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仫佬族


作者:路义旭,罗树新     整理日期:2014-02-08 13:14:41

仫佬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中的一员。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仫佬族人口数为216257人。仫佬族主要集中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最为集中,这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广西分散在罗城县外的仫佬族,主要由于迁徙、婚姻、工作、经商、服兵役等原因,在清朝、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从罗城外迁出去的,多数分布在河池市的宜州、河池、环江、都安和柳州市的柳江、柳城、忻城等县市。其分布呈现出“大部聚居,小部分散”的特征。
  关于仫佬族的民族来源,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主要是由土生土长的届民演化而来的,其先民源于5万年前的“柳江人”。在漫长的社会历史时期,仫佬族先民也经历了母系和父系社会,后来转入阶级社会。先秦时期,仫佬族先民属骆越中的一支。东汉、魏晋至唐朝,仫佬族先民属僚和乌浒中的一支。宋代,仫佬先民为伶的一支。元明时期仫佬发展为单一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民族识别,l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族称正式确定为仫佬族。l993年,中央政府认定贵州的2.8万“木佬人”为仫佬族。尽管目前学术界对该部分“木佬人”是否属于仫佬族尚有争议,本书仍对其进行了相应的介绍。
  
  目录:
  导论
第一章仫佬族概况
第一节族称族源
第二节人口状况
第三节历史沿革
第四节生态资源
第五节语言文字
第六节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章仫佬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生产习俗
第二节饮食习俗
第三节服饰习俗
第四节居住习俗
第五节风物特产
第六节历史遗迹导论
  第一章仫佬族概况
  第一节族称族源
  第二节人口状况
  第三节历史沿革
  第四节生态资源
  第五节语言文字
  第六节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章仫佬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生产习俗
  第二节饮食习俗
  第三节服饰习俗
  第四节居住习俗
  第五节风物特产
  第六节历史遗迹
  第三章仫佬族的民间文化
  第一节民间教育
  第二节民间文学
  第三节民间工艺
  第四节民间体育与民间游戏
  第五节民间歌舞艺术
  第六节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章仫佬族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传统社会组织
  第二节家庭礼仪
  第三节诞生习俗
  第四节婚姻习俗
  第五节丧葬习俗
  第六节节庆习俗
  第七节禁忌习俗
  第五章仫佬族的信仰文化
  第一节宗教信仰
  第二节宗教活动
  第三节哲学思想
  第四节族徽与标志
  第六章仫佬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
  第一节维护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情感
  第二节反对封建统治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节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
  第四节发展民族经济促进祖国繁荣
  第七章仫佬族的民族精神气质
  第一节淳朴谦和的自然天性
  第二节崇尚礼仪的文雅追求
  ……
  第八章仫佬族的文化传承
  第九章仫佬族的族际交往
  第十章仫佬族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第十一章仫佬族的重要文献
  附录
  后记
  编后记
  第一章仫佬族概况
    仫佬族是世居广西、贵州的南方少数民族。2010年,仫佬族人口为216527人,主要集中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仫佬族最集中居住的地区,忻城、宜州、柳城、都安等县有少数散居;贵州的仫佬族主要居住在麻江、凯里、黄平一带。长期以来,仫佬族与壮、汉、苗、瑶、侗等兄弟民族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第一节族称族源
  一、族称
  仫佬族的名称,有自称,也有他称。如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章罗、大新、中石等地的仫佬族说:先祖来时,讲的是汉语、官话,因娶当地讲仫佬话的土人为妻,所生子女,从父姓,风俗言语从母;又因说话是倒装的,所以称“姆佬” (即“老母”意)。当地汉族也把仫佬族人称为“姆佬”;壮族称仫佬族人为“布谨”,即“本地人”之意。由此看来,仫佬族族称可能是由自称“母亲”为“姆佬”而来。贵州仫佬族自称“嘎窝”或者“勒窝”,当地苗族称之为“喀别”,畲族和瑶族称之为“卡”。
    仫佬族族称较早见于宋代朱辅所著《溪蛮丛笑》一书。宋元时期,其先民被称为“伶人”。关于广西仫佬族的记载,《大清一统志》卷四六四说:“猞人又名僚,俗名姆佬。”。……
  





上一本:美国史 下一本:天朝的镜像: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仫佬族的作者是路义旭,罗树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