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托克维尔经典作品: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


作者:托克维尔;王千石;陈玮     整理日期:2014-03-02 11:50:29

《旧制度与大革命》公认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一部经典之作。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法国大革命似乎要摧毁一切旧制度,然而大革命却不知不觉中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情感、习惯、思想,一些原以为是大革命成就的制度其实是旧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书中作者除了对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后果提出了一种开创性的解释之外,还提出了许多引发后来史学家和政治学家思考与探索的现象与问题,例如,何以封建特权对法国人民比在其他地方变得更为可憎?何以法国人宁愿先要改革,后要自由?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等等。尤为可贵的是,作者不是凭空“思考”法国革命,而是扎扎实实地依靠对原始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作者阅读和利用了大量前人从未接触过的档案材料,包括古老的土地清册、赋税簿籍、地方与中央的奏章、指示和大臣间的通信、三级会议记录和1789年的陈情书等。根据这些史料,他得以深入了解、具体描绘旧制度下的土地、财产、教会、三级会议、中央与地方行政、农民生活、贵族地位、第三等级状况等,并阐发自己的论点。 《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问世于法国,是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研究美国民主的世界名著。这部作品刚刚出版就受到普遍好评,也使年仅30岁的作者托克维尔名扬海外。这本书先后在英、美、德、荷、匈、意、西班牙、瑞典、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出版发行。在此书中,托克维尔从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出发,探索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根源。当全世界对“民主”这一新奇的观念或制度仍然存在幻想、误解及恐惧时,他却以超越时代的真知灼见阐述了民主的是非利弊。当欧洲大陆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持续数十年的一阵阵革命痉挛与民主骚动后,民主政治仍未确立起其统治地位的时候,他通过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考察发现了世界性的民主大趋势。他预言道:“民主即将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可避免地和普遍地到来。”该著作分为“上卷”和“下卷”。“上卷”包括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主要阐明了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卷”则以美国为背景来阐述托克维尔对民主时代的抽象思考,是他对民主在现代社会将会如何表现和发展的一系列推测和预见,并将美国的社会状况、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等与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欧国家进行对比,探讨了在世界民主化的潮流中如何借鉴美国的经验与教训,从本国现状出发,发挥民主制度的优点,并减少其弊病。
  作者简介:
  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1805-1859):法国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出身贵族世家,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托克维尔曾热心于参与法国的政治活动,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定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出任立宪大会副主席和外交部长。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于是主动淡出政治舞台,开始潜心于学术研究和写作,传播自己的自由思想。
