,连忙作揖告罪。马援却说:“武帝
  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七郡而仅封数百户。和他相比,我的功劳简直微不足
  道。如今竟也被封为伏波将军,采邑三千。如此赏大于功,我的好日子又怎么
  可能长久呢?你与其夸赞我,还不如多教教我在朝为官的法门!”
  孟翼见状无话可说,马援则滔滔不绝:“你不说,我来说:现在匈奴和乌桓
  两族还在侵扰北方的边境,我已打定主意请战,率众为先锋,做个有志男儿。
  所谓‘男儿’,就理当力拼敌寇、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回。又怎能久居卧榻,
  死于儿女之手?”
  不久,马援果真向皇帝请旨,带兵西出征战边疆去了。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杨震是东汉安帝时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当时主持朝政的是外戚邓骘,他
  对杨震十分看重,举荐他做官。后来经过多次升迁,杨震被提拔为东莱太守。
  赴任路上,杨震路过昌邑,县令正是杨震当年举荐的“茂才”王密。
  王密对杨震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专程于深夜前来驿馆拜见杨震,并以十
  斤黄金为见面礼送给杨震。杨震很不高兴,教训王密说:“你我相知已久,你是
  不是贪官我一清二楚,可我是什么样的人,你难道就不明白吗?”
  王密以为杨震担心事情败露不利,于是谄笑道:“所以我才深夜前来,您尽
  管放心,这件事不会有人知道的。”
  杨震听后冷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又怎么敢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羞愧不已,悄悄离开了驿馆。
  陈蕃待客
  东汉太傅陈蕃的祖父曾是河东太守,到他出生时家道中落,不再显赫。为
  振兴家族,陈蕃自小就抱定信念,决意闯出一番天地来。
  陈蕃家中有一处清静的庭院,他少年时便在这里读书习字。某日,陈蕃父
  亲的好友薛勤前来做客,路过陈蕃的庭院时,看到里面杂草丛生、遍地肮脏。
  薛勤心有不快,便问十五岁的陈蕃:“我是你父亲的宾客,不顾劳累前来,你竟
  连庭院都懒得打扫,堂堂陈家少主就是这样待客的吗?”
  面对长辈客人的指责,陈蕃却不慌不忙答道:“大丈夫处世,当以扫除天下
  为己任,岂可安事一室乎!”
  薛勤听到这般掷地有声的答复,忍不住对陈蕃另眼相看,但也不禁有些担
  忧:陈蕃年少,如果只将怀中大志为纲,日久天长后,恐怕有所不妥。于是他
  好言劝道:“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
  薛勤话中的意思,就是希望陈蕃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抱负用在实处
  上。结果陈蕃听后满脸通红,立刻打扫干净庭院,以上宾礼迎薛勤入府。“一
  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此成为传世名言。
  





上一本:杨焕典纳西学论集 下一本:广西毛南族社会史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懒人历史书:关于中国历史,了解这些就够了的作者是黄一鹤,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