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全2册最大气恢弘的中国近代史


作者:胡绳     整理日期:2014-03-02 11:50:37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叙述了中国自1840年到1919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对诸多广为人知的事件作了全新、独到的解读,如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的肯定,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总结,以及论述五四运动开启新的历史阶段的重大意义等。深刻阐明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各阶层及他们之间关系的新变化,展示了近代中国深切的伤痛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全貌,开创了历史研究的新方向。
  作者简介:
  胡绳(1918—2000),原名项志逖,祖籍浙江钱塘县,出生于江苏苏州,北京大学肄业,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曾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红旗》杂志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胡绳从青年时代起就致力于哲学、历史、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研究与写作,出版了大量哲学历史著作。主要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理性与自由》、《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枣下论丛》、《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1997年,胡绳将其文集的全部稿酬捐出,设立“胡绳青年学术奖基金”。
  目录:
  再版序言
序言
绪论
第一章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中国
(一)经济基础
(二)专制主义的政权
(三)农民革命
第二章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中国和资本主义各国的关系
(一)十六、十七世纪外国侵入者的碰壁
(二)十八世纪中国方面加强防范和限制
(三)英国及其东印度公司
第一编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第三章鸦片战争
(一)禁止鸦片的问题
(二)林则徐的禁烟和英国侵略者再版序言
  序言
  绪论
  第一章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中国
  (一)经济基础
  (二)专制主义的政权
  (三)农民革命
  第二章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中国和资本主义各国的关系
  (一)十六、十七世纪外国侵入者的碰壁
  (二)十八世纪中国方面加强防范和限制
  (三)英国及其东印度公司
  第一编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第三章鸦片战争
  (一)禁止鸦片的问题
  (二)林则徐的禁烟和英国侵略者
  (三)战与“抚”
  (四)战败的原因
  (五)三元里的斗争
  (六)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第四章战争以后
  (一)广州城的斗争
  (二)五口通商和买办阶级的产生
  (三)“租界”——国中之国
  (四)积水深潭中的初步激荡
  第五章太平天国的兴起
  (一)农民革命中的各阶级、阶层
  (二)金田村起义
  (三)向南京的进军
  (四)北伐和西征
  (五)《天朝田亩制度》
  (六)天京城内的大变乱
  第六章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外国侵略者在太平天国初期的态度
  (二)在上海和广州的虚伪的中立
  (三)所谓修约问题
  (四)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和入侵天津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沙皇俄国
  (六)从天津条约到北京条约
  (七)封建统治者把谁看成真正的敌人
  第七章1856—1861年的太平天国
  (一)长江中下游的争战
  (二)捻军及其与太平军的合作
  (三)洪仁玕和他的《资政新篇》
  (四)太平天国的苏杭地区
  (五)打着别的旗号的造翻
  (六)宗教的迷雾和现实的斗争
  第八章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大联合和太平天国的失败
  (一)强盗成了朋友
  (二)上海周围的战争和所谓“常胜军”的出现
  (三)从湘军到淮军
  (四)知识分子对太平天国的态度
  (五)太平天国的内部危机
  (六)天京的陷落
  第二编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形成
  第九章在农民大革命失败以后
  (一)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
  (二)各少数民族的群众起义的失败
  (三)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加紧
  (四)封建统治者同外国侵略者的互相勾结
  第十章封建统治者的“办洋务”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
  (二)官办的军事工业
  (三)官督商办的企业
  (四)后膛枪和铁甲船
  (五)洋务问题上的一种分歧
  (六)洋务问题上的又一种分歧
  (七)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
  第十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运动的兴起
  (一)六十年代的反侵略群众斗争
  (二)洋务派对教案的态度和天津教案
  (三)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年的反侵略群众斗争
  第十二章帝国主义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和半殖民地的外交
  (一)俄国对中国西北边疆的侵略
  (二)英国对中国西部边疆的侵略
  (三)左宗棠的西征和伊犁条约
  (四)半殖民地的外交
  第十三章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一)中法战争之一:在战争爆发之前
  (二)中法战争之二:从开战到停战
  (三)中日战争之一:被迫应战
  (四)中日战争之二:议和与反对议和的舆论
  (五)中日战争之三:保卫台湾的斗争
  第三编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
  第十四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一)沙皇俄国和辽东半岛
  (二)政治奴役性的贷款
  (三)抢夺中国的铁路
  (四)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五)所谓“以夷制夷”
  第十五章第二次革命高潮出现前的国内阶级形势
  (一)清朝政府成了外国帝国主义的税吏
  (二)暴风雨的前奏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四)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和下层
  第十六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
  (一)维新运动及其领导者康有为
  (二)维新派的宣传组织活动
  (三)维新派和洋务派的论战
  (四)维新派的向西方学习
  (五)庸俗进化论和政治上的改良主义
  第十七章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一)维新派的上台
  (二)百日维新中的光绪皇帝
  (三)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
  (四)政变中的失败者和胜利者
  (五)没有出场的角色
  第十八章义和团的勃起
  (一)从拳会到义和团
  (二)义和团进入北京、天津
  (三)慈禧太后的“宣战”
  (四)义和团占领了北京吗?