  托克维尔的成名作是1835年问世的《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自此他饮誉西方。《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出版于1840年,次年他就荣膺法兰西学院院士,时年仅36岁。此后15年他没有发表过什么重要著作,只是在从政之余思索新著的主题。在1856年出版《旧制度与大革命》后,托克维尔计划续写第二卷,然而1859年因病去世未能完成,给后世留下莫大的遗憾。
  
  目录:
  《旧制度与大革命》
第一编
第一章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大革命的认识五花八门
第二章大革命的根本与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摧毁宗教权力和削弱政治权力,这与过去人们认为的有差别
第三章作为一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大革命的原因何在
第四章为什么全欧洲都有完全相同的制度,为什么它们又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第五章法国大革命有哪些特有的成就
第二编
第一章封建权利为什么在法国比在其他任何国家更让人民感到憎恶
第二章中央集权制并不是像人们说的那样是大革命和帝国的产物,它其实是旧制度的一种表现
第三章现在的政府管理监督乃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
第四章行政法院和官员负责制是旧制度的体制
第五章中央集权制如何进入旧政治权力并取而代之,而不被摧毁
第六章行政风格在旧制度下的体现
第七章法国如何成为在欧洲各国中,其首都取得压倒外省的重要地位,并吸取全帝国的精华的国家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第一编第一章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大革命的认识五花八门 第二章大革命的根本与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摧毁宗教权力和削弱政治权力,这与过去人们认为的有差别 第三章作为一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大革命的原因何在 第四章为什么全欧洲都有完全相同的制度,为什么它们又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第五章法国大革命有哪些特有的成就 第二编第一章封建权利为什么在法国比在其他任何国家更让人民感到憎恶 第二章中央集权制并不是像人们说的那样是大革命和帝国的产物,它其实是旧制度的一种表现 第三章现在的政府管理监督乃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 第四章行政法院和官员负责制是旧制度的体制 第五章中央集权制如何进入旧政治权力并取而代之,而不被摧毁 第六章行政风格在旧制度下的体现 第七章法国如何成为在欧洲各国中,其首都取得压倒外省的重要地位,并吸取全帝国的精华的国家的 第八章在法国人们彼此变得极为相似 第九章彼此极为相似的人为什么比以往更加分割成一个个陌生的小团体,并互相漠不关心 第十章政治自由的毁灭与各阶级的分离,以怎样的弊病导致了几乎所有旧制度的灭亡 第十一章旧制度下自由的分类及其对大革命的影响 第十二章在文明各方面的进步中,为何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世纪还差劲 第三编第一章18世纪中期,文人为何变为国家的首要政治家,其后果如何 第二章非宗教倾向为什么在18世纪的法国人身上成为流行时尚的激情,它对大革命的特点有何影响第三章法国人为什么先要求改革,后要求自由 第四章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那为何繁荣却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 第五章减轻人民负担却成了激怒了人民的缘由 第六章政府对人民的革命教育的几条措施 