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反唐,引军南下。 本年四月,杨国忠派兵包围安禄山在京住宅,捕杀其在京门客,以促使安禄山谋反之意暴露。果然,安禄山闻在京门客被杀,谋反日急。六月,李隆基以皇子成婚,手谕安禄山进京观礼,安禄山称疾不至。七月,安禄山上表言献马3000匹,押运兵将竞达6000多人。河南尹达奚殉怀疑安禄山将藉此叛乱,奏请火速下诏,禁安禄山兵马入京。 至十月,安禄山召集部将,说:“现有密旨,令我率军入朝诛杨国忠,众将随我前行。”众将愕然相顾,莫敢异言。本月,安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兵,计15万,号称20万,反于范阳。命范阳节度副使贾循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海守平卢,别将高秀岩守大同,三将率兵乘夜出发,各赴所守之城。第二日,安禄山大阅誓众,并在军中传令:有异议煽动军人者,斩及三族。然后引军向南。安禄山乘铁举而行,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由于承平日久,百姓不谈兵革,猝闻范阳起兵,远近震骇。 河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天津、河北省、辽宁省大部、河南和山东古黄河以北地区)为安禄山辖区,叛军一路而行,各州县望风瓦解。安禄山一身兼任三镇节度使,早就预谋反唐叛乱,只是因为玄宗待之有恩,所以想等玄宗死后作乱。杨国忠与安禄山交恶,屡次在玄宗面前言禄山有反心,玄宗不听。 李隆基急召朝臣计议。并命特进华思琛至洛阳、金吾将军程千里至太原,各募兵数万人抵拒叛军。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火速募兵,以拒叛军。又令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王承业为太原尹;同时,令置河南节度使,以张介然任之,领陈留等13郡。令各就其位,阻遏叛军。又以荣王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出内府钱帛,于京师募兵11万,号天武军,东征安禄山。 在本月底,唐官军与叛军开始接战。但唐官军多为临时召募而来,毫无战斗力,与叛军一触即溃。下月,安禄山大军自灵昌渡河,继而攻占灵昌。随后攻占陈留,斩至陈留仅数日的张介然及降卒万人;留李庭望驻守,大军继续南下。不久抵荥阳。荥阳又陷,叛军距京师已仅1105里。安禄山杀荥阳太守崔无陂,令武令珣驻守,大军再南下,攻逼东都洛阳。唐官军封常清部与叛军数次激战,均大败。洛阳陷,封常清率残兵破城墙而逃,与高仙芝会合。二人担心叛军破潼关攻长安,率军急速赶至潼关固守,但因奸人谗言,封、高二人以讨逆无功被斩,其大军不久由哥舒翰统领。李隆基令哥舒翰统各路官军收复洛阳,安禄山闻之,亲率大军往攻潼关。至新安,闻河北有变,遂赶回救援。 在河北已成为安禄山的后方时,河北各郡勤王军蜂起。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颜真卿召募勇士1万人,举兵讨逆。与此同时,清池尉贾载、盐山尉穆宁与长史李日韦杀安禄山所委官吏起兵。不久,饶阳太守卢全城、河间司法李奂等也起兵,各拥兵万余。众公推颜真卿为盟主,联合作战,以讨叛军。颜杲卿(颜真卿从兄)为常山太守,与参军冯虔、藁城尉崔安石等人联合起兵,用计捕杀安禄山大将李钦凑、高邈、何千年。同时遣人策动各郡起兵响应。于是,诸郡蜂拥而起,17郡皆归朝廷,合兵20万,只余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邺6部仍归安禄山。河北诸郡的讨叛战争有力牵制了安禄山的军事力量,使唐正面讨叛军稍有喘息之机。 郭子仪、李兴弼成名 郭子仪、李兴弼在反安史叛变中成名,成为中兴名将。天宝十四年(755)十二月十九日,玄宗因功加郭子仪御史大夫。又命郭子仪罢围云中,还朔方,集兵力进取东京,并选良将一人帅兵出井陉,定河北。子仪遂推荐李光弼,至德元年(756)正月九日,以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分朔方兵一万人由其帅领。 至德元年(756)二月二日,加李光弼为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李光弼统领蕃、汉步骑万余人、太原弩手3000人出井陉,二月三日,至常山,解饶阳之围。 