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国史论衡


作者:邝士元     整理日期:2014-04-06 22:00:29

★《国史论衡-一部评论版的中国通史》分为上、下两册。
  上册:国史论衡-先秦至隋唐编
  下册:两宋至明清
  ★以直述形式为主,即以历代先后,自周及清末,有关治乱兴衰,民族发展及断代重要政论与历代财政经济;中央、地方政治兴革,历代重要战事,军事体制;交通,中西文化与学术之演变,旁及历代帝王宰执兴替的得失与党争宦祸等,其内容论析,大体上一洗坊间流水账形式通史的缺点,而更能迎合国内读者阅读通史的需求.
  ★《国史论衡》编撰方式以论史为本,除了参考坊间流行的或较难看到的通史,与有关的断代史百数十种之外,主要是吸纳了数百篇近百年来有关史事的学术的论文,因此,本书并非一本“成一家言”的著作,而是一部集百家精义的史论。
  
  作者简介:
  邝士元,历任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历史学科教授,博采群书,对我国数千年来发生的重要史实皆有深入研究,其作品对于史实发生的时代背景、原因,以及治道得失与影响的分析等,皆能全面且独到,使读者能一览尽得.
  目录:
  第一章汉族及其文化的由来
第一节民族的定义/1
第二节汉民族由来的各家说法/2
外来说/3
中国本地说/5
第三节华夏名称的起源/10
释“华”/10
释“夏”/10
第四节我国历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12
春秋时代/12
汉与魏晋南北朝时代/14
五代及辽、金、元时代/15
清朝/17
第二章西周的封建统治及其兴衰
第一节封建制度及其起源/18第一章汉族及其文化的由来
  第一节民族的定义/1
  第二节汉民族由来的各家说法/2
  外来说/3
  中国本地说/5
  第三节华夏名称的起源/10
  释“华”/10
  释“夏”/10
  第四节我国历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12
  春秋时代/12
  汉与魏晋南北朝时代/14
  五代及辽、金、元时代/15
  清朝/17
  第二章西周的封建统治及其兴衰
  第一节封建制度及其起源/18
  封建的定义/18
  封建制度的起源/20
  第二节封建宗法与西欧的比较/22
  封建与宗法的关系/22
  中欧封建制度的比较/24
  第三节周代推行二次封建的原因及经过/26
  周行封建的原因/26
  周室推行二次封建的经过/28
  第四节西周封建的内容与崩溃原因/30
  西周封建的内容与组织/30
  封建制度崩溃的原因/35
  共主资格逐渐没落/36
  第五节封建社会状态及对后世的影响/44
  封建社会的状态/44
  封建制度对后世的影响/46
  第三章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一节春秋战国分期与霸政的兴起/49
  时代分期与东周的式微/49
  东周王室式微原因/50
  第二节霸政的意义与各国的称霸/52
  霸政的意义/52
  齐桓的霸业/54
  晋文的霸业/56
  秦、楚的霸业/57
  弭兵运动与吴、越争霸/58
  第三节战国的养士风气/60
  养士风气的历史背景/60
  战国四公子的养士/61
  第四节春秋战国期间的变法/63
  东方各国的变法/63
  管仲相齐的改革/64
  商鞅变法/68
  第五节战国形势与七雄争霸/73
  战国初期的各国疆域/73
  七国争雄/75
  第六节春秋战国期间各方面的转变/77
  政治制度的转变/77
  经济的转变/80
  社会方面的转变/83
  学术思想的转变/86
  第四章秦的统一及其衰亡
  第一节秦的兼并与六国灭亡/90
  秦的兼并/90
  秦灭六国的经过/92
  第二节秦统一六国的原因与意义/94
  秦能统一六国的原因/94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98
  第三节秦的创建措施/101
  政治方面的创建/101
  制度方面的创建/103
  军事方面的措施/105
  文化方面的创建/107
  劳民伤财的措施/108
  4国史论衡
  第四节秦速亡原因的分析/109
  人民感受方面/109
  政治社会方面/110
  第五节秦焚书坑儒的讨论/113
  焚书的讨论/113
  坑儒的讨论/116
  第六节东土文化西渐的讨论/117
  第五章西汉的政教与治乱
  第一节楚汉相争及刘胜项败的分析/121
  楚汉之争/121
  刘胜项败的分析/122
  第二节汉初的政治社会情态/123