第七章一次巨大的行政革命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的成因及结果 第八章大革命从既在事物中自动产生的原因 《论美国的民主》 译者序第十二版序上卷绪论第一部分第一章北美的地貌第二章英裔美国人的起源以及该起源对他们未来的影响第三章英裔美国人的社会状况第四章美国的人民主权原则第五章在论述联邦政府之前必须先研究各州的历史第六章美国的司法权及其对政治社会的影响第七章美国的政治审判第八章联邦宪法第二部分第一章为什么从严格意义上说,美国是由人民统治的第二章美国的政党第三章美国的出版自由第四章美国的政治社团第五章美国的民主政府第六章美国社会从民主政府获得的好处是什么第七章多数在美国的无限权力及其后果第八章美国怎样削弱多数的暴政第九章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的主要原因第十章关于美国境内三个种族的现状及其可能的未来下卷绪论第一部分民主对美国的智力活动造成了的哪些影响第一章美国人的哲学方法第二章民主国家的信仰的主要来源第三章为什么美国人比其祖先英国人更加偏好和喜爱一般观念第四章为什么美国人在追求政治方面的一般观念时没有法国人热烈第五章美国的宗教是怎样利用民主的本能的第六章论天主教在美国的发展第七章什么原因造成民主国家人民的思想倾向于泛神论第八章平等是怎样唤起美国人产生了人是可以日臻完善的观念第九章美国的例子不能证明民主国家都不注重科学、文学和艺术第十章为什么美国人在科学方面更注重实践而不是理论第十一章美国人以什么精神对待艺术第十二章为什么美国人既建造一些宏伟的建筑物,也建造一些平庸的建筑物第十三章民主时代文学所具有的特征第十四章关于文学的商业性第十五章为什么在美国研究希腊和拉丁文学特别有用第十六章美国的民主是如何改变英语的第十七章论民主国家的诗的部分来源第十八章为什么美国作家和演说家都喜欢夸张第十九章浅议民主国家的戏剧第二十章民主时代的历史学家所特有的一些倾向第二十一章论美国议会的辩才第二部分民主对美国人情感的影响第一章为什么民主国家爱平等比爱自由更强烈且持久第二章论民主社会的个人主义第三章个人主义在民主革命之后比其他时期最为强烈第四章美国人怎样以自由制度来抵制个人主义的第五章美国人在哪些方面运用市民结社第六章论结社与报刊的关系第七章论普通结社与政治结社的关系第八章美国人怎样以“正确理解的利益”原则对抗个人主义第九章美国人在宗教方面如何运用“正确理解的利益”原则第十章关于美国人对物质福利的爱好第十一章物质享受在民主时代产生的独特影响第十二章为什么有些美国人热爱唯灵主义第十三章为什么美国人享受富裕之时还心神不定第十四章美国人是怎样把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与对自由的热爱以及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结合起来的第十五章宗教信仰是怎样时不时地促使美国人转向非物质的享受第十六章为什么过于热爱福利反而会有损于福利第十七章为什么在平等和怀疑盛行时有怀有远大的目标十分重要第十八章为什么美国人会认为一切正当的职业都是高尚的第十九章什么原因使得绝大多数美国人都喜欢从事实业第二十章为什么实业可能产生贵族制度第三部分民主对民情的影响第一章民情怎样随着身份平等而日趋温和第二章民主如何使得美国人之间的社交关系简单化第三章为什么美国人在本国不太爱激动而在欧洲又表现得过于激动第四章前三章的总结第五章民主怎样改变着主仆关系第六章民主的制度和民情为什么倾向于提高租金及缩短租期第七章民主对工资的影响第八章民主对家庭的影响第九章美国年轻女性的教育第十章年轻女性的为妻之道第十一章身份平等在美国怎样有助于维护良好的民情第十二章美国人怎样理解男女平等第十三章平等怎样将美国人分成许多私人小团体第十四章对美国人的仪表的若干考察第十五章论美国人的严谨精神以及这种精神不能防止美国人经常做事考虑不周的原因第十六章为什么美国人的民族自负心比英国人更强烈和更挑剔第十七章美国的社会面貌为什么既千变万化又单调一致第十八章关于美国和民主社会中的荣誉观第十九章为什么多数美国人有雄心却无大志第二十章关于某些民主国家里的求官谋禄问题第二十一章为什么大规模的革命越来越少第二十二章为什么民主国家的人民自然希望和平而民主国家的军队自然希望战争第二十三章在民主国家的军队中哪些是最好战和最革命的阶级第二十四章什么原因使得民主国家军队在战争初期比其他国家军队软弱而在战争持续期间则比其他国家军队强劲第二十五章关于民主国家军队的纪律第二十六章略述民主社会里的战争第四部分民主的思想和情感对政治社会的影响第一章平等自然使人爱好自由制度第二章民主国家人民关于政府的观点自然有利于中央集权第三章民主国家人民的感情和思想一致引导他们走向中央集权第四章导致民主国家走上中央集权或避免中央集权的若干特殊和偶然的原因第五章尽管当今欧洲国家统治者的地位不如从前稳固,但最高权力却日益加强第六章民主国家害怕哪种类型的专制第七章以上各章的延续第八章主题概览☆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