李光弼败史思明于常山解饶阳之围后,两军相持40余天,思明遂绝常山粮道,城中缺草,马无饲料。光弼派500辆车至石邑(今河北石家庄西南)取草,押车士卒皆衣甲胄,以弩手千人护卫,为方阵而行,叛军欲夺而不能。叛将蔡希德率兵攻石邑,张奉璋击退之。此时郭子仪已从朔方增选精兵进军于代州(今山西代县),光弼遂遣使求救于子仪,子仪即帅兵自井陉出。至德元年(756)四月九日,至常山与光弼会合,蕃汉步骑共lO余万。四月十一日,子仪、光弼帅军与叛军大将史思明战于九门(今河北正定东南)城南,思明大败,率残兵逃奔赵郡(今河北赵县)。 郭子仪、李光弼收兵还常山,史思明收罗散卒紧跟其后,子仪乘叛军疲时挑战,败之于沙河(今河北新乐、行唐之间)。至德元年(756)五月二十九日又与叛军战于嘉山(今河北曲阳),大败之,杀4万余人,虏千余人。思明坠马,露髻跣足而逃,奔于博陵(今河北定州),光弼遂帅兵围博陵,军声大振。于是河北十余郡纷纷响应,杀叛军守将而归顺朝廷。 哥舒翰兵败潼关 天宝十四年(755)十二月末,玄宗因哥舒翰有威名,且与安禄山有矛盾,拜为兵马副元帅,并以田良丘为御史中丞,充行军司马,起居郎肖昕为判官,蕃将火拔归仁等各率部落兵以从,加高仙芝旧兵,共20余万,军于潼关。 哥舒翰因病不能料理军务,把军政大事全委于田良丘,良丘不敢专决,又使王思礼统骑兵,李承光统步兵。二人争权,不能统一指挥。哥舒翰用法严厉而不恤士卒,所以军无斗志。 哥舒翰与叛军在潼关相持,潼关是唐王朝首都长安的大门,安禄山攻潼关不下,遂用诈使人散布说,叛将崔乾祐占在陕郡(今河南陕县、三门峡)的兵力不满4000,皆赢弱无备。玄宗知后,遂催促哥舒翰出兵收复东京。哥舒翰不得已,至德元年(756)六月四日,抚膺恸哭,帅兵出关。六月七日,遇安禄山大将崔乾韦占之军于灵宝西原。乾韦占据险以待,南靠山,北阻河,中间是隘道70里。这时崔乾祐故意出兵万人,什什伍伍,散散漫漫,或疏或密,或前或退,唐军皆望而笑之,以为乾韦占不会用兵。其实乾韦占聚集精兵,陈于其后。哥舒翰军放松警惕,叛军遂出其不意,发动伏兵,乘高滚下木石,击杀唐军士卒甚多。道路窄小,士卒拥挤,刀枪皆施展不开。正好中午刚过,刮起东风,乾右把数十辆草车塞在毡车之前,纵火焚烧。顿时大火暴起,烟雾遮天.唐军连眼也睁不开,自相残杀。这时乾祐又派同罗精锐骑兵从南山冲杀过来,出唐军之后,唐军首尾大乱,不成队伍,无法再战,被叛军打得大败。哥舒翰只与部下数百骑,从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渡过黄河人关。六月九日,崔乾韦占攻克潼关。 哥舒翰后被部将缚送安禄山。 唐玄宗奔蜀·诸杨死于马嵬驿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潼关失守,哥舒翰叛降,长安大乱,唐玄宗与贵妃姐妹、皇子、皇妃、皇孙、杨国忠、韦见素等仓惶奔蜀,军至马嵬驿时发生兵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亦被缢死。 六月十四日,玄宗与随从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禁军将士因饥饿疲劳,皆愤怒。军士杀死杨国忠,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杨暄及韩国、秦国夫人。这时御史大夫魏方进说:你们怎么敢杀宰相?军士又杀之。韦见素闻乱而出,为乱兵所挝,脑血流地。士卒们包围驿站,玄宗听见喧哗之声,问以何事,左右人说是杨国忠反。玄宗遂杖屦出驿门,慰劳军士,令整队,军士不答应。玄宗又使高力士问之,陈玄礼回答说:“国忠谋反被诛,贵妃不宜供奉,希望陛下割恩正法。”玄宗说:“我自会处置。”入门后,倚仗倾首而立。过了一会,京兆司录韦谔上前进言说:“现在众怒犯,危在旦夕,愿陛下速决。”并叩头流血。玄宗说:“贵妃常居深宫中,怎么能知国忠谋反之事呢?”高力士回答说:“贵妃是无罪,但禁军将士已杀国忠,贵妃在陛下左右,将士心不自安,愿陛下三思,禁军将士安则陛下安。”于是玄宗命高力士引贵妃至佛堂,缢杀之。然后与尸体置于驿庭,召陈玄礼等人人看。玄礼看后才免胄释甲,顿首请罪,玄宗慰劳之,令告谕军士。玄礼等皆呼万岁,再拜而出,于是整顿部队准备继续行走。 马嵬驿之变后,李隆基欲再西行,父老拦路请留。李隆基遂分后军3000人给太子,令太子破逆贼,复长安。此后,太子北进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李隆基南入成都。P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