  汉初的国际形势/124
  汉初内部的统治力量/124
  汉初的社会民生/125
  汉初的教化治道/126
  第三节汉初的政教学术/127
  贾谊与汉初的政教学术/127
  董仲舒与汉初的政教学术/131
  第四节汉初封建与吴楚七国之乱/133
  汉初封建原因的分析/133
  七国乱后汉廷的对策与影响/136
  第五节汉代土地政策的检讨/139
  土地失均原因与“限田”政策的推行/139
  两汉课征及轻税原因的分析/141
  第六节文景治绩的讨论/142
  文景致治的原因/142
  文景功过的讨论/144
  第六章汉代的文治武功
  第一节汉代的崇儒/147
  汉代崇儒原因的分析/148
  汉武帝崇儒的措施/150
  崇儒的影响/151
  第二节塞外民族入侵原因与汉化的分析/152
  塞外民族入侵的分析/152
  塞外民族汉化的分析/155
  第三节汉对匈奴的讨伐/157
  匈奴对汉的祸害/157
  汉击匈奴的原因/157
  汉与匈奴的争霸经过/158
  汉击匈奴的影响/161
  第四节汉对四夷的同化/162
  对东方的华化/162
  对北方的华化/163
  对西方的华化/163
  对西南夷的华化/164
  第五节汉武帝与桑弘羊的经济措施/165
  财政改革的时代背景/165
  财政措施的评论/166
  政府对财政措施的立场/169
  民间对财政措施的立场/171
  政策的评价/174
  第六节昭、宣时代的政治/175
  第七节西汉式微与王莽变法/177
  改革的时代背景/177
  财政经济的改革/179
  失败原因的分析/183
  第七章东汉的政教治乱
  第一节光武中兴及其政治评价/187
  刘秀的起家及其治绩/187
  光武帝的错误措施/190
  第二节明、章之治道及其评价/191
  治绩的表现/191
  明、章施政的缺点/193
  施政的影响/195
  第三节东汉的士风/196
  东汉士风形成的分析/196
  东汉士风的特质/198
  对当代及后世的影响/198
  第四节汉代的内朝、外朝与外戚/199
  内朝与外朝的关系/200
  内朝、外朝与外戚/200
  外戚执政的原因/201
  第五节东汉的宦官及其得势原因/203
  宦官取得权势的分析/203
  宦官与外戚之争/204
  宦官与外戚斗争的结果及影响/206
  名士与宦官之争/208
  民乱的蔓延/209
  第六节东汉与西羌的扰乱/209
  汉代后期的羌患与应付办法/209
  后果与影响/213
  第七节东汉衰亡原因的分析/214
  
  第八章魏晋时期的治乱与兴衰
  第二节曹魏兴亡及其未能统一中国的分析/224
  曹操能统一北方的原因/224
  曹操未能统一中国的原因/225
  曹魏亡国原因的分析/227
  第三节赤壁之战及其影响的分析/228
  第四节三国鼎立与吴、蜀灭亡原因/231
  第五节晋初的社会政治情态与八王之乱/234
  晋初的社会政治情态/234
  西晋八王之乱/235
  第九章东晋南朝的社会形态
  第一节东晋南朝的政治社会文化/240
  东晋的立国背景/240
  南朝的社会政治基础/241
  南北士族之争/241
  士庶贵贱的隔离/242
  第二节东晋的立国与偏安原因/243
  第三节淝水之战及其影响/246
  战前背景/246
  战争经过/247
  晋胜秦败的原因/248
  淝水战后的影响/249
  第四节门第社会制度的形成与背景/250
  第五节门第社会衰落原因的分析/253
  南北朝士族的没落情况/253
  隋唐时代士族的没落情况/253
  宋代士族势力的没落情况/255
  第六节东晋亡国原因的分析/256
  第十章“五胡乱华”与北朝之汉化
  第一节“五胡乱华”与民族的迁徙/259
  晋初西北民族的纷扰/259
  “五胡乱华”原因的分析/261
  五胡入据后对中国的影响/264
  流人迁徙的影响/268
  第二节五胡对中国文化渐染与贡献/269
  五胡君主的汉化/269
  北方汉人政治势力的发展/272
  第三节河西文化及其影响/274
  河西文化的形成/274
  河西文化的影响/276
  第四节北魏汉化的过程与盛衰关系/277
  魏孝文帝以前的汉化/277
  魏孝文帝的汉化及其后果/280
  汉化的影响与评价/287
  第五节胡汉矛盾与两者势力的消长/291
  胡汉的待遇与地位/291
  汉人(指世族或豪宗)的待遇与地位/292
  胡汉矛盾原因的分析/293
  第十一章隋的开国及其盛治
  第一节隋统一天下在历史上的意义/296
  第二节隋统一前的社会与政治/297
  第三节隋唐皇室血统的讨论/300
  隋代皇室的血统问题/300
  唐代皇室的血统问题/301
  第四节篡周经过与得国原因/302