——王岐山
☆这部小书几经检验,自成一家,已成为研究法国18世纪、特别是大革命历史的必读著作,称之为一颗“史学珍珠”亦不为过。
——张芝联
☆这本书分析了旧制度和大革命的关系,分析了在长期愚昧,实行愚民政策,或者极端制度的国家是如何产生大革命的。它分析了社会公众心理、大革命的原因以及大革命以后的破坏力。
——易纲
☆托氏试图说明,为何大革命没有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先的英国爆发,也没在落后的普鲁士(德意志)爆发,而是出现在向现代社会转型半途中的法国。用今天的语言讲,若政治、法律、社会的改革不能同步跟进,中等收入陷阱很可能演变为中等收入危机。
——许小年☆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王岐山☆这部小书几经检验,自成一家,已成为研究法国18世纪、特别是大革命历史的必读著作,称之为一颗“史学珍珠”亦不为过。 ——张芝联☆这本书分析了旧制度和大革命的关系,分析了在长期愚昧,实行愚民政策,或者极端制度的国家是如何产生大革命的。它分析了社会公众心理、大革命的原因以及大革命以后的破坏力。——易纲☆托氏试图说明,为何大革命没有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先的英国爆发,也没在落后的普鲁士(德意志)爆发,而是出现在向现代社会转型半途中的法国。用今天的语言讲,若政治、法律、社会的改革不能同步跟进,中等收入陷阱很可能演变为中等收入危机。——许小年 ☆《论美国的民主》是所有探讨民主本质的著作中最优秀的一本。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没有一位外国观察家关于美国国家制度以及文化的著作,能超越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甚至连能与之媲美的都没有。 ——《纽约时报》☆《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是一位想在新世界发现能够照亮和复兴旧世界的建设原则的思想家的奋斗结晶。这部书之敢于宣告它所追求的崇高目的,也不失为它的一大优点。凡是认为建筑在平等大厦上的自由才是唯一能使自己分享人类的永恒遗产的手段的人,都不能不对这部书的作者表示尊敬。——拉斯基 ☆我读书杂乱,很难说是大众喜欢读的,但我多次推荐《论美国的民主》。这是托克维尔除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之外的又一重要著作,中国大众应该读读这本书,有助于理解民主的真谛,这本书至今仍被美国人奉为经典。——张维迎 《旧制度与大革命》第一编第一章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大革命的认识五花八门法国大革命比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件事情都能提醒哲学家、政治家们要谦虚谨慎;它比历史上所有的事情都更伟大、影响力更深远、更酝酿成熟却无法让人提前明了。就连伟大的天才弗里德里希,也没能提前感知到这场即将到来的革命。他之前虽然接触到了,但却视而不见。不仅如此,他在没有预感到大革命时,就是遵照大革命精神行事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是大革命的先行者,甚至已经成为大革命的代言人;在大革命迫近时,他依然没有看出任何蛛丝马迹;而当大革命终于爆发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它与历史上其他的所有革命完全不同,它表现出了崭新而独特的面目,人们在此之前几乎没有察觉。在国外,大革命成为了举世瞩目的事件:它使得各国人民心中产生了一种模糊的“新时代处处存在并且即将来临”的观念,一种改良与变革的朦胧希望,只是谁也预测不出大革命究竟是什么样子。各国君主和大臣也缺乏这种使人民一见到大革命就骚动不安的模糊预感。最初,君主和大臣认为革命只不过像是一场周期性发作的疾病,每个民族都不具备抵御它的体质,它唯一的作用是能够为邻国的政治开辟出新的领域,再没有其他后果。如果他们偶然不小心说出了大革命的真谛,那也不是刻意那样做的。1791年,德意志各国君主聚集在匹尔尼茨,公开宣称法国君主制面临的威胁确实是欧洲所有旧政权的共同威胁,它们与法国同样面临着危机。但是实际上,他们自己却丝毫不相信这番话,根据当时的秘密文件:他们这么说只不过是巧立名目以遮掩他们的意图或者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粉饰自己而已。