  (五)在反侵略战争的前线
  第十九章八国联军和义和团的失败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二)“东南互保”和李鸿章议和
  (三)一群明火执仗的强盗
  (四)帝国主义列强的“门户开放”政策和辛丑条约
  (五)义和团的历史功勋和资产阶级对义和团的态度
  第四编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第二十章第三次革命高潮的酝酿
  (一)日俄战争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二)慈禧太后的“变法”
  (三)孙中山的早期活动
  (四)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
  (五)知识界中的革命思潮
  (六)知识界中革命组织的产生
  第二十一章同盟会初期
  (一)同盟会的成立和它的纲领
  (二)清朝的预备立宪和资产阶级立宪派
  (三)革命派和立宪派的论战
  (四)1906年湘赣边界的起义
  (五)1907—1908年孙中山领导的六次武装起义
  (六)1907—1908年光复会发动的起义
  (七)个人暗杀行动
  第二十二章辛亥革命的前夕
  (一)农民群众的自发斗争撼动了清朝统治的基石
  (二)咨议局、资政院和袁世凯
  (三)帝国主义列强的所谓“机会均等”、“利益均沾”
  (四)争路权的爱国运动
  (五)同盟会内部的涣散和它在广州的两次起义
  (六)从日知会到文学社
  第二十三章武昌起义和起义后的武昌政权
  (一)革命的士兵一夜间的胜利
  (二)新政权的成立及其演变
  (三)袁世凯成了内外一切反革命势力的中心人物
  (四)武昌的政权落到了反革命的手里
  第二十四章革命浪潮中的各省风云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短命政权
  (二)资产阶级立宪派也不能保持自己的政权
  (三)套上革命外衣的军阀和流氓政客
  (四)旧巡抚穿上了新都督的外衣
  (五)“不准革命”
  (六)交战与议和
  第二十五章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政府
  (一)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二)袁世凯在南北议和中的阴谋
  (三)南京政府的腰杆不硬
  (四)清皇朝的覆灭和南京政府的结束
  (五)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的破灭
  第五编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
  第二十六章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和反袁世凯的斗争
  (一)1913年国民党反袁世凯的失败
  (二)袁世凯独裁卖国真相的暴露
  (三)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
  (四)梁启超:从拥袁到反袁
  (五)袁世凯的覆灭
  第二十七章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派系分裂和南方的“护法运动”
  (二)民族工业昙花一现的繁荣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
  (四)五四群众爱国运动
  人名索引
  事项索引
  全书叙述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后,中国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记述和分析了一百年来中国的几个革命高潮和曲折。像这样一类历史著作,可以作为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现状由来的教材。
  ——王震胡绳的著述有说服力,除了注重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他是以历史学家的功底,着重从历史的背景和历史发展的脉络来评论政治、分析现实的思想文化倾向,因而不是空洞的泛论。
  ——石仲泉 第一章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中国
  (一)经济基础
  清朝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年)英国侵略中国的中英鸦片战争后,封建的中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下,中国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此以前,中国社会处于封建时代,长达二千三四百年之久。