  北周初年的政局/302
  篡周的经过/302
  篡周的原因/303
  第五节隋伐陈/304
  隋灭陈的经过/305
  隋统一江南的原因/305
  第六节隋代的隆盛/308
  开皇盛世的表现/308
  隋初致富原因的分析/309
  第十二章隋代建设及其衰亡
  第一节隋唐运河在国防、经济上的意义/314
  隋代的运河/314
  唐代运河及其改革/318
  隋唐运河对当代后世的影响及贡献/320
  第二节隋代置仓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意义/323
  隋代置仓的动机/323
  文帝时代设置的四仓/324
  炀帝时代所建造的仓窖/326
  隋代的义仓/327
  第三节隋亡原因的分析/328
  第四节秦、隋亡国原因比较/335
  秦、隋立国背景比较/335
  秦、隋衰亡异同/336
  第十三章盛唐政治的商榷
  第一节李唐的开国/340
  开国功业纷争的讨论/340
  统一群雄的经过/344
  剪灭群雄与统一中国的分析/345
  “玄武门之变”与唐初政局/346
  第二节贞观政治的得失/350
  太宗的文治/350
  政治得失方面的讨论/353
  军事方面的讨论/355
  经济政策的讨论/355
  私德方面的讨论/358
  开皇与贞观政治事功的比较/358
  第三节武周时代之政治得失/364
  武曌的出身及其夺权经过/364
  武曌的政治措施/367
  武曌改字对文化的影响/371
  武曌对唐代政治的影响/372
  第四节开元天宝的政治得失/374
  盛治的表现/374
  行政缺点的讨论/376
  军事缺点的讨论/380
  经济政策的讨论/381
  贞观与开元政治事功的比较/384
  第十四章隋唐对外的武功
  第一节隋唐对高丽用兵的得失与影响/389
  隋用兵动机与失败的分析/389
  唐用兵动机与先败后胜的分析/393
  唐征高丽的经过/394
  第二节隋唐对突厥的经营/397
  隋对突厥的政策及其成功原因的分析/397
  唐对突厥的经营与得失/401
  第三节隋唐对西域的经营/405
  隋对西域的经营/405
  唐经营西域的得失与影响/406
  第四节隋通海外与对吐谷浑的征讨/412
  隋对南洋诸国的用兵/412
  隋通海外对中国的贡献/414
  隋对吐谷浑的征讨/415
  第五节唐对四夷经营的成功与影响/416
  唐初经略异族所以成功的原因/416
  唐天可汗与国际声望/418
  汉、唐文治武功的比较/421
  第十五章安史之乱与唐代的弊政
  第一节安史之乱及其影响/425
  安史作乱原因的分析/425
  安史肇乱的经过/430
  马嵬驿之变/433
  安史失败原因的分析/434
  安史之乱的影响/436
  第二节藩镇割据及其影响/438
  藩镇割据势力的形成/438
  藩镇拥有权力的分析/442
  镇兵与府兵性质的比较/443
  藩镇割据的远因/444
  藩镇为患的近因/447
  藩镇割据形成所产生的影响/449
  第三节唐宦官擅权及其相关的弊政/452
  唐宦官权势形成的过程与因素/452
  宦官掌权所产生的现象/455
  永贞改革及其失败的分析/459
  甘露之变及其影响/464
  第四节唐代朋党之争与影响/467
  唐代朋党相争原因的分析/467
  唐代党争的经过/470
  党争的后果与影响/471
  第十六章唐代社会经济与外扰内患
  第一节刘晏与中唐的经济改革/473
  13
  目录:
  
  刘晏以前的经济改革及其得失/473
  刘晏改革的内容/475
  中唐后经济得失及其影响/479
  刘晏的各种改革措施与影响/481
  第二节唐代马政与中唐之经济、政治关系/482
  唐以前马政的沿革/482
  马政与中唐以后之经济、政治关系/483
  第三节唐代的外患/485
  南诏崛起及其对唐代的影响/485
  回纥兴起及其与唐代盛衰的关系/488
  吐蕃边患/493
  第四节唐代的民变与衰亡/495
  唐末民变的时代背景/495
  黄巢变乱的经过/497
  黄巢失败原因第一节民族的定义
  所谓民族,狭义而言,是指一群在血统上有同一来源关系的人.严格的以同一血统为构成要素的民族,在现在世界上很少存在.广义的民族说,则以共同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为标准,不管在血统上有任何不同,只要大家有一种共同的文化,有一种共同的信仰,大家共甘苦、同患难,而且共同认为共甘苦、同患难、休戚与共的关系应当继续维持,也就算是一个民族.前者是单一体,后者是合成体.我国民族包括分子复杂,历史分合演变悠久,充分表明我国民族属于后一类型.至于前一类型,只是我民族形成的因素之一.