对于他们来说,法国大革命不过是一次刻意从中渔利的地方性事件罢了。因而基于这种思想,他们全面准备,密谋策划,以至于结成秘密联盟。眼看着猎物近在咫尺,他们便争夺起来,既分裂,又接近。他们的准备不可谓不全面,却唯独没有料到即将发生的事。英国人对本国的历史记忆十分深刻,他们长期实行自由的政治制度,因而有着丰富的见识和经验,透过厚厚的帷幕,他们的确看到了逼近的伟大革命的面目;然而他们也未能认清它的形势,不清除法国革命即将对世界的命运以及英国的命运产生怎样的影响。大革命快要爆发之时,阿瑟?扬正在法国游历,他认为这场革命已刻不容缓,对于这场革命的意义却同样一无所知,甚至认为大革命的后果会加强某些阶级的特权。他说道:“如果这场革命能够给予贵族更优越的地位,那么我想,它就弊大于利。”自从法国革命爆发,辉格党的领袖伯克就开始敌视革命,可是在某些时刻连伯克对大革命也没有确定的认识。起初他认为,大革命将削弱法国,乃至灭亡。他甚至判定:“可以确信,法兰西人民那骁勇好战的能性格长久消失,甚至会永远消失,随后而来的一代会像一位古人所说的:‘我们曾听说,高卢人古时曾以武力著称。’”远距离比近距离在判断历史事件时更为准确。在法国,大革命即将爆发的前夕,人民并没有明确认识到革命即将成就的事业。在大量请愿书中,我只找到两份内容是表达了人民的某种惧怕心理的。人们害怕的是王权——或者说是当时所称的宫廷——继续保持压倒性优势,除此之外,三级会议的表现不仅懦弱不堪,持续时间也非常短,令人担忧。人们害怕王权会对他们使用暴力。贵族对此尤其惧怕不安。许多请愿书写道:“御前卫队应宣誓——绝不会把枪口对准公民,哪怕发生骚乱或暴动。”只要三级会议得以自由召开,一切弊端将清除干净;要实行的改革工程固然巨大,可是并不困难。然而,法国革命在沿着自己的轨道进程发展。随着大革命这个魔鬼的头部逐渐露出,它那奇特恐怖的面孔显露出来:大革命摧毁了政治机构,紧接着废除了民事机构,变革法律以后,进一步改变了风气、习俗,直至语言也被重塑;重塑了政府的组织结构之后,又动摇了社会基础,对上帝自身的最终清算似乎也即将到来。这场大革命很快便跨越了国界、飞出了国界,和那些前所未闻的各种手段、新的计谋、致命的准则,以及皮特所谓武装的舆论,一同冲击着诸帝国的阻碍,打碎一顶顶王冠,蹂躏一个个民族,甚至于还有这样的怪事:它甚至把这些民族拉拢到了自己这边!伴随着这些令人惊叹的事件的爆发,人们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欧洲各国君主和政治家最初视为各民族生活中的常事,摇身一变成为新事,它甚至与世上已经发生的一切截然对立,可是它又如此普遍、恐怖以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以致面对这种现象,人类的理智却束手无策。一些人甚至认为,它的闻所未闻的威力好像自生而且永存,人们无法阻止它运动,它更不会自动停止,它将把人类社会推向最终的分崩离析。许多人认为大革命是魔鬼显灵于世。1797年,德?梅斯特尔先生便说:“法国革命具有恶魔的特点。”不同的是,另一些人则在大革命身上寻找到了上帝的福音,它不仅要创造法兰西的新面貌,而且要让世界焕然一新,甚至可以说要创造出一种新人类。在当时的一些作家身上,都有这种带着非常浓厚宗教色彩的惊恐心理,好比当初见到蛮族的萨尔维一样。伯克继续阐述他的思想,惊呼道:“法兰西何止是丧失了旧政府,简直丧失了一切政府,与其说法兰西最终会成为人类的灾难与恐怖,不如说它快要成为屈辱与被世人怜悯的对象。但是,从这座被谋杀的君主制的坟墓中,却蹦出来一个丑陋的庞然怪物,它超出了人类全部的想象力。这个丑陋的庞然怪物直接奔向目的地,不惧危险,不会因为后悔而停步;它无视一切固有准则,无视一切常规手段,谁要是不理解它的存在,便会被它打倒在地。”法国革命确实像当时的人们所感知的那样截然不同吗?确实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离奇古怪、那样颠倒乾坤吗?这场奇怪而可怕的革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它深藏在地底的真正特点是什么?它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它具体摧毁了旧的什么?它又创造了新的什么?目前看来,研究和论述这些问题的时机已经完全到来,今天我们所处的确切地位正好能使我们完美地观察和判断这个伟大事物。虽然我们离大革命已相当遥远,我们只能轻微地感受那种令革命参与者眼花缭乱的激情;但同时我们离大革命仍非常近,因而我们能够深入到指引大革命的精神中去加以理解。过不了多久,人们就很难做到这点了:因为伟大的革命一旦成功,产生革命的原因必然很快消失,革命由于其本身的成功,反而变得不可理解了。《论美国的民主》第一部分第一章北美的地貌北美的地貌,有一个一目了然的主要特点。