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绿色华安


作者:绿色华安编委会     整理日期:2021-12-17 04:12:24


  缠绕于心的倾听与仰望
  土楼对于陌生的人,它是让人感受与想象的。如果你只迷恋于奇山异水,那么最好别去土楼,正如宁静的周庄,她的魅力与价值在于如水一般的祥和与纯净,而不是瑰丽的风景。但土楼是奇特的,她的奇特总是让很多人忽略自身的兴趣与爱好,而不由自主地从远方涌来欲睹风采。
  这几年圆土楼声名鹊起。也许是人最本质的亲近感,作为民居的一种,土楼的原生态最容易勾起人们对田野生活的追索与怀念。虽然在中国,大面积地掀起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闲适漫游之风也才那么几年,但越是原生态的民居方式人们越是好奇,越容易表现出回忆式的迷恋,仿佛自己的生活离这似曾有的淳朴已经很远了。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的距离。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人们也需要舒缓的慢板,来释放隐藏的心灵。从客观意义上讲,散布在闽西南的土楼群落,尽管它们有的已经存在几百年,却因为现代人审美意念向传统与原生态复苏而在短短的时间内厚积薄发,散发出醇厚质朴的迷人气息,形成了学者专家研究土楼、城乡居民探寻土楼的热潮。
  闽南土楼景象姿态万千,古拙淳朴,亦雅亦俗。只要你愿意,你总会在不经意间走进乡土味十足的田园世界。但无论哪一种方式,接近土楼是必须用心来度量的。如果有了思想的准备,位于福建华安县仙都镇的大地土楼群是你探寻与感悟土楼风情的必到之所。二宜楼,便是这所有圆土楼中集萃着最为典雅丰富的文化内涵、最为浓郁的乡居生活气息之宏伟、壮丽与精致的典范。
  用现代的眼光看来,其实土楼的魅力首先在于它的诞生地。纵观闽南土楼群,无不建立于青山环绕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必然与淳朴清静的生活状态相协调。二宜楼所坐之地,依山傍水,山岭烟雾缭绕,茶园葱茏,清泉甘洌,为“生气行于地”之势。建筑专家、民俗学者在勘探测量、理性分析后惊讶地发现,二宜楼以及相邻的南阳楼、东阳楼在选址、布局、建筑方法、构造上竟是如此合理与科学,于是产生了诸如“蜈蚣吐珠穴”的地理之说与“精构主义的胜利”之赞叹。专家们的考证与研究结果,促使圆土楼们迅速成为世界民居奇观。“圆楼意象”的提出也伴随着美学与哲学一同丰富了民居旅游观光的重要内涵,同时也给闽南山水绘上了美妙的一笔。
  如果不带考究的目光,只带着一颗平静的心来,你收获的也许是一幅真实的乡村画卷,或者回到人类最初的生活本相。华安的乡村与其他地方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这里的人,和这里的人们在生生不息中所创造的智慧和奇迹。也许圆土楼的创建者们从来就没想过要做出惊世之举,他们在封闭的山区苦心孤诣地营建家园时,首先想到的是安全,接下来才是家族的团结与繁荣富足的梦想。在二宜楼,这些延续了三百多年的生活情节依然最真实地在圆楼里展现着,并且不断地丰富和拓展。
  但是二宜楼出名了。它的出名首先是因为它是圆的————圆通为旨,天圆地方。这种圆圆的土楼房不仅在偌大的中国少见,在全世界的民居中也是绝无仅有。1996年,它成了福建土楼中最早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宜楼获此殊荣,当然还有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它圆楼圆得大,直径73.4米,结构合理,设计独特而且保护完好;另一方面是它自身所蕴含着的令人赞叹不已的文化迹象与内涵。其中在二宜楼内共有壁画226幅、彩绘228幅、楹联163副、雕刻349件等,内容有山水、花鸟、人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芳香,特别是祖厅上的《第一家》和《九世同居》两幅彩绘至今光彩夺目,堪称精品。这些越来越多被挖掘和发现的艺术潜质和精神物象,在众多文物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条分缕析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它们无一不尽情地诠释着“宜家宜室”、“宜内宜外”、“宜文宜武”之“二宜”的含义。1999年闽南首届生态旅游节在这座土楼举行,盛大的庆典吸引来了无数的参观者。他们惊讶了,而生于斯、长于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楼里人却惊讶着他们的惊讶,于是圆楼里的生活在一阵阵相互惊讶声中频频曝光于装有胶片或没有胶片的镜头里。圆楼里几百年的生活虽然不是沉寂的,也有着欢声笑语、鼓乐喧天,但惊讶的表情所带来的人气与生机给了二宜楼里的人们更多的自豪与风光。他们开始幸福地居住在“神州第一圆土楼”的荣誉里。