  民族形成的问题,不止是历史学的范畴,同时也涉及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几门专门科学,其研究实非仅懂得一点历史学的人所能胜任.不过,因为我国上述几种科学尚未发达,对我国上古民族的形成问题也还没有确切不移的结论,所以我们只有根据前人的说法,参以己意,提出初步幼稚的论述.
  罗香林先生著《民族与民族研究》一文,提出文教四要素为民族结成的条件,舍此不足以言民族的区分.
  一、人种的要素
  所谓人种,是指人群身体形质上自然的派别,这种自然派别的构成,实基于两种重要的原素.其一为血统,亦即各人群世代相承,遗传上内在的特征……其二为体质的规准,所谓规准,是指身体上各种形态而言,最要紧的如头形、脸形、鼻形、齿形、口唇之形、毛发之形及皮肤颜色、身材比例等.
  二、地理的要素
  人类生存的条件,第一为占有物质,又以获取居住地域为先决条件……各不相同的地理环境,大者可以支配人类的体态或规准,形成人种的区分;小者可以影响人类的生活,支配人类一部分由后天条件而形成的思想、感情及行为.
  三、语言的要素
  语言文字为人类传达意见的工具.人类唯能交换意见,乃能互相了解,同一语言文字的人,其思想较为调和,易生团体的意识或共同的兴趣.语言文字又为连接过去现在的线索,一群人过去有何光荣的史实,有何种悲惨的遭遇,有语言文字以为表现,乃能激发团体的意志或情感.
  四、文教的要素
  文教是文明和教化的意思.所谓文明,是指人们对于物质的表现,换言之,就是人们创造工具,直接或间接以利用物质的一种表现.所谓教化,是指人们依照他的先天或后天条件所发生的智力和意志的活动或表现,及由此活动或表现而产生的一种势力,这与外文“Culture”一词意思相近.
  第二节汉民族由来的各家说法
  我国民族素具独立迈进且风度宽宏之体系,既为中外史家所公认之事实.唯中华民族体系源流与文化之渊源问题曾引起学者多年之争辩,大体言之如下.
  外来说
  一、巴比伦说或旧西来说
  此论在诸说中最为著名,赞成者多,反对者亦多.初法人拉克伯里(TerriendeLacouperie)著《中国古文明西源论》(WesternOriginoftheEarlyChineseCivilization,1894),以为中国之黄帝即巴比伦巴克族之酋长,率其族东徙而至中国云.
  此说出后,风靡一时.日人白河次郎与国府种德合著《支那文明史》亦宗其说,列举中国与巴比伦在学术、文字、政治、信仰、传说之相类者七十条以证明之.中国则有蒋智由氏亦祖述其说,其所著《中国人种考》之结论中有云:“设令中国种族,果由巴比伦来,当属迦勒底之阿加逖人种,而非塞米的种.以上古中外隔塞,由农业大定之故.以上古汉人种,先居黄河之南,而后居黄河之北.以战阪泉、涿鹿皆为黄帝与蚩尤之事.”