它的水域和陆地,河谷和山岳,都分布得井然有序。这种分布简单而壮观,景物错杂,景色富有变化。两大部分,几乎将北美平分。第一部分向北抵达北极,东西都濒临大洋。继而又伸展向南,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两个不等边,最后同底边交于加拿大的五大湖地区下方。第二个部分从第一个部分的终点开始,将大陆的其余所有部分都囊括在内。一个部分向北极微斜,另一个部分向赤道微斜。第一部分的地势向北缓慢下降,斜度很小几不可察。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既不存在高山,又不存在深谷,几乎可以说,它就是一片平原。这上面的河流弯弯曲曲,就好像是随意而流,高兴到了哪里就是哪里。一些河流时而并流时而汇聚,然后合了又分,分了再合;时而流进大片的沼泽,消失在它们自己构建的水泽迷国中;经过这般的百转千回,最后才流出平原注入北极各海。第一个部分南端的各大湖,不同于旧大陆的很多湖泊。这些湖泊周围没有高山悬崖,湖岸平坦,只是高出水面几英尺。因此,这些湖就像用大碗盛满了水:如果地球的构造稍微变动,湖水不向北极一侧涌出,就会向热带海洋流去。第二个部分,地势有些起伏不平,不过这里更适合人类居住。两条大山脉各占一方:一条是阿勒格尼山脉,它和大西洋沿岸平行;另一条是落基山脉,它沿着太平洋海岸延伸。在两条山脉之间,有228843平方里约(即1341649平方英里)的广袤土地。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六个法国。然而,在这片广袤的地域上,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河谷。一部分水系从阿勒格尼山脉的圆形山峰上连绵而下,另一部分水系从落基山脉的各个山巅,迤逦而来。从群山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水流,在谷底形成一条巨大的河流。从前,法国人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国,曾将这条大河命名为圣路易河。印第安人,骄傲的称之为“诸水之父”,也就是“密西西比”。密西西比河的源头,也就是我在前面说过的两大部分的交界处,它离将两大部分分开的高原的最高点较近。这个最高点附近,还发源了另一条河,几经曲折,最后注入了北极附近的海洋。密西西比河的河道,有一段时期并不太稳定,曾经多次发生改道的情况。在其缓缓地流出湖区和沼泽地带后,流向才逐渐稳定下来,最后缓慢向南流去。密西西比河,有时在自然形成的粘土质的河床中安静地淌过,有时又因为暴雨如猛兽一般激流而去,流程达到1000多里约。在距离河口约600里约的地方,平均水深达到15英尺。载重300吨的船舶,可以从河口处向上行驶200里约左右。向密西西比河供水的河流有57条可以航行的大河。根据计算,密西西比河有一条全长1300里约,一条全长900里约,一条全长600里约,一条全长500里约,四条全长200里约的支流,除此之外,从四面八方注入其中的小河,更是不计其数。密西西比河的流经河谷,仿佛就是专为它诞生的一样。它既在这里大方地行善,又在这里大肆地作恶。它就如同这方面的一尊神明。大自然在近河的地方,诞生一片取用不竭的肥沃之地;越是离河远,草木就变得越稀少,土地就变得越贫瘠,万物也就生长得越衰败。在密西西比河谷,可以清楚看见地壳作用留下的巨大痕迹,任何地方都无法达到这里这般清晰。流域内的所有景观,都在证明着水的作用。水创造了歉收,也创造了丰年。古代大洋的海水,在谷底沉积下厚厚的泥沙,又在水退时,将其冲刷得开阔平坦,形成今日利于植物生长的广袤沃野。河的右岸是无边无际的平原,平坦得如同用石磙子碾压过一般。离山越近,土地也就越是变得高低起伏而且贫瘠。可以这么说,这里千里之地,处处峥嵘,随处可看见古老的岩石,森森嶙峋,就像是一架架白骨立在那里,筋肉早已随时间腐蚀风化。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沙子铺在地表,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就长在沙堆里。一些植物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排除这些障碍,冒出了它们的幼小的尖芽。有人说,这片沃土上落满了一座巨大建筑物的残砖断瓦。通过考察可以轻易发现,在成分上,这些岩石和沙子同落基山山顶上不毛之地的沙石完全一样。毫无疑问,当土地在谷底沉积而成后,洪水又将山上的一部分岩石冲刷下来。这些岩石你推我挤,彼此冲撞着从山巅一路斜着滚下来,最后在它们原来的山体的脚下停住不动了。总而言之,密西西比大河谷这样适于人居住的绝佳地域,只有上帝才能提供出来。只是,它现今还是一大片的荒漠地带。在阿勒格尼山脉的东侧,有一条由岩石和沙子构成的狭长地带,夹在阿勒格尼山的山麓和大西洋之间,似乎是在海水退去时形成的。