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穿着风俗包罗万象、缤纷多彩,是一个复杂完整的服饰文化大系。满族入主中原之后,强迫汉人遵从满族的服饰习俗,从此,沿袭数千年的汉族冠冕服装制度终于寿终正寝。在清代之前的数千年里,中华衣冠以宽袍大袖拖裙盛冠为特色,显现出潇洒富丽的中原气象,而清代则与之不同,其衣袖短窄,衣身修长,北方游牧色彩的服制形式和穿着方法都体现出别具一格的个性特色。其呈封闭式盒状体的造型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显得严谨庄重,再加上繁缛的装饰,更是肃穆优雅,华贵不凡,从而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服饰史上的一朵奇葩。 清代的服装较有特色的是冠帽、马蹄袖、袍褂和裤子等。满、族人擅长制裘皮,日常服装以皮毛制作的长袍马褂为主,进入中原后,才逐渐使用棉布、绸缎等。满族是女真族的后裔,所以他们的衣装头饰一直保存着女真民族的独特习惯。男子的头发,都将头顶的前部剃光,后面剩下的长发梳成一条大辫子。清兵入关后,通过强行剃发的手段,迫使汉人遵照满族的习俗,剃发留辫,改穿满族服装,企图用这种作法改变汉族的民族意识。清政府一方面实行严刑酷法;另一方面又拉拢诱导,迫使中原汉族逐渐接收了满族的服装发式。 清代男子的冠帽,有礼帽和便帽的区分。官员使用的叫做礼帽,礼帽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八月到来年二月之间戴的,叫做“暖帽”;另一种是在三月和八月之间戴的,叫做“凉帽”。暧帽的顶上都装着红色的帽纬,有的用丝绦制作,有的用红缎子裁成,人们也叫它“红樱儿帽”。在礼帽顶部中央,装有一颗珠子,制作顶珠的原料有宝石、珊瑚、金、银等。顶珠是区别各级官职高下的重要标志,一望便知。根据清代礼制的规定,一品官员的顶珠用红宝石嵌装,俗成“红顶子”。二品官的顶子是用珊瑚做的,三品官员顶子用蓝宝石,四品官员顶子用青宝石,五品官员顶子用随水晶,六品官员顶子用砗磲,七品官员顶子用素金,八品官员顶子用阴文镂花金,九品官员顶子用阳文镂花金,监生与生员们用素银。凉帽的顶珠与暖帽相同。在顶珠的下面,还插有一根二寸长的翎管,一般用白玉、翡翠、珐琅或者玻璃料器做成。翎管是专门用来插花翎的,这也是清代官员特有的身份等级标志。它是将孔雀翎向后拖插在翎管里。由于孔雀尾羽的末梢中央有一圈灿烂的花斑,中心是蓝黑色,活像一只眼睛,所以称之为“眼”。清代官员戴的翎毛,根据其品级高低分为三眼、双眼、单眼和无眼四种,有眼的统称为花翎,无眼的叫蓝翎。如果摘去了某人的顶戴花翎,也就隐含着免掉官职的意思。 马蹄袖是满族特有的,它的外形恰似一只马蹄,本来它的正规名字叫“箭袖”,是武士射箭时保护手腕的防护物,一般用纽扣装在清人常穿的“箭衣”,也就是一种开叉的短袍的袖口上。平时可以翻起来,露出手,行礼时要放下来。清代官员行礼时,先将左右两臂交叉抚过袖口,向下一甩,就是把箭袖放下来的标准动作。清代人十分注重马蹄袖的作用,一般士庶日常行礼时,即使不穿箭衣,也要在袖口上用纽襻系上一副马蹄袖,行完礼再解下来,人们形象地把这种袖子称作“龙吞口”。 男子服装中,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满族的袍褂与汉族传统的长袍不同:造型简练,上身紧窄,袖子细瘦,由肩部向腕部逐渐收缩,袖口前端安上箭袖,衣襟右掩,在右腋下系扣襻,有些袍子的下身前后左右都开衩,这是骑马民族为了上马方便而形成的服装特色。按照规定,皇帝宗室子弟才能在袍子上开四条衩,平民则着左右两侧开衩或称“一裹圆”的不开衩长袍。开衩袍之外,满族人还常穿一种行袍,又叫“缺襟袍”。它的式样与满族人日常穿的袍子一样,但是比日常穿的袍子短大约十分之一,前面开衩,右半边的衣裾比左半边短一二尺,从正面看就像是缺了一块,这是为了骑马时上下方便而设计的。不骑马的时候,可以将右前襟缺少的一块用纽扣连接在袍子上,这样就和一般的袍子一样了。 满族人习惯在袍子外面再穿一件稍短的褂子,也叫做“外褂”。它一般是对襟圆领,袖子比较宽大,袖口平齐,长及肘部,身长大约与膝部以下相齐。外褂与袍子结合,形成了清代特有的袍褂衣服式样。官服外褂上缀有补子,叫做“补褂”。它是中央开襟,门襟上有五颗纽扣,前胸与后背装饰有补子;由于是中央开襟,补子被分为左右两半。补子的纹样与明代文武各级官员的补子纹样基本相同,但是尺寸比明代的补子略小一些,高级官员的补褂下摆上还绣有海水牙子等纹饰。这样,补褂与袍服、礼帽、顶珠、花翎、朝珠、官靴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清代官员的主要官服。 另外有一种满清特有的外褂,它非常短小,其袖子长度一般只到肘部,身长不超过腰部,显得轻捷方便,特别适宜骑马时穿,因此,人们就叫它“马褂”。马褂是满清男子四种制服之一。四种制服分别为礼服、常服、雨服和行服,马褂即行服。马褂又名“得胜褂”,清代最为尊崇的上等褂为“黄马褂”,这种马褂属于皇帝的最高赏赐,只有极少数人才可以得到这种赏赐。