  尚有刘师培著《思祖国篇》、《华夏篇》、《国土原始论》,丁谦著《中国人种从来考》、《〈穆天子传〉地理考证》,章太炎《检论·序种姓》,黄节《种源篇》等,皆附和此说.黄节谓“巴克”即盘古之转音,丁谦亦谓盘古为最初迁来之祖,章太炎谓加尔特亚盖古所谓葛天(见《序种姓》).
  反对者如法人沙畹,从语言学证明各说之误;英人鲍尔(C.J.Ball)亦谓中国与巴比伦文字各自独立;德人夏德氏(F.Hirth)著《中国太古史》亦不赞成此说.我国则有无名氏著《中国民族西来辩》,力攻其不合理,略谓:“纪元前二千年间,摩西率以色列族出埃及,至加南,中间历诸难险,垂四十年,仅将得达.彼由埃至加,不出红海滨一隅,平衍无阻之地耳,其难如此.摩西之与那昆德,时地相去,皆属至近,情形应无悬殊;而谓那昆德即率其种族,飞渡此一二万里之地,中历无数峻岭沙碛殊俗异族,安然及身至于中国乎?……我国百字,亦别无他义,唯有属定辞者,有属不定辞者.属定辞者,如个十百千、几百几千之类;属不定辞者,其例尤夥,今亦不必远引,同书之中,如曰‘允厘百工’,曰‘百揆时叙’,曰‘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曰‘百志惟熙’,曰‘百兽率舞’,皆举其大数,犹言一切之意,即属于不定辞者,此何有丝毫种族之义存乎其中?”
  缪凤林复著同上题名一篇及《中国民族由来论》指斥其误.缪氏谓此说之误有五点:
  第一,地理阻碍.
  第二,人种不同.巴比伦人属白种人,中国人属黄种人.
  第三,年代悬殊.中国人之久远,至少数万年以上;巴比伦则原始住民由外迁入距今仅七八千年.
  第四,文物各异.殷墟甲骨、八卦、琴瑟等,皆于巴比伦无征;而巴比伦之楔形文、泥板书、史诗、建筑、美术、星期制等,亦为中国所无.
  第五,论证不确.如楔形文即八卦、巴克即百姓,则此拟不伦;萨尔贡即神农、廓特奈亨台即黄帝,则荒谬绝伦.
  二、埃及说
  此说发生较早,支派亦多.初有德人契且(A.Kireher)于1654年著书论中国人为埃及人之分支,其证据为文字之相类.继之者有法人余厄(Pierre-DanielHuet),谓中国为埃及之殖民地.得几尼(JosephDeGuignes)亦言中国文化出自埃及.反对此说者有法人得波(CorretiusdePauw),谓埃及人有一种有字母之文字,与中国文字不同.又如法国哲学家伏尔泰,亦谓中国人之面貌、语言、风俗、习惯均与埃及不同.尚有英人威尔金生(G.Wilkinson),根据埃及古墓发现中国瓷瓶,即云可证中国人出自埃及,然经他人证明其瓶系近代之物,故其说亦不能成立.
  三、印度说
  法人戈比诺(A.deGobineau)谓中国人之始祖盘古系白种印欧族人,原应由印度来,此说之不经自无待言.戈比诺为原种族不平等说之提倡者,事事皆扬白种而抑他种,其言自然如此.
  四、中南半岛说
  维格耳(P.Wieger)言中国人出自缅甸,经由八莫,及中国的大理、洞庭湖,西移至中原.此说后自动取消.
  五、中亚细亚说
  英国鲍尔、美国攀柏里(R.Pumpelly)和威廉士(E.F.Williams)因安诺(Anau)及墨夫(Merv)两地之古址发现,推论人类应发生于中亚细亚,后因其地干燥,乃分二支东西迁移,一支入巴比伦,一支入中国云.又有美国马寿氏(W.D.Mathew)亦言中亚细亚高原应为人类发祥地.