这个狭长地带只有48里约的平均宽度,但是却有390里约的长度。这一地区,给美洲大陆带来的,只是增加了开垦工作的难度。这里物种单调,草木枯败。首先披荆斩棘来到美洲的强人,却也正好聚集在了这条荒凉的海岸上。也正是在这条一荒漠的沙嘴地带上,英国殖民地成长并壮大起来,最后诞生了美利坚合众国。今天,这里也还是实力的中心。在它的西面,一个伟大民族的积极力量,正在悄然汇聚,它即将掌控这整个大陆。在欧洲人刚刚登上安的列斯群岛(西印度群岛),而后又登上南美大陆的海岸时,他们感觉自己来到了诗人所描绘的天堂。热带水域所特有的磷光在海面闪闪发光,海水清澈无瑕,航海者可以清晰地看见海底,小岛如繁星,就像一个一个精美的花篮在海面上静静地漂着。这迷人的地方,穷尽目力所见的一切,似乎都是专门准备给人满足需要的,是特意安排给人享受的。绝大多数树木都挂满了营养丰富的果实,即便是那些对人没有多少用处的果实,也是色彩鲜艳,让人赏心悦目。芬芳的柠檬树,野生的无花果树,圆叶的桃金娘树,带刺的金合欢树,墨绿的夹竹桃树,各种树汇成丛林。一条条美洲野藤缀满鲜花,将所有的树木连成一片。一群群从没有在欧洲见过的飞禽,展开翅膀,展示它深红色的锦服、天蓝色的云衣,并用和谐的鸣声在充满活力和生命的大自然中,配上了一场精彩的大合唱。这种外表的辉煌下,其实暗藏着死亡,不过人们在当时并没有注意到,反而在这种气氛中泥足深陷。我实在想不到还有别的消极影响的例子,曾像这种环境一样,可以使人不顾将来只看见眼前。北美的情景恰恰相反。在北美,任何事都是严肃的、郑重的、庄严的。只能这么说,创造北美是为了让智力有用武之地,而创造南美则是为了让感官有享乐之所。海岸被澎湃多雾的海洋不断冲刷,花岗岩的石块和沙砾被大自然织成了一条腰带拴在了海岸的腰上。海岸有茂密成荫的树木,红松或者落叶松,常绿栎或者野橄榄或者桂树,都长得粗壮无比。将这条腰带横越过去,就进到绿荫的中央森林。在这里,一同生长着东西两个半球都出产的巨大乔木:梓树、糖枫、法国梧桐、弗吉尼亚白杨、栎树、山毛榉、椴树,等等,枝叶交错,遮天蔽日。和人工管理的森林一样,这些森林,生命也在不停地被死亡剥夺,只是没有人收拾砍伐。所以,日积月累的枯枝和朽木,一层一层地堆积,以致还没有来得及腐烂的旧木占据着新树生长的空间。不过,在这些枯枝和朽木的底下,仍旧有生命在不停地繁殖。杂草和蔓生植物终于破除所有阻碍,爬上枯朽和倒下的树木,吸取附着在这些树木身上的尘土里的养分,将覆盖着的干瘪的树皮顶起来并且穿破过去,为自己的新芽打开生长的道路。所以,可以说,在这里,死亡又帮助了生命。生和死的对立,两者似乎有意将它们各自的果实混合和交换了。在这些森林的深处,光线晦涩,幽暗不明,成百上千条未经人力疏导过的小溪,让森林时常处在潮湿之中。很难在林荫里看见鲜花,看见野果,或者看见飞禽。唯一能打破大自然的沉寂的,就是一棵老树朽烂倒地的声响,一条河流流过的声音,野牛的吼叫声,还有风声。大河以东的地区,森林有一部分已经消失;在森林消失之处,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地。这片肥沃的土地,究竟是大自然在变幻多端的运动中不愿意撒下树种呢,还是曾经有森林覆盖后来却被人毁去?这个问题,不论是传说,还是科学研究都未能给出答案。不过,在这广阔无垠的荒凉土地上,并非一直没有人烟。一些迁徙的部落,居无定所,在漫长的几个世纪里一直分布在森林的树荫下,或者游牧在大草原的绿野上。从圣劳伦斯河河口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这些地域上分布的野人,身上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可以证明他们起源相同。只是,这些人和现在已知的所有人种,都有些差异。他们没有欧洲人白,又不如很多亚洲人黄,却也不如非洲人黑。他们的皮肤泛着微红,头发长而且发亮,嘴唇非常薄,颧骨很高。美洲野蛮部落使用的语言,尽管各部落之间在词汇上有所差异,但是遵从的语法规则却都相同。这些规则,和现在已知的对人们的语言结构进行规范的语法规则相比,很多地方有存在出入。美洲土著的方言好像将一些新的成分添加进去了。这表明有新成分的人加进去了,这些新成分的人的智力,是现代的印第安人难以企及的。这些部族的社会情况,与旧大陆存在在许多地方的不同。他们一直自由繁殖在蛮荒的天地里,接触过的种族,从来没有比他们文化高的。所以,他们和那些曾经一度文明过后来却又轮回到野蛮状态的民族完全不同,他们并非不分善恶不明是非,他们更不像堕落的野蛮民族那样,在无知和伤风败俗中堕落腐化。印第安人自然地发展了一切:他们的德行、恶习、偏见,都是他们自身的结果。他们在野生的天然的独立状态下自生自长。在文明开化国家里,有些人会变得粗野,除了他们自身的无知和贫穷外,更是因为他们与文明人和富人时刻发生接触。他们的生活菲薄充满苦难,他们每天都在对比别的同胞的幸福,对比别的同胞的权势,从而将其内心的怒火和恐惧激发了出来。