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生东山岩烟碧 自古以来,镇江就以山川壮观而蜚声全国。这里依山傍水,有“三面翠环起伏,一面大江横陈”之势,构成了“真山真水”的美丽画卷。有趣的是,这座城市城东的山峰不仅“翠环起伏”,绮丽多姿,占山林之胜,而且寺观点缀,释道兴盛,成山林之景,把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宗教文化有机地连接起来,凸现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鲜明的个性和无穷的魅力。 焦山,初名“樵山”,又名“狮子山”、“双峰山”、“浮玉山”,位于城东北十里处,山高70.4米。焦山的得名,据唐代《润州图经》上说,是“焦光所隐,故以为名”。焦光是东汉末高士,他避乱来到镇江,隐居焦山的岩洞,一边劳作,一边读书,以炼丹修行为乐。汉献帝刘协曾三次下诏请他出山,都被他拒绝,以“三诏不仕”而闻名于世。 焦山上树木葱茏,非常秀丽。远远望去,如同一朵亭亭玉立在水上的青芙蓉,犹如漂浮着的碧玉,使人有一种缥缈而神奇的感觉。山上的寺庙建筑多集中在南麓,掩映在古柏翠竹之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神秘而引人遐想,形成了“山裹寺”的独特景观。 焦山没有任何依傍,笔直地耸立在江心。它的周围过去是苍茫无际的江水,波涛从上游不停地奔腾着,向山上冲过来,气势十分雄壮。有人喜欢把长江比作是天堑,而焦山是中流砥柱。若用壮观亭的一则古联“砥柱镇中流,此处好穷千里目;海门吞夜月,何人领取大江秋”来形容焦山气势的话,似乎更精确。 焦山上的景点很多,称得上星罗棋布,不胜枚举。其中最著名的要算过去焦山的16景。它们分别是:山门松影、定慧潮音、枯木品泉、华岩月色、香林花圃、海云墨宝、自然问道、危楼观日、别峰果园、西崖远景、安隐栖禅、东麓新林、江亭礼佛、岩洞寻仙、石屋藏铭、庵院槐荫。 这些景点都是精选出来的,个个有出处,反映了焦山古花木、古碑刻和古庵堂多的特点。如“海云墨宝”是指原海云庵中收藏的许多前代名流的墨迹石刻。海云庵中有一个宝墨亭,亭中有宋代苏舜钦书写的仿《瘗鹤铭》原文石刻和其他人留下的一些碑刻。在海云庵的屋廊壁间,那里镶嵌的碑刻就更多,除摹刻的《瘗鹤铭》外,还有杨继盛、杨一清、文征明、乾隆皇帝等人的墨迹,琳琅满目,为后来焦山建立碑林博物馆和赢得“书法山”的美誉奠定了基础。 焦山还有一座古炮台,建在山腰处,面临大江,掩体是厚厚的土墙,中间放置了数门大炮。据说这个古炮台曾经在抗击英军入侵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成为一个著名的文物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焦山的东北江中有过两座小山,习惯上都叫“松寥山”或“夷山”。但根据志书中的说法,其中靠近焦山的一座山叫“松寥山”,又称“瘗鹤山”;另一座山叫“夷山”、“小焦山”或“海门山”。它们“双峰对峙敞高扉,江汉滔滔向此归”,像两个石阙一样。有人认为这里是江水朝宗于海的门户,因而称为“海门”。现在由于泥沙淤积,松寥山、夷山已与焦山连为平陆。 在焦山的南对面也有一座山,名叫“石公山”。山的形状有点特别,像两只大象相向而伏,所以又叫“象山”。山高49.1米,面积为0.04平方公里。焦山和象山威武地屹立在镇江的东面,成为镇江城东的门户。 象山过去有十景,现在知道的人已经很少了。象山在人们的印象中渐渐被淡化了,城市规划设计中也很少提到它。其实象山的旅游价值还是有潜力可挖的。如果能很好地恢复旧有的景观,与焦山相映成趣,就能增加游人的兴趣。 清代镇江有个“中七子”的诗社,其中最有名的诗人张崇兰是个有心人。在他的《悔庐文抄》中记录了象山的十景,又配了小诗描述各自的形态。这十景是:峨嵋洞、韩公墩、送江亭、钓月矶、石公山房、绿竹轩、翠萝屏、青莲花石、卧看双峰阁、立鹭滩。 这些景点的背后,也都是有典有据的。如山顶上的韩公墩,相传是宋代名将韩世忠的建旗处,上面驻过兵。山上的送江亭,建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由宋代镇江刺史陈天麟所建,取了苏东坡“宦游直送江人海”诗句的意思。山中的青莲花石,也是由于明代万历年间有高僧在石上诵经,感青莲花香之名。 诗人的描述也反映出这些景点各有千秋之态。有的雅致,如绿竹轩,“轩外惟容竹,轩中且贮书。叩门无过客,长于此君居”;有的景美,如翠萝屏:“霹荔垂千尺,朝来叶有霜。秋叶坐相对,无奈是斜阳”。 象山过去还有个摆渡,往来于焦山和象山之间。