  六、土耳其说
  瑞典之珂罗屈伦(Karlgren)据安特生(J.G.Anderson)在河南、甘肃等地新石器遗址之发现,因谓“至新石器后期,河南文化所及之处,乃受西方文化之影响颇烈.其借以交通者,当为一自然便利之孔道.故于土产单色粗制之陶器外,更输入精美彩陶之术.仰韶村彩色陶器所以少于甘肃者,实由于此.唯此居于甘肃而授河南民族以精制之术者,则恐非中国民族之羌民,而或为一种土耳其族.盖欲使吾人认彼等为真正中国民族,实尚缺少种种之特征也”.(详见《甘肃考古记》)然经步达生氏(D.Black)由遗骨证明,甘肃古人民亦为原形中国派,故此说不能成立.
  中国本地说
  此处所谓“中国本地”,系指当今中国范围内的广大区域.
  德人李希霍芬(FerdinandvonRichthafen)谓中国人源出于中国新疆.其说系根据《北史》记于阗人“貌不甚胡,颇类华夏”,而其西之人或“深目高鼻”,或“青眼赤须”,盖即白种,因谓中国人即由此发祥.日人鸟居龙藏谓甘肃古有一族,尊上帝,敬祖宗,即为汉人之祖,后乃向东迁移,同化原住民族.
  清末民初以来,新、旧石器出土极多,更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发掘出“北京人”头骨化石.兹就近年发现之资料,据其年代之先后列举如下.
  一、北京人之发现
  民国十年至二十年(1931年),奥人师丹斯基与国人杨钟健、裴文中于北京西南房山县(今房山区)之周口店灰岩层中陆续发现猿人牙齿与头骨化石,定为四十万年前之猿人,并在同一地区发现古生物化石甚多.
  二、山顶洞人之发现
  北京人出土后不久,又在周口店石灰岩之上层山顶洞中发现真人骨骼化石七具,在其附近亦发现石器、骨器、蚌蛤之装饰品、鹿角棒等.
  三、旧石器时代文化之发现
  以上周口店发现之北京人及山顶洞人,皆为旧石器时代的遗存.民国十二年,法人德日进及桑志华两神父,于河套地区发现旧石器时代遗物,包括各种刮磨石器、穿孔用尖锐石器、哺乳类动物化石,并有人类门齿化石一颗,虽未发现人类遗骸,但已断定其间必有人类存在,故称其人类为河套人,其文化为河套文化.
  四、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发现
  此期遗物出土更多,可分五项述之:
  (一)河南仰韶之发现
  民国十年(1921年),地质调查所安特生、师丹斯基(O.Zdansky)等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不召寨及荥阳县(今荥阳市)秦王寨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址为古人类所住村落,遗物有石斧、石凿、石刀、石环、石镞、骨针、骨锥、骨镞、罐形陶器、尖底器、豆形陶器、彩色陶盆、陶钵等.其中彩色及单色之陶器尤多,故此时期文化又称彩陶文化.从遗物中可知,其时已经营原始锄耕农业,并且兼事渔猎.发表《中华远古之文化》(《地质汇报》内)、《河南石器时代之彩色陶器》等报告.
  (二)辽宁沙锅屯之发现
  民国十年,安特生于奉天省锦西县(今辽宁省葫芦岛市)沙锅屯发掘得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一.遗物为石斧、石镞、石环、石纽、石珠、骨针、骨锥、骨镞、陶器(单色者,有鬲、碗、盆、罐破片;彩陶亦为破片),及人骨四十二具之不全骨骼.发表报告名为《奉天锦西县沙锅屯洞穴层》.
  (三)甘肃之发现
  安特生复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至十三年(1924年)在甘肃贵德县(今属青海省)等发掘葬地遗址、住地遗址等.遗址分为六个时期,前三者为新石器时代至石铜器过渡时代,后三者为铜器时代.遗物石器甚少,陶鬲在后三期方有之,又有彩陶瓮等.陶器颇多精美,人骨亦有,考其时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出版《甘肃考古记》.
  (四)山西西阴村之发现
  民国十五年(1926年),李济、袁复礼于山西西阴村发现精美之彩色陶器、石器、骨器、贝器、人兽骨外,又得一似残茧之物.
  (五)山东龙山镇之发现
  民国十九年发现的龙山镇城子崖及河南安阳后冈,有新石器时代晚期之石器、陶器甚多.陶器中有黑色而亮者,较之仰韶彩陶为进步,称为黑陶文化.
  上述各项重大的发现虽未确定中国民族的发祥地,但可证中华民族之体系是有传衍渊源的.
  但是,要确切证明中国此说,尚需解决以下诸问题.