与马褂的式样相似的衣物还有马甲,它也是由骑射生涯创造出来的颇具特色的满族衣装。马甲比较窄小,没有袖子,具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式样,开始人们把它穿在里面,起保暖作用,后来就逐渐将它穿在外面,装饰的成分明显增多了。清代官员的服装中,有一种特殊的马甲,叫做“巴图鲁坎肩”。“巴图鲁”是满语勇士的意思,显然这种马甲是给勇士穿的。 清代多年大力推行满族服装,改变了汉族传统服装的面貌,并造成了中国服装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革,即确定了裤子的统治地位。几千年来一直被男子穿用的裙子退出了男服的范围,清代不论男女都穿长裤。男子的裤腿比较窄,有合裆裤与套裤两种形式。套裤没有裤裆和裤腰,保留了汉族古代裤子的形式,但在穿着时,却是将它套在有裆单裤的外面,主要起保暖作用了。P32-35(《走进中国民俗殿堂》) 《走进中国民俗殿堂》是“中华文明之旅丛书”中的一部,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全书共分十二章,从十二个方面对中国民俗的内容及起源、发展和演变的轨迹进行了深入浅出、重点突出而又系统完整的介绍。通过对该书以及该套丛书中其他图书的阅读和学习,将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悟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努力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将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养成博大的学术胸怀,形成跨学科的贯通性思维,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将有助于公众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激发家国情怀,完善人格修养,树立远大志向,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这部具有较高品位、可读性很强的中华优秀文化通用素质教育读本,既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入门读物,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素质教育课或通识课的参考用书,同时也适合相关专业爱好者以及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公众阅读。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阅读参考了大量民俗方面的原著和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有关中国民俗的著作,出于本书体例上的考虑,许多著作在书中未能一一注明。在此,我们向诸位作者深表感谢。为了配合和形象地说明书中的相应内容,我们选用了大量图片,凡能查到作者的均一一注明。但也有许多图片因所引出处未注明作者,一时难以查到而没有署名,对此,我们向这些图片的作者深表歉意。一些图片的原始出处和发表年代无法确定,或是无法与作者和版权拥有人取得联系,请在版权保护期内的图片的作者和版权拥有人及时与出版社联系,出版社将按有关规定向您支付稿酬。在此,我们向所有图片的作者深表感谢。 本丛书得到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经费资助。在此,我们深表感谢。 在该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长辈、同事、学友及学生的帮助,应该说本书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山东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博士生导师马新教授,山东大学出版社原社长、博士生导师孔令栋教授于百忙中对该书稿进行了修改和润色,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刘旭东先生、武迎新女士、牛钧先生、朱以青女士、王钧女士、傅侃女士、牟杰同学、王宜凯同学、高静同学的出色工作也为该书增色不少。在此,我们对他们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 因受时间和水平所限,尽管我们作了很大努力,书中的疏漏、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日后补充修正。 编著者 2014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