摆渡的船夫是非常勤快的,只要有渡客上船,就会立刻渡他们过江。而待渡的游客只要大声呼喊,对岸的渡船就会返回上客,颇有情趣。常来这里的隐士冷士嵋是象山摆渡的熟客,对这里的印象特佳。诗云:“隔江催唤渡,水阔沙路失。遥看白鸥飞,远知渔艇出。” 那时象山渡口一带的江面还盛产银鱼,流行着“春潮平后卖银鱼”的说法。现在象山的渡口仍然存在,不过摆渡的方式变了。过江的游艇舒适、便捷、安全,不像过去的渡船风浪稍大就只能停摆,使人扫兴。 象山自古以来也是军事要地,常年都有水军驻扎。南宋时两淮镇将张世杰、孙虎臣等率领水军驻守焦山南北,用铁链连接战船,以示军威,摆出一副加强防御的态势,没有料到却触犯了兵家大忌。元将阿术登上象山察看军情,见宋军战船相接,旌旗蔽江,采用了火攻的战术,取得了大胜。 清代象山也是重兵驻扎的要塞,常常有恶战发生。周伯义《象山观水战》中说:“象山一峰高插天,焦岩日夕生云烟。中间便是海门国,水军扼险屯其前。怒涛捲空压而下,水激船头瀑四射……”点出了这里水战的波澜壮阔。 京岘山在城市东边大约五里的地方,山高不到90米,面积有0.04平方公里。说到京岘山,多少有点传奇色彩,人们往往把它和秦始皇联系起来。相传当时秦始皇听信了风水先生的话,认为京岘山有天子气,将来要出皇帝,于是这位统一六国的帝王变得小心眼起来,派了3000个囚徒来将此山的南面凿断,破了天子气。 一种说法对秦始皇有褒奖之意。说他是为了开辟通往浙江会稽的驰道,凿断了京岘山。当时京口的本名叫谷阳,凿山之后,就将谷阳改成了丹徒。据说丹徒的故城也是在京岘山一带的。在南朝宋时,高宗皇帝曾巡游过此山,大文人鲍照奉诏陪同侍游,写过登京岘山的诗歌。 过去京岘山前有一个龙目湖,传说这个湖与天子气相通。原来在龙目湖中有一道长冈,将湖分成了两半,仿佛一条龙的双眼,这又引起了秦始皇的心病,命令凿断京岘山的囚徒顺带把湖中的长冈也凿断,要让它失去灵性。 P3-5 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步入书苑,如今已过了30多个春秋,满头的乌发已经变成缕缕白发,步人了生命的秋天。按照自然界的规律,雁过留声,春种秋收。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 俄罗斯诗人普希金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在人们走向它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这就告诫我们,每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应该做点有益的事情。生活在镇江,又是书苑的传承人,用笔去记录这个城市的历史、人文、山水、掌故,为这个美丽的城市,留一点自己的脚印,发一点个人的微光也是快乐的。随着渐成渐长,我懂得了这个道理。 几年来,我泛舟书海,浪迹山水,游走街巷,寻觅城市的轨迹,感悟人文的星光,把所获一点一滴地归集起来,经过积累、沉淀、消磨,慢慢地熟悉了这个城市的历史、人文和山水,了解了它的厚重和美艳,于是也就有了自己的书稿。 书稿分六章,分别从镇江自然形成的山水名胜、历史上出现的亭台楼阁、城市中发生过的人文趣事、与典籍有关的掌故心得、地域文化现象的梳理、文化遗存的散记等角度,去追忆这个城市的演变过程,寻找这个城市的亮点,思索这个城市的传承,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自己家乡的认识和理解。 在书稿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镇江市和京口区政协、市政协文史委、市文广新局、社科联、文联、市民建会领导的关心,提供了开阔眼界的机会;得到了市名城研究会、作家协会、三国演义学会领导、单位同事、高校同行和报社好友的鼓励,树立了写作的信心;得到了家人的理解,激发了完成书稿的动力;尤其要感谢市政协郭礼荣主席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为本书作序!感谢市人大卢章平副主任、市政协徐平副主席对本书的多方赐教;感谢市政协文史委赵康琪主任、委员办公室蒋勃主任对本书的热情指导;感谢市作家协会王川主席、市图书馆任罡馆长对本书的鼎力支持,在此,再次表示我衷心的谢意! 虽然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深知个人见识浅乏,水平有限,洞察不精,书中的疏漏和错误难免,期待读者和专家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