  在七世纪到十三世纪的唐朝、宋朝,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到了十六、十七、十八世纪,也就是明朝(1368—1644年)的后期和清朝(1644—1911年)的前期,西欧各国相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国社会仍旧停滞在封建社会中。中国落后了。
  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经济是以个体小农业和家庭小手工业紧紧结合在一起为其基本特征。在这样的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对于从农民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地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于交换。那时虽有交换的发展,但是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的作用”。
  封建专制皇朝从来是全国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同时它自己又是全国最大的地主。明朝直接属于皇家的田庄称为皇庄,弘治二年(1489年)畿内皇庄有一百二十八万多亩,以后不断扩大,嘉靖元年(1522年)有二千万亩以上。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璋分封他的许多儿子为亲王,规定每个亲王有田十万亩,实际数目还远远超过。以后明朝的历代皇帝对亲王和其他皇亲贵族往往一次“赐”田数十万亩到一二百万亩。清朝有内务府直接管辖的庄田,其性质与明朝的皇庄是一样的。嘉庆年间(1796—1820年)内务府庄田共有四百万亩。满洲贵族也各自占有大小不等的田庄,这种所谓八旗宗室庄田,在嘉庆年间共有一百三十多万亩。
  清朝使全部满族人都成为不劳而食的寄生者。只许他们当兵或者做官,一律不得做工经商。除了皇室和贵族圈占大量土地成为大地主以外,对其他满族人也都给以一份土地,他们并不自己耕种,而是租给汉族农民。而且每个满族人几乎一生下来就可以领取一份“饷银”。这种寄生生活不过二三十年就使得本来以剽悍著称的满洲兵失去了战斗能力,而且许多满族人越来越习惯于过奢靡生活,坐吃山空,以至不得不把他们所占有的田产典卖给汉人(按规定,是不准买卖的)。雍正、乾隆年间,朝廷屡次拨出巨款把这些典卖出去的田地赎回给满族人。直到清朝末年,许多满族的普通人民过的是类似于汉族中破落户子弟的生活,虽能靠祖业而不致有冻馁之虞,但毫无振作起来的希望。
  明朝和清朝的耕地都分为官田、民田两类。除了直接属于皇室贵族的官田以外,还有其他种种名义的官田。民田是可以自由买卖的。在明朝初年,自耕农和小地主的数目比较多。据《明史》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官方统计全国耕地有八亿五千万亩,但到了弘治十五年(1502年)却只有四亿二千二百万亩,相隔一百一十年耕地统计数字少了一半。万历六年(1578年)起,用三年的时间核实全国田亩数为七亿零一百万亩,仍比洪武年间少一亿五千万亩。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民田被占为官田和集中到官僚、豪绅、大地主手中的原故。官方稽核田亩数量,用来作征税根据,对于官田固然没有查清的必要与可能,对于有权势的大地主所拥有土地的数量一般地也无法核实。土地越来越集中,农民受剥削越来越严重。许多自耕农、半自耕农以至一部分小地主,丧失了土地,变成了农奴和佃户,大量的农民在农村中生活不下去,流离失所。明朝末年连续十多年的农民大起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到了清朝,又大致重复了明朝所经历的过程。清朝初期的康熙年间(1662—1722年),除了集中的官田以外,民田的所有权比较分散,但是权贵豪门的兼并土地的趋势发展很快。乾隆皇帝(1736—1795年)的宠臣和珅占有土地达八十多万亩,和珅的两个家人也各有田六万多亩。这固然是突出的例子,但各地方拥有数千亩、数万亩耕地的豪绅地主是不少的。乾隆十三年(1748年)湖南巡抚杨锡绂说:“近日田之归于富户者,大约十之五六,旧时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这种百分之五六十的田地归于少数富有的地主手里的情形,是各地普遍的现象。





上一本:中华第一史书·史记 下一本:托克维尔经典作品: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全2册最大气恢弘的中国近代史的作者是胡绳,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