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漳县,在太古时代本是一片荒原,后被流水冲蚀,年代久远,逐渐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谷。河谷两侧,黄土堆成台地,避风防水,宜居宜耕。漳县的先民和其他甘肃的远古居民一样,就在这些台地上繁衍生息,创造文明。 在今漳县境内,最早形成的河流主要有三条,即漳河、龙川河、榜沙河。龙川河与榜沙河在新寺镇晋坪村的各河交汇,流经那个与中国开天辟地相关的神秘的盘古川,在武山县丁家门村注入漳河。漳河从盘古川流出,在武山县鸳鸯镇汇入渭河,成为渭河的第一大支流和主要水源。古老的神话传说和从神话中留传至今的盘古川、盘古岭等地名,无可争辩地印证了这些地方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厚重。 在漳河汇人渭河的二阶台地上,出土了著名的“鸳鸯人”头盖骨。考古界经过科学测定,认为至迟在三万八千年前,“鸳鸯人”就在渭河、漳河流域繁衍生息。正是由于“鸳鸯人”沿渭河流域向外不断扩散,所以七千年前的伏羲、女娲才在秦安大地诞生,创造了中外闻名的“大地湾文化”;五千年前的轩辕黄帝才在清水诞生,成为华夏文明的“五帝”之首。这些人文始祖诞生在渭河流域,充分说明渭河上游才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鸳鸯人”从盘古川逆漳河而上,来到古盐川,发现了人类不可或缺的露头盐泉,便围绕古盐井这块风水宝地,在学田坪等漳河流域的二阶台地上定居下来。还有一部分“鸳鸯人”逆龙川河而上,在龙川河与榜沙河交汇的晋家坪定居下来。这两部分远古先民,便在盐川和龙川创造了漳县的早期文明。后来,考古者在距漳县东南40公里的新寺晋家坪村和距县城2.5公里的武阳镇发现了漳县最大的原始社会遗址。晋家坪遗址位于龙川河与榜沙河交汇处的一个三角洲上,文化层厚达3米,曾采集到属马家窑、齐家文化类型的石器、陶器等文物四十余件。学田坪遗址位于漳河南-岸的第二台地上,东西南北各达一千余米,文化层也在3米以上,曾经采集到各种石器、陶器五十余件。这些地方发现的大量古人类的遗物,真实地反映了原始人类在这里生活的全部情况。 在漳县出土的古文化遗迹中,除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外,还有寺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临洮寺洼而得名),主要发现在三岔镇东西坪。除了以上古文化遗迹外,在全县各地还先后发现了众多的古遗遗址、古墓葬,出土了一千五百余件重要的历史文物,属国家一、二、三级以上的就有一百七十多件。尤其是那口至今保存在盐史馆(盐昌寺院内)中的古盐井,被誉为“华夏第一井”,它揭示出这里的先祖们在很早以前就走出野蛮时代,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李兴魁) 仕甘肃的版图中,有一块琵琶形的图案,像一颗绿宝石镶嵌在定西市南部,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4°25’~35°57',东经103°57’~104°45’,东连武山,南靠岷县,西邻卓尼,北与陇西、渭源接壤,这就是漳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光辉历史,勤劳而勇敢的漳县先民远古时代就在这里辛勤耕耘,繁衍生息,生产生活,创造文明。 大禹治水成功,将中国分为九州,今漳县地属雍州。后大禹封其少子于西戎,世代为首领。今漳县地处西戎中心地带,原始先民在古老的盐川发现露头盐泉,经过不断挖大挖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大口浅井————盐井,所产食盐被后世称为“戎盐”。从夏初以来,周人一直是夏王朝西部的一个重要部族。周人的先祖弃,曾定居于邰,种植百谷百蔬,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后人便尊他为农神,号后稷。其子孙一直活动在甘肃境内。文化遗存遍布天水、武山、漳县、陇西及西汉水流域。到商代时,古盐川(漳县)不仅有了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食盐生产也已具相当规模。到西周时,盐川已围绕盐井形成了一个以盐为主的商业集散地————古盐井镇。到春秋时期秦国称霸西戎时,秦穆公首置“盐川寨”,这一军政合一的“盐川寨”便是漳县有史记载的建置之始。 从先秦置“盐川寨”后,一直到东汉章帝建初元年(76年)始建县置,名鄣县,后来亦写作彰县、障县。 从公元76年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初,漳县县置经历了“五废六立”的曲折历程。P3-5 《甘肃史话》丛书为甘肃省重点出版项目,旨在把甘肃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图片展示给广大读者。本丛书由原省委副书记马西林策划,两任省委书记苏荣、陆浩亲作总序。原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励小捷和原副省长李膺也对该丛书的出版作出重要指示,给予了具体指导。 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周德祥全盘规划和领导了丛书的出版工作。这套丛书高标准、高质量的出版定位,严谨鲜活的文风,图文并茂的装帧风格。