  第一,上古渔猎时代,人民无定居一地之可能,盖由于天气与生活不安定,引致民族经常大迁徙.“北京人”之发现,固然证明该地曾有人类居住,但并不表示“北京人”发现之地点亦即其民族发源之处,因为此等民族亦有可能在迁徙流动中死葬于此地.
  第二,放射性碳定年法是用来测定古物年代的较新科学方法,但据近年考古实验证明,碳-14元素在某一阶段是不准确的,且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用这种方法来鉴定古物是否可靠尚存疑问.此种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其最大测算年限不出六万年.
  第三,近人郑德坤著有《中国民族的起源与构造》一文,指出中国地大民杂,上下几十万年,始终没有闭关自守,禁止外族内移,自史前有人类居住开始,不断有异族掺杂其间,民族相处,未尝不以混化共和为主流.长期的演进,使无数的种族联合融化,由原始野蛮阶段逐步前进到教化昌明、礼义繁隆的境界,故中国民族的统一,有着地理的因素、历史的背景和文化的基础.
  换言之,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不仅质量方面组成极复杂,且经时间性的融和与扩展.若仅以华夏民族之称谓,绝不能概括中华民族之全貌.梁启超先生则以为中国境内及边区之民族大可别为中华、蒙古、突厥、东胡(通古斯族)、氐羌、蛮越六族.其又以春秋中叶为立论点,剖析当时民族分布形势,约别为八类.
  一、诸夏类
  以河南、山东两省为根据地,并包括河北、山西、陕西、湖北一部分地区.
  二、荆吴类
  以湖北及江苏、安徽之一部分为根据地.
  三、东夷类
  其别为嵎夷、莱夷、岛夷、淮夷、徐戎等.山东濒海半岛及安徽、江苏之淮河流域,皆其势力范围.
  四、苗蛮类
  苗、黎、蛮、卢、濮等皆属之.湖南、江西、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为其出没地区.
  五、百越类
  如东越、瓯越、南越等.浙江、福建、广东等为其势力范围.
  六、氐羌类
  如巴、庸、蜀、骊戎、阴戎等.四川、甘肃及陕西之一部为其势力范围.
  七、群狄类
  匈奴之前身,其异名有鬼方、獯鬻、猃狁、狄昆等,其种别有赤狄、白狄、长狄等.山西、河北之大部分地区为其居住之所,而延及河南、山东一带.
  八、群貊类
  东胡族之前身,其异名有山戎、北戎等,辽宁及河北为其势力范围.
  梁氏以为,其中二、三、五类之全部,及四、六、八类之大部分,已完全融纳于中华民族.(见《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
  而近世人类学专家李济博士认为,现代中国人之组成,至少有十个可以区别之元素,即黄帝子孙、匈奴群、羌群、鲜卑群、契丹群、女真群、蒙古群、西藏缅甸语群、掸语群和孟高棉语群.尚有其他如戎、突厥和尼格利陀(矮黑人).
  除尼格利陀对于组成现代中国人的成分有疑问之外,他又将现代中国人组成之基本元素依其重要性分出次序,主要元素(按人种志或语言学为分类)包括黄帝子孙、通古斯、西藏缅甸语群、孟高棉语群和掸语群,次要元素包括匈奴群、蒙古群和“矮民”.
  胡耐安先生则认为组合中之中华民族应该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人”.(见《中国民族志》)
  综观上述学者的意见,大致可以肯定如下三点:
  第一,中华民族的构成甚为复杂.
  第二,组成中华民族的分子虽多,唯已趋于融洽之趋势.
  第三,中华民族成分的组成,乃以华夏民族为骨干,亦即以汉族为主,然华夏民族由于历代吸收异族成分既多,故今日之华夏民族,已非昔日华夏民族的面目.
  第三节华夏名称的起源
  释“华”
  在上古,应用仅次于“夏”字者曰“华”,此名当由华山山名而来,其名远在夏名之后,但仍可看出于我民族居留于秦陇华渭之间的时代.章太炎以华命名之义甚好,他说:“神灵之胄自西方来,以雍、梁二州为根本.宓牺生成纪,神农产姜水,黄帝宅桥山,是皆雍州之地;高阳起于若水,高辛起于江水,舜居西城,禹生石纽,是皆梁州之地.观其帝王所产,而知民族奥区,斯为根极;雍州之地,东南至于华阴而止,梁州之地、东北至于华阳而止.就华山以定限,名其国土曰华,则缘起如此也.”故华族之名当与章氏所云就华山以名其国土同一性质.