  然而他们并没有就此改变圆楼里的生活方式,依然正常起居,做事,干活,聊天,依然在独立单元的四层楼房里用空调发酵着茶的芳香。但他们的生活内容却从此丰富多彩起来,对于先祖们创造的经典之作也开始了饶有兴趣的解读与宣扬。大圆于天的土楼人是宽容和热情的。每有客人来,他们中就会有人主动帮忙介绍土楼的情况和他们自家单元里的壁画与彩绘。
  其实二宜楼是神秘的。尽管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对它的诞生与存在做了科学的解析,但它所派生出来的建筑学、地理学、美学、人类学内涵等有时也让人费解。我常常想,认识二宜楼,最适合的方法就是用倾听与仰望。倾听那团聚在圆形大楼院里的每一声话语,倾听楼板上回响着的清脆的脚步声,甚至你可以静静地站在大天井圆心石上,听自己的每一句心里话,让它们在圆楼里不停地回响和激荡,再随着你的目光飘向圆圆的天空。
  应该说二宜楼表现出来的向心性和匀称性等特征,体现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思想,实现着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和谐景象。每一次走进它,我都不自觉地要把周庄与之联系起来。尽管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民居方式,甚至于风马牛不相及,但我隐隐地觉得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点。它们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样也在近几十年才被发现美的价值,一样也是首先引起外国人的注意。周庄是因为一幅双桥的油画,而圆土楼则是一张被误以为是核基地的卫星照片。前者是引起了惊叹,后者则引起了一阵有趣的惊慌。同为华夏民居,一个体现着柔和之美秀于江南,一个则以阳刚雄伟之壮立于山间。它们的美,是要用心品的。它们不需要人声的喧闹与鼎沸,却能盛情地接受心灵的旅行。
  P8-10
  华安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蕴涵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并非一本书就可囊括。我们查阅诸多史实材料,从多方位多角度认真梳理出华安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以期达到翻阅这本书就可对华安有个全面认识和了解的目的。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本书的编写工作。县委宣传部负责总体协调,牵头组织不同领域富有经验的专家组成编撰班子,认真编写并精心选取富有华安历史文化深度和特色的稿件。县委书记柯志宏、县长沈建平亲自为本书作了序。县文联、县文体局、县旅游局、县发改委、县政协文史委等单位都对本书编撰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本书七大部分的主要负责同志为前期编写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同时还要特别感谢海峡文艺出版社的编辑同志,为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并做了大量修订工作,对他们的辛勤劳动,也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世界文化遗产地华安虽建县仅八十余年,但历史却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我们希望,本书所搜集的反映华安悠久历史、山水名胜、风土人情、深厚文化积淀及时代风貌等文稿,可以让读者对绿色华安、文化华安、魅力华安、活力华安的理解有所助益。尽管付出了不少努力,但因时间仓促,学力和精力所限,书中缺憾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09年10月





上一本:世界通史精编 下一本:风韵诏安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绿色华安的作者是绿色华安编委会,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