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与跨界--中国文学文化研究》十八篇论文,发表于书刊杂志,尚未结集的,收在这里,藉以反映笔者陈建华近年来的研究兴趣。分几个类目,所谓古今,其实视域未逸出中国,跨界也是立足于文学,以语言诠释学为基础,与文学以外的研究领域寻找对话的可能,其间含有把文化视为人文整体的意思,零零碎碎仿佛在从事一种文化史的建构。对于自己的求学过程以前写过一些回顾文字,这里不必重复,大约觉得这个论文集有点像橱窗陈列,因此不妨对各类文章在学理上的来龙去脉做点交待,必要时讨论些问题,或许能借此识别自己探索的路标而有利于日后努力的方向。 《古今与跨界————中国文学文化研究》收入十八篇论文,涉及文学史、诠释学、观念史、翻译史、印刷传播、视觉文化、电影等领域,反映了作者近十年来不拘古今、跨学科文学文化的研究兴趣与轨迹。这些文章表明了作者治学的基本理念:秉持人文精神与文化整体的观念,在具体历史脉络与中西文化比较视域中进行个案研究,运用考证手段与结构主义符号学对于文学文本的感知象征系统做精研细读,并跨越学科局限,运用各种人文理论切入国际汉学而提出新见,力图突破既有的研究范式。 朱熹的《诗集传》在诠释学史上具有“范式转型”的意义,含有怀疑经典与探索真义的勇气,而对“人欲”的发现则闪现着对人性的新认识。陈寅恪将考证传统与近代科学方法相融汇,不仅使诗史互证成为一种精致的诠释艺术,且超越“现代性”魔咒而藉学术之筱展开其充满悲悯的生命之旅。 对元明时期文学与思想的探讨萌发着文化史方向,而提出晚明文学“现代性”则蕴含着与当代理论对话的可能。同样地,通过对《金瓶梅词话》与李渔《夏宜楼》的解读,在中西视觉理论的批评坐标中揭示明清时期视觉范式的演变,也为如何运用通俗文学文本来认知民族感知方式及文化价值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古今与跨界--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作者陈建华致力于二十世纪中国文本的研究。从世纪初“革命”意识形态的翻译过程的解码到1990年代的“语言转向”的论述,反复提示语言与诠释在家国想象与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如周瘦鹃的“紫罗兰”情史、拿破仑“三戴绿头巾”的绯闻、革命作家茅盾、新闻斗士陈冷等,棱镜般折射出民国时代文学、新闻、电影等大众传播与都市欲望的斑驳风景,无不为中西新旧文化之间的冲荡互动所笼罩,涉及政治、美学、性别等观念的历史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