  又,“华”字即草木华荣之意.段玉裁曰:“木谓之华,艸谓之荣.……引伸为《曲礼》‘削瓜为国君华之’之字,又为‘光华’、‘华夏’字.”此外,又有谓由昆仑得名.拉克伯里谓华夏族系经昆仑东来,昆仑意为“花土”,“华”即“花”字,故称其族为华.
  自“华”字名出,遂与“夏”字合为双名曰“华夏”,以表中国.古书例证甚多,不暇备举.始春秋迄战国的近六百年间,我祖宗是以此自称的.
  释“夏”
  “夏”字在文字的意义上训“大”,此种意义是由西周以下崇拜夏朝伟大的观念引申而来.《书》有“蛮夷猾夏”之语,孔氏《正义》云:“夏者,训大也,中国有礼义文章光华之大.定十年《左传》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是中国为华夏也.”自训“大”之义行,它的原始意义为后生义所淹没.
  此外,又有云夏因夏水得名.章太炎云:“质以史书,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谓之夏,或谓之汉,或谓之漾,或谓之沔,凡皆小别互名.本出武都,至汉中始盛.地在雍、梁之际,因水以为族名.谓犹生姬水者之氏姬,生姜水者之氏姜也.夏本族名,非邦国之号,是故得言诸夏.”
  但保留了原义的只有《说文解字》.许慎云:“夏,中国之人也.”这已经是发春秋以还众人所未发的新义.他又说明何以夏就是中国的道理:“从攵、从,从臼.臼,两手;攵,两足也.”如此我们可以悟出夏原是人的象形字,是最古的人类画像.许氏只说到“臼”像两手,“攵”像两足,漏去了“”的部分,而“”正像人体最重要的头部以及自颈下至胸腹一段.按“”字古文写作“”,小篆写作“”,更加“”作页,我们现在写“页”作“首”,是合大小篆为一字,保留了古文头上的毛发,而省去了小篆下面的“”.若按古文写作“”,有头有发,或按小篆写作“”,不正是一个人自颈至于胸腹的部分吗——上面有头,下面有胸腹,再下面有两只脚,胸腹的左右又有两只手,岂不是百分之百的人的画像?我们把他还到原始状态,在图腾上当作“”.小篆比原始的形态走了样,不易了解其原义了.倒是有的隶书写法把两只手摆在胸腹的两边作“”,保留了一部分真象.
  用人的画像来代替原来的动植物作图腾,自然是人类观念意识上的很大进步,是人类自尊心的发展成果,也是发挥人性尊严的里程碑.原始民族之族名最常者或由图腾信仰,以为其族系出自某种自然物,因拜其物为祖,并取其物之名以名其族.故如美洲印第安种人有狼族、熊族、蛇族等,皆取动物名;即取植物之名者亦不甚少,如玉蜀黍族、马铃薯族、桃族、巨树族、黄树族、绿叶族、烟草族、芦草族等(见摩尔根《古代社会》).中国之四裔,据《说文注》谓“羌”:“西戎羊种也,从羊儿.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异种也.”又以“南蛮,蛇种”、“闽、东南越,蛇种”,此诸族之名皆图腾也.
  这一由羊、蛇图腾混合而成的新集团,自以为居住在天下之中心,而自己又是了不起的堂堂正正的人,于是瞧不起四面的邻居,目东方居住的人曰“貉”,是豸类;南方居住的曰“蛮”,是虫子;西方居住的曰“羌”,是羊种;北方居住的曰“狄”,是犬种.这是夏民族最早产生的民族自尊心,所谓民族意识便由这种心理发展而成,虽然不免妄自尊大,有浓厚的狭隘倾向,但是史前的祖先哪里会想到这个问题.自夏族之名成立,姜、姬、姒等变为大集团中的一支,中国民族于是正式出现.其年代虽不能确知,但就民族演进及神话传说推断,必早于夏朝之建国,





上一本:旅津八十年 下一本:共和中的帝制:民国六年,中国社会的两难选择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国史论衡的作者是邝士元,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