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年,上海成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今年,是上海开埠170周年。开埠至今,上海市民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风俗习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上海人以包容开放的心态面对纷至沓来的新鲜事物,与时代的潮流共呼吸,开创了城市发展的新局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派文化,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大都市。 故而选取了清末时期出版的相关报纸、刊物及书籍中的图片资料(非照片),集中反映1843年至1903年上海开埠后早期的城市生活景象,包括商业、消费、社会治安、休闲娱乐、中外交流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尤以“近代化”中涌现的许多新事物、新风貌,再现上海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轨迹。 作者简介: 李琼,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馆员。曾参与编撰《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丛刊》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申报——近代中文第一报》等书。 目录: 前言 1.交通运输 2.公用事业 3.司法治安 4.休闲娱乐 5.体育竞技 6.教育出版 7.医疗卫生 8.工商实业 9.民俗信仰 10.租界一瞥 后记 上海开埠至今已170年,这是一个不断开放前进的历史过程,在从被迫开放向主动开放的曲折进程中,上海历经艰难,不断跨越,在浴火重生中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因此,上海是人们观察中国近现代社会变化的重要窗口。从开埠至20世纪初的上海时事画是反映上海开埠早期的图像记录,展现了晚清上海的城市景象,形象地叙述了上海社会诸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前人的图像新闻是再现历史叙事的重要文献。“时事画”是一种图像新闻记录,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视觉表现形式。在中国,图像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本形态,在人们的阅读中占有重要地位,据郑樵《通志略·图谱略》载,“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像于图,索理于书。”即所谓“左图右史”。鲁迅曾说:“镂像于木,印之素纸,以行远及众,盖实始于中国。”(《〈北平笺谱〉序》,《鲁迅全集》第7卷,第40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这种传统版刻图像伴随着中国雕版图书延续了千年之久。当19世纪中叶国门被打开之后,随着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兴起,图像的载体形态比以往更加丰富,传播速度更加及时,报刊成为刊登图像的主要媒介,催生了“时事画”的诞生与发展。为了顺应都市文化的需求和市民阅读趣味,具有叙事功能的画报应运而生。当石印技术引入中国后,更加促进了画报的出版。中国新闻史开创者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指出:“我国报纸之有图画,其初纯为历象、生物、汽机、风景之类,镂以铜版,其费至巨。石印既行,始有绘画时事者,如《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书画谱报》等是。”(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第233页)所以,在晚清时期,各大城市纷纷出版画报,具有时事画性质的画报达200种左右,其他还出版了多种画册,其中以上海出版数量最多,影响最大。上海是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中心,其图书、报刊出版总量占据国内过半,我国影响最大的多种画报均诞生于此,成为记录中国近代社会风貌的主要图像文献。在新闻摄影还未引入或广泛运用的时代,以绘画作为描述动态的时事是一种新颖有效的书面可视图像形式,是19世纪后期中国报刊编辑出版的一种创新。当时的新闻出版人士,《申报》创办人美查就较早地认识到了图像的叙事功能在报刊上的地位和作用,他借鉴西方的报刊出版经验,积极拓展报刊经营,而读者也从满目文字的报刊上乐观其版面的变化,热衷于欣赏耳目一新的画像。19世纪70年代,报刊上报道“时事”、传播“新知”的图像新闻日渐流行,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之后陆续创刊的画报正是出版人应势而为的结果,也是西方文化深入影响的产物,对此读者评价道:“方今欧洲诸国,共敦辑睦,中国有志富强,师其所长。凡夫制度之新奇器械之精利者,莫不推诚相示,资我效法,每出一器,悉绘为图。顾当事者得见之,而民间则未知也。今此报既行,俾天下皆恍然于国家之取法西人者,固自有急其当务者在也。”见所见斋主人:《阅画报书后》,载《申报》1884年9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