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齐鲁文化


作者:王勇,王全成     整理日期:2021-12-17 04:11:13


  一、后李文化时期
  “后李文化”发现于1992年,主要分布在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当时,山东省文物部门在临淄齐陵镇的后李家村进行考古发掘,于古车马遗址中发现了许多古代的陶器碎片。经文物专家鉴定,这些碎片距今约8200--8500年,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之一。由于是在临淄后李家村发现的,所以叫做“后李文化”,那段时间也被人们称作“后李文化时期”。
  后李文化遗迹主要包括房址、壕沟、灰坑等。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多圆角方型或长方形,面积一般30~50平方米,大者50余平方米。居住面有的经过烧烤,有灶址和一些陶、石器等生活用具。陶器以红褐陶为主,红、灰褐、黑褐、青灰褐陶次之。制作工艺为泥条盘筑,器表多素面,器形以圆底器为主,仅有少量平底器和圈足器。器类主要有釜、罐、壶、盂、盆、钵、碗、形器、杯、盘、器盖和支脚等。
  由此可见,“后李文化时期”的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规模,能够制出造型古朴、质地松软的陶瓷器皿,并对颜色有了很好的认识和使用。
  二、北辛文化时期
  北辛文化是在1978——1979年间的考古中被发现的,因发现于滕州官桥镇北辛村附近而得名,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是原始社会开始趋向繁荣的重要阶段。
  据考古发现:当时的北辛地区是一个氏族部落的聚居地,部落中的人们已经能够手工制作鼎、罐、釜、钵、碗、盆、壶、支座等多种类型的陶器,还会在器物上刻画窄堆纹、蓖纹、划纹、压划纹等饰纹;石器磨制的工艺已非常精细,如斧、铲、镰、磨盘、磨饼、凿、匕首等的器形非常规整,有很好的光滑度;懂得了农耕,会使用石铲、鹿角锄等各种石器翻松土地,从事农业生产,而且会使用石磨盘来加工粮食;手工业生产出现萌芽,开始使用野生纤维和动物毛绒进行纺织、缝纫、编织;建成了半地穴式的圆形房屋,居住条件较后李文化时期的人类有了很大进步;家畜饲养、狩猎、捕鱼等也比较发达……这一切都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真正走向了定居生活,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熟食制作技术非常进步。
  三、大汶口文化时期
  大汶口文化分布于我国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距今约6500——4500年,总体成熟程度很高,堪称东夷文化史上光辉的发展阶段,表明当时的社会已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发展到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据考证: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制作工艺比较高超,已经能够制造鸟造型的三足陶器;玉器的制作、雕刻与雕塑艺术相当发达;人们开始从事祭祀活动,并将自己制作出来的器皿用于祭祀;占卜之风逐渐盛行,龟甲成为占卜的工具;人群居住密度越来越高,村落现象更为明显;文字出现萌芽;社会生产劳动有了性别之分,男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女人主要从事纺织等家内劳动;私有制出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些人的墓穴非常大,随葬品比较丰富,有些人的随葬品却很贫乏。P3-4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闂備礁鍚嬮惇褰掑磿閹绘帪鑰块柣妤€鐗忛埢鏇㈡煥閺冨洦纭堕柣鐔哥箞閺屻倝鎼归銏喊缂備焦顨呴幊蹇撫缚椤忓牆妫橀柕鍫濇川椤︻噣鏌i悩鍙夋悙闁搞垹寮剁粋宥夊即閻旇 鏀抽梺鏂ユ櫅閸燁偊藟閸ヮ剚鐓欓悹鍥皺缁犳壆鎲搁弶鎸庡暈缂佸顦遍埀顒婄秵閸欏骸岣块垾瓒佺懓饪伴崘顏嗕紘濠电儑缍嗛崳锝夊箚瀹ュ鏅搁柨鐕傛嫹
闂備胶枪缁绘鈻嶉弴銏犳瀬闁绘劕鎼粈鍌涖亜閹达絾纭堕柤绋跨秺閺屾稑鈻庤箛鏇燁唸闂侀€炲苯澧紒顔肩焸瀹曟椽宕卞☉娆屾寖濡炪値鍋掗崢鍏兼叏濞戞娑㈡晲閸℃瑦鍠涢梺閫炲苯澧鹃柟鍑ゆ嫹,濠电偞鍨跺Λ鎴犵不閹存繍鍤曢柛婵勫劙閻掑﹪鏌涢埄鍐噮闁肩ǹ鐖奸弻鐔碱敊閸濆嫬顬堥梺鎼炲妼鐎涒晝绮嬪澶樻晝闁挎繂妫欑€氳櫕绻涢幋鐐搭棖閻犳劗鍠栭崺鈧い鎺戯攻鐎氾拷
闂備礁鍚嬮惇褰掑磿閹殿喚绠旈柛娑卞枟婵粓鏌﹀Ο渚Ц缂佹柨澧界槐鎾诲磼濡や焦鐝旈柣搴$仛閿曘垹顕i崹顐㈢窞濠电姴瀚~姘舵⒑濞茶鏋欑紒韬插€楀Σ鎰攽鐎n亣袝闁诲繒鍋涙晶鑺ョ珶婢舵劖鐓欐繛鍫濈仢娴滅偤鏌i弽銊х煉鐎规洘顨婇幖褰掝敃閿濆棙鐣奸梻浣瑰缁嬫垿鎳熼姣椽寮介妸銉х獮閻庡箍鍎扮拋鏌ュ磻閹炬枼鍫柛鐘靛鐢€崇暦閵忊懇鍋撻敐搴濈敖婵″弶娲熼弻锝夘敊閺勫浚鍞归梺閫炲苯澧紒璇插€搁悾鐢稿幢濞戞ḿ鐓戝銈嗙墬鑿ら柛瀣崌閺佹捇鏁撻敓锟�

上一本:海原史话 下一本:荆楚百件大事

作家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