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史的田野气息————倾向于江南的案例 【内容提要】社会史理应对充满田野气息的人类学予以重视。“田 野”首先意味着空间;对于其空间特征的揭示,有助于培养历史学家 的疏离感和想象力,认识不同社群对于地域社会完整性的意义。 “田野”其次意味着地方;人类学特别重视“地方小事”及其存在环境 的价值,并将存在于特定环境中的事件的意义视为一种“地方性知 识”加以理解,所有这些,与社会史的“整体性”追求暗合。“田野”还 意味着缩影;人类学对于困境中的“社会缩影论”的省思及其实践, 重新梳理了“小地方与大社会关系”,不但使社会史的社群研究获得 了理论支撑,也明晰了从地域中国到全盘中国的具体考察路径。 【关键词】地域;社会史;田野工作 绝对一点说,历史研究中的地域化倾向一直存在于史学史。当社会史学者视线下移,转向底层百姓和日常生活,地域社会随之进入他们的视野;一个简单逻辑是,地域是民众生活的日常空间。近来有学者提醒:作为整体社会史意义上的“区域史研究”与研究中的“区域化取向”不是一回事。紧接着的问题是,做出来的是不是社会史?怎么做才可能是社会史?我的体会是,如果旁顾一下相邻的人类学范式,对地域社会史研究的深入是有益的。甚至有民族史家这样说:历史学必须在人类学或一无是处之间作出选择。说这话的虽说是治民族史学者,但社会史,尤其是与人类学同样留意空间的地域社会史,理应对人类学更加垂青才是。 人类学实践的单位被称为“田野”,他们所做的也就是所谓“田野工作”,“田野”的地位如此重要,“日益成为人类学传统唯一用于区分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组成要素”,在重新思考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边界,以及研究它们的内容时不能不面对“田野”这个概念。有意借鉴人类学思想和方法的历史学者,不妨也来到“田野”,闻一闻另一股清新的气息,吐故纳新,相信这是有益于地域社会史健康发展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人类学的众多学派中,(结构)功能主义对中国的影响至大,以此观照地域中国的成果也最有影响。作为反(人类学)进化论学派的产物,功能主义的共时性框架,因其在某种程度上漠视了社群制度的历史以及人的能动作用,从其诞生后不久,便受到来自学科内外的诟病。不过,在我看来,以分析整体的底层社群结构一功能见长的功能学派对于并不缺少历史性的地域社会史来说,更有借鉴价值;至于如何克服功能主义的历史清淡,无论历史学本身,还是“功能派”的反思,甚至人类学内部“反功能派”的批评,都是地域社会史可资享用的思想资源。 一、概念中国与地域中国 历史特别关注时间,对空间素来含糊。在古今中外汗牛充栋的史学论著中,冠以民族一国家的叙述大多是个虚幻的概念,没有多少人较真其空间所指,所谓“以点带面”其实就是以偏概全。对此,人们熟视无睹,习以为常,认为不值一提。接触到人类学,让我们汗颜。与大多数学科不同,人类学家把社会文化的差异视为研究前提,沿着他们的视线,多姿多彩的生活在各个层次的空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田野”原本就带有浓烈的空间底色。 那么,且看人类学的空间,并就地省思它对地域社会史的意义。 最初,人类学家并没有说一定要去哪儿才能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只是一般地感觉,那应该是异域,但后来发现,他们的田野似乎有了一个约定俗成。首先,那是一个远离都市的地方————资本主义竞争时期的工业化都市,下“田野”就意味着到农区、草原或者“荒野”等地方去,也许是被耕作过的地点,但不会太远离自然。其次,那是一个与“家乡”不同的地方:研究者的“家乡”被认为是文化雷同之地,不易觉察差异,因而不适合做人类学的研究…… P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