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帝都梦华--中华古都文化撷萃


作者:杨玉峰     整理日期:2021-12-17 04:12:23


  中国文明历史之悠久,古都数目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早在古人的文献里,就有了远古传说中都城的记载,如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的都城。但是由于年代久远,难于稽考,甚至有的都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不能确指了。除文献记载外,考古发掘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认识古都的资料。作为历代中国统治的心脏,古都与国家相伴而生。中国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古都的轮廓才日渐清晰起来。
  古都数目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我国自远古传说时代已经存在的古都就有一百八十余个。而据北魏以后的文献记载及历史考证,我国的古都已经在二百个以上。对此,长期研究中国古都的学者们对古都作了一个较为具体的划定:从广义上说,古都应该是一个不受外来控制的、独立的王朝和政权的政治中心。从狭义上说,古都应有较长久的而不是过分短暂的时限;从地理位置上看,它的遗址不能是一种推论而必须能够确指其所在,它的遗址应当距现今相关的城市较近,不能是远离这一城市的废墟。根据这些特点,自夏、商、周以后,我国广义的古都共有二百一十七个,它们包括了建立在内地的古都一百六十四个、建立在周边各地的古都五十三个。由于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和安阳等古都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中国的“七大古都”。
  古都称谓古都是某一个古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即今天所称的“首都”。但是古人对都城的称呼并不那么简单,可以分为“泛称”和“狭称”两种。所谓泛称是历朝历代对都城通行的称谓,在古文献中就有“京”、“都”、“邑”、“京师”、“京肇”、“京城”、“京华”、“京阙”、“京畿”等记载。而且关于这些名称的解释,不同的文献稍有差异,比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在解释“都,,这个字时就说:“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在《释名》中又说:“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说文解字》解释“京”为“人所为绝高丘也”;《尔雅·丘释》又解释为“绝高为之京”,“卓绝高大之丘,而人力为作之者名‘京’”。可见,每一种名称虽然都有各自的解释,但是综合起来看,它们有共性,那就是都与君王有关,是天子居住的地方,而且有高大的建筑物和众多的人口。古都的狭称是具体到某一个朝代都城的名称,它往往随王朝的更替发生变化,如汉代、唐代的京城叫“长安”,元代的京城叫“大都”,等等。
  古都选址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所以古都在大江南北都有分布。尽管各朝古都在地理位置上有差异,但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其地理位置的最终确定受限于自然、政治、军事、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在自然地理环境作为大前提的情况下,历代统治者主要是从经济、军事以及具体的地理位置几方面考虑。在经济上,要求都城的附近区域必须是一片富饶的地区。那样,才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解决统治集团的物资需要,几乎不需要或很少需要远处的物资供给。从军事的角度考虑,要求都城所在地应当是既便于制内,又便于御外。当考虑到具体的地理位置时,一般要求都城所在地大体处于王朝全境的中心地区,或是有便捷的交通线,这样,便于中央政府同全国各地进行有效的联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苛求古都一定处于地理的几何中心位置,但是有通达全国的交通线是至为重要的。综观我国历史上的古都,上述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而且条件优越、符合理想的都城并不存在:如北宋开封的经济环境不错,但是御外条件不足。明清北京以燕山山脉为屏障,在抵御北方部族的侵扰时有险可依,但是,由于远离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经济中心所在地————江南地区,所以经济条件又有欠缺,等等。所以,在一些基本原则之下,每个王朝都城的选址,大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确定最有利的地点。也正是这些原因,都城的确定一般都反映了某个时期的总的形势,反过来,都城位置又对以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古都的变迁从我国古代都城在全国总范围内的分布状况及其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各朝都城的地理位置不一,而且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动。古都地理位置的变迁,有规律可循。
  从公元前21世纪夏禹立国到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殷以前,统治者都有迁都的习惯。仅商王仲丁至盘庚之间就迁都五次。这就使得中国古都像天空中多变的云彩,让后人总也看不真切。尽管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时期古都的迁徙与“青铜时代”所必需的矿脉有关,但是,毕竟由于历史久远,难以确证。自盘庚以后,中国的古都才开始相对稳定,到隋唐以前,历代都城都没有离开过中原地区。
  长期以来,中原地区经过我国先民的垦殖与开发,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最富庶的地区。此外,中原地区基本地处王朝版图的中心,所以,殷商至唐代的都城大都建立在这一地区。唐代中后期,南方经济迅速崛起,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一向富庶的中原度过了它最辉煌的时期,不仅在经济上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地位,更因为唐中后期政治局势的变动使它逐渐走向衰落,历五代至宋,经济上南重北轻的局面形成。特别是宋室南渡以后,南北分裂、运河淤废,从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看,中原都处于劣势。所以,此后近八百年的历史中,我国的古都再也没能回到中原地区。
  北宋以后,我国都城位置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南北迁移,而且受时局的影响很大。如南宋定都临安,除了它地处江南运河南端、土地肥沃、经济繁荣等有利条件外,更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的统治者畏敌如虎,怕金兵南下,所以认为临安有江、淮之险可作为屏障,于是定为都城。元统治者定都元大都,由于他们是来自北方的民族,不愿离本民族的根据地太远,同时,也为更有效地对地域广大的国家进行统治。总体说来,在北宋以前,都城的变动主要表现为由西向东的迁移;北宋以后,因当时历史的需要,或南或北,最后定在今天的北京。这种西、东、南、北的“大十字”迁移的特点,是中华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P4-6





上一本:风韵诏安 下一本:国史读本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帝都梦华--中华古都文化撷萃的作者是杨玉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