他们的自卑感和依附感,让他们愤怒的同时,又让他们感到屈辱。这种内心状态,在他们的行为举动上表现出来,就是既傲慢,又粗野。通过观察,不难证实这种情况的真实。贵族制度国家里的有些人的粗野,甚于其他任何地方;繁华城市里的人的粗野,又甚于乡间的人。在有权势有财富的人面前,软弱和贫穷的人地位变得低下,而遭受压迫。但他们找不到可以重获平等的机会。他们在绝望之中,彻底放下尊严,自甘作践。野蛮人的社会里,身份地位的悬殊绝不会造成这种恶果。虽然印第安人无知,生活贫困,但大家都是自由的,也是平等的。当欧洲人刚刚登上北美大陆时,那里的土著居民对财富的价值没有一点概念,也不在意文明人利用财富得到的享受。但是,他们的举止不反不粗野,反而始终持重谦逊,表现得彬彬有礼,是一种真正的贵族风度。平时,印第安人温和而好客,不过在战时,他们的凶残却超过任何已知的人心残忍的极限。他们可以甘愿冒着饿死的危险,来搭救一个夜里敲门寻求住宿的陌生人。他们又能将俘虏的仍然在颤动的肢体亲手撕碎。即便是在一些很出名的古代的共和国里,也从未出现过像现在生活在新大陆的蛮荒森林里的那样的人,拥有他们那种最大的勇气,拥有他们那种最高傲的精神和拥有他们那种最坚定的自尊。欧洲人刚刚登陆北美时,当地人一点儿也不惊怪。他们既没有嫉妒欧洲人的出现,也没有恐惧他们的到来。他们能恐惧嫉妒而争斗打杀自己的同类——人吗?印第安人无欲无求地过活,虽苦不怨,载舞以生,载歌以死。和人类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相同,这些野蛮人也坚信存在一个美好的世界,并对创造宇宙的造物主以不同于上帝的一些名称而顶礼膜拜。他们也有一些伟大的知性的真理,虽然看法一般都很简单,却颇富哲理。虽然我们描述性格的这个民族非常原始,但是无可辩驳,这里曾经还生存着另一个民族,这个民族在很多方面都比现在的印第安人开化和进步,其发达程度远超印第安人。有一个模糊的传说,但是却在大西洋沿岸的很多印第安部落中广为流传,它告诉我们,在密西西比河以西曾经居住着这个民族的一些部族。现在还经常可以在俄亥俄河两岸和整个中央盆地,看见一些人工堆成的土丘。这些土丘几乎都是坟冢,挖进这些坟冢的内部,可以见到很多人骨、形状怪异的器皿、武器、用金属制成的用具,或是各种工具,而这些工具,现存的种族都已经不知其用处了。现代的印第安人,无法提供任何相关资料,可以证明这个早已经消失的民族之历史。在300年前刚发现美洲时,在那里生活的人,也未讲述过任何故事,可以拿来作为假说。一部分留传的传说,和那些不断发现的极易被破坏的遗迹,也提供不了任何线索。但是,毫无疑问,成千上万的我们的同类,在那里确实生活过。那么,他们何时出现于彼的呢?他们又有着怎样的起源、怎样的命运、怎样的历史、又是何时消失、因何而消失的呢?没有人能解释得清楚。那真是一桩怪事。一些民族明明存在得好好的,竟然无声无息地就从地球上消失了,他们的族名消失于人们的记忆,他们的语言也失去了传承,他们的荣誉也失去踪迹,就好像没有回音的声响,无影无踪。不过我觉得,有一样东西,倒是还可以让人想起他们,那就是坟冢,那是他们留下来的能够纪念他们过往的事物。由此也可见得,只有最能体现人生的空虚和苦难的坟墓,才是能最久远的纪念人类劳作的东西!我们描述的这块地区广袤无边,虽然当时居住着很多土著部落,不过仍有理由可以说,在发现时它还是荒芜一片。尽管印第安人将它占据了,但并不是将它拥有了。人要占有土地就必须靠农业,但是北美先民的生活却是狩猎。他们毁灭的道路已经注定了无法避免,因为他们有深入骨髓的偏见,不可阻遏的激情,还有他们的诸多恶习,甚至也可能包括他们野蛮人的品行。欧洲人登上海岸之时,就正式开始了这些部族的灭亡,而后一直持续,现在就要成功了。他们被上帝安置在富饶辽阔的新大陆的土地上时,好像只得到了暂时使用或是受益的权力。他们住在那里,似乎就是为了等待别人的到来。那片非常适合经商非常适合开工厂的海岸,那些水深面宽的河流,还有那条取用不尽的密西西比大河谷,总之,这整片广阔的大陆,就好像是一个空着的摇篮,特地为一个伟大民族的兴起而准备的。就是这里,文明人已经在尝试建立一个有着全新基础的社会,并首次运用了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的理论,或是人们觉得行不通的理论,他们要跳出过去历史的旧轨,让世界出现从未有过的奇观。……





上一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全2册最大气恢弘的中国近代史 下一本:历史谜案揭秘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托克维尔经典作品: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的作者是托克维尔;王千石;陈玮,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