是在他一丝不苟的要求下得以实现的。甘肃文化出版社社长谢国西在提出这套丛书的选题构想获得各方赞同之后,精心设计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这样一套卷帙浩繁、规模庞大的丛书出版工作得以有序进行。作为社长,他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在每一个具体环节上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省新闻出版局人事处处长罗和平是最早关注这套丛书出版规划的人士之一。早在这套丛书的计划阶段,他就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在丛书的整个出版过程中更做了许多指导性、服务性工作。甘肃文化出版社总编辑管卫中是本丛书的项目负责人,是这套丛书出版工作中最忙碌的人,他拟订了编纂体例,负责组织各册稿件,审改全部书稿,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安排排版、校对、印制,监督图书质量,实施宣传方案。他的热情、执著、严谨、刻苦的品质,恰巧成就他为这套丛书最合格的实施人。甘肃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车满宝既是本丛书的规划人之一,也是这套丛书的编校把关人之一,本丛书十分“养眼”的装帧设计,凝含着他、当然还有外聘美编房娴等人的智慧和心血。甘肃文化出版社编辑主任原彦平是本丛书执行编辑之一。他为各册图书的编辑付出了细致而繁重的劳动。 原省史志办巡视员、省地方志学会会长张克复对这套丛书的编纂倾注了心力。他对这套丛书的贡献至少在三个方面无人可以望其项背:一是在对这套丛书的推动方面。他运筹帷幄,奔走南北东西,不遗余力宣传呼吁,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终使这一选题喜获各方赞同支持。二是在对各分册主编的遴选方面。本丛书各册主编无一不是当地颇有造诣的文史工作者,无一不对当地文化历史有如数家珍般的了解,张克复慧眼荐举他们担纲各册主编,保证了丛书稿件质量。三是在对书稿文体篇目的确定方面。他渊博的地方文史知识和丰富的编纂经验使得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使一些有缺陷的书稿最终达到了史实的确凿、布局的完善和表述的恰当。 《甘肃史话》丛书的出版还得到了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张家昌、副部长马成洋和省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管钰年、李玉政、袁爱华、何远志、卢旺存及甘肃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孟臻等的支持。省人大、省政协的有关领导也对这一选题计划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部门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全省各市、县党政领导对这套丛书的出版高度重视,给予了鼎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他们的支持是本丛书得以成功出版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各市、县主持编写工作的宣传部、人大、政协、文化局、志办等单位领导同志的周密组织和编撰人员全身心的投入,保证了书稿的如期完成和文图质量。在本丛书的编校出版阶段,甘肃文化出版社的王奕、温雅莉、李兰玲、贾立、郧军涛、周乾隆及马映峰、王天芹、周桂珍、蒋潇、陶伟、何荣昌、宋姝鹏、史春燕、韩凤娜、马高强等以绣花般的细致,挑剔出所有的瑕疵,使该丛书的质量得到了最终的保证。 《漳县史话》是《甘肃史话》丛书之一,中共漳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高度重视,县委书记杨发升、党建中,副书记、县长杨爱平、郭世杰、刘静,先后任编委会主任、副主任,全面主持,具体指导;四大家所有领导-都认真审阅了书稿。部分离退休老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也审阅了篇目和书稿,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已调离漳县的前县委书记陈新民,从北京赐寄文稿,表示热情关心。《漳县史话》全体编辑人员付出了辛勤劳动,“全国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本书主编张守礼,退而不休,不顾年老多病,既主又编,从篇目设置、逐篇编写、审改校对等各个环节,与六位编辑一道忘我工作,团结拼搏。正是由于上下左右精诚团结、共同努力,才使《漳县史话》付梓面世。 与一块地域的悠久丰富的历史和鲜活生动的现实生活相比较,任何文字的表述都是苍白的,都仅仅是撷取了几朵浪花。本丛书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寻访甘肃大地历史文化蕴藏的线索图。有兴致的读者朋友们不妨以本丛书为向导,顺藤摸瓜,寻幽探隐,以您的新发现,来批评、填补本丛书之缺憾。 《甘肃史话》丛书编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