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大清衰弱时期


作者:李默     整理日期:2021-12-17 04:14:17


  景德镇成为清宫廷陶瓷生产中心
  清政府众多的御窑厂中,以景德镇御窑规模最大,清宫廷所使用的瓷器大多来自景德镇,集中体现了清代陶瓷工艺水平。因此景德镇实际上已成为清代宫廷陶瓷生产中心。
  清代景德镇陶瓷工艺水平在明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造型品种有所增加,而且在烧制技术上有所改进,有所创新,主要成就表现在釉上彩、单色釉、青花等瓷器的生产上。
  釉上彩是在烧成的陶瓷上进行敷色彩绘,然后置于窑中低温烧烤而成的一种瓷器。中国釉上彩始于宋代红绿彩。清代轴上彩除了继承发展明代的五彩、斗彩、单彩、素三彩之外,还创烧出了新的轴上彩————粉彩。
  清代五彩陶瓷色彩种类有所增加,以康熙时的最精彩,又称“古彩”或“硬彩”。所谓“古彩”是指继承明代传统技法而言,其画风古朴刚劲,豪放浑厚。所谓“硬彩”,是相对于雍正时烧制的粉彩而言,因其敷色单纯浓重,烧成后色彩晶莹明亮,有一种坚硬的感觉。
  斗彩是指在釉下青花轮廓内填釉上彩,使釉上、釉下相斗。清代斗彩瓷器比明斗彩色彩更丰富,康熙时在青花轮廓里填五彩,雍正时填粉彩,乾隆时还能分出深浅层次,且多为图案化处理。在装饰题材风格上,明斗彩多画人物花鸟,用笔潇洒、清淡典雅,而清斗彩多画花草、吉祥图案,色彩浓厚富丽,描绘精致。
  粉彩的出现是瓷绘画法上的一大进步。粉彩,也叫珐琅彩,又叫瓷胎画珐琅,因在瓷胎上摹仿当时新兴的铜胎画珐琅而得名。其制作程序是先在素烧瓷胎上用一种不透明的玻璃粉打底,再在白粉上涂色渲染,而后再用双勾画法勾勒缠枝花草纹样,染出明暗浓淡。由于这层白粉的衬托,烧成后的彩绘不像五彩那样浓艳强烈,而给人一种柔和淡雅的感觉,故也有“软彩”之称。雍正以后,粉彩的烧制更加成熟、普遍,并开始代替五彩,成为清代釉上彩的一个重要品种。
  清代单色瓷器生产技术在明代基础上继续发展,除了原来明代已有的原色釉外,又创造出多种中性间色釉,大大丰富了中国陶瓷生产中的颜色釉。
  青花瓷器在清代陶瓷生产中继续保持主流地位,制作技术又有所改进,尤以康熙朝青花最有特色。它采用云南的珠明料烧制,彩绘用色更为成熟细致,有深浅变化,层次丰富,色调鲜蓝青翠而不火气,明艳清朗而不俗气。后雍正、乾隆宫廷青花多不如康熙朝青花。
  景德镇陶瓷以御窑厂为制瓷中心,御窑厂的工艺技术、艺术风格对景德镇民窑及全国的陶瓷制作均有较大影响。
  杨柳青年画行销北方
  杨柳青镇位于天津城西,古称“柳口”,地处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沿岸,水陆交通便利,市肆林立。这里是北方木版年画的重要发源地。
  杨柳青年画始创于明代,最早的画铺有戴廉增和齐健隆两家,后来逐渐发展扩大为廉增、美丽、廉增丽、健隆、患隆、健惠隆六家,甚至扩展到北京、绥远等地。较大的作坊,一家能有50多个画案,200多名工人,每年印制年画100万张以上。至清代中晚期,杨柳青及其周围30多个村庄都从事年画的生产,以至于“家家都会点染,户户皆善丹青”;产品行销北方各省以及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成为北方年画的主要产地。
  杨柳青年画题材范围较广,包括风俗、历史故事、戏曲人物、财神、娃娃、美人、花卉、山水、神码、楼阁、走兽、博古以及十样锦、吉祥富贵图样等,其中大多数题材都是北方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这是杨柳青年画之所以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杨柳青年画制作精细,分画、刻、印、描,开脸等多种工序,以线刻单色版加人工刷色为制作特征,其风格受北方版画和清代院体画的影响;用线精细纤巧,柔丽妩媚,用色追求沉着协调而色彩裱丽的强烈对比效果,与清代丝织刺绣等的用色有一定联系。
  因时尚的变迁,杨柳青年画在题材与风格方面在不同时期各有变化。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杨柳青年画最兴盛的时期,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年画题材以历史、戏曲题材为主,场面热闹,绘制细致,设色雅丽。鸦片战争后,国势渐衰,国难危殆,社会思想动荡活跃,除了表现民众美好理想的题材,如发财致富、五谷丰登、山河壮美、除暴安良等以外,反映时事的作品不断出现。如讥讽慈禧的《回銮图》、赞扬人民起来反抗的《京师女子学堂》,还有表现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年画,如反映1870年天津教案的《火烧望海楼》等。太平军进驻天津时期,杨柳青年画则以花鸟山水为题,绘制清隽。清末,上海画家钱慧安来杨柳青绘稿,初期追求文雅,多拟典故与前人诗句,赋彩淡匀,代表了文人画题材、作风,后期渐转向世俗化。钱氏对杨柳青年画改进产生了一定影响。清代末年,杨柳青年画尚有一定规模,但已日趋衰落。
  杨柳青年画行销于北方各省,其线刻精工细腻,染色强烈,鲜丽的风格对河北武强年画、山东杨家埠、高密及陕西凤翔等地的年画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声求义方法成熟
  清以前的训诂考据学者大都不大明白语音为字形和语义的中介、语言在本质上依赖于语音的道理,往往只重视文字的形体,而忽略对语音的研究。元初的戴侗曾提出过根据声音以探求词义的主张;明末清初的黄生更是明确提出了“因声以知意”、 “古音近通用”、 “一音之转”等因声求义的训诂原则。但他们没有进一步探究音义之间的关系,而且由于上古音系统还没有正式确立,他们也就无法将所发现的理论有效地运用于训诂实践。
  因此,训诂学界“这种重形不重音观点,控制着一千七百年的中国文字学,直到段玉裁、王念孙,才冲破了这个“藩篱”(王力《中国语言学史》)。段、王都是戴震的学生,接受了他在音义关系上的主张,如“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 “而字学、训诂、声音,未始相离,声与音又经纬衡从宜辨”,是贯穿文字、训诂的主线等。然后,他们又各自提出了更完善的音义关系理论。
  段玉裁认为“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而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广雅疏证。序》),而且在实际运用中多限于根据谐声偏旁来说明词义。王念孙则更进一步,提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今则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等主张,并在实践中全部采用不限形体、于声得义的表达方式。可见到王念孙时,因声求义法已完全摆脱了字形束缚,达到直接由字音探求字义的成熟地步。
  段、王不但在理论上对音义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在训诂实践————《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中作出了典范,不仅纠正了前人的许多误说,而且有自己的不少发明创见,为后来学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榜样。P2-6





上一本:春秋五霸争雄天下 下一本:大唐文化的奇葩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大清衰弱时期的作者是李默,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