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考古文化
作者:李娟,张泽云 整理日期:2021-12-17 04:11:05
我们不能从古代的典籍中找到关于史前时代墓葬制度的记载。但是,人类的文明具有延续性,因此,除了通过考古发掘的手段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古代典籍去推测史前时代的墓葬制度。 据经典古籍《周易》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说的是在古代(相对于周代而言),人死去之后,一般用茅草裹尸,然后丢弃在荒野之中,并不挖墓穴,也不祭奠。可见在史前时代的初期,人们对于尸体的处理方式是非常简单的。 我国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感慨:“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意思是说,死和生都是人生中的大事,时光的流逝,死亡的到来是多么令人痛苦啊!由此可见,“事死如生”的观念早在晋代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其形成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二十世纪以来一系列的考古发掘证明了这一点。 在旧石器时代的中后期,人们可能不忍心看到亲人的尸体被禽兽所食,就开始掩埋尸体,于是,专门放置尸体的墓穴就出现了。此外,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大多生活在洞穴之中,因此,人们也会将天然的洞穴或岩棚作为墓地。据考古学家们研究,山顶洞人的住所和墓地都处于同一洞穴之中。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之后,旧石器时代结束,新石器时代开始。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的墓葬和埋葬形式日益多样,并逐渐呈现出制度化的特点。 一、史前时期的墓 一般来讲,史前时代的墓主要分为五种形式。 1.岩洞墓 岩洞墓,是指将天然洞穴作为墓地。岩洞墓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我国华南的一些地方也采用天然岩洞作为祖先的墓穴。华南地区天然洞穴较多,因此,这一墓葬形式流传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江西万年仙人洞内就发现了岩洞墓。 2.堆土墓 堆土墓的总体特征是:墓穴是在地面上堆土建造而成。因为我国南方地区多河流湖泊,地下水位较浅,人死后埋葬在地下,遗体可能会浸泡在水中,因此,这一形式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堆土墓还可以按照它的结构特征分成两种形式:无圹堆土墓和有圹堆土墓。无圹堆土墓没有明显的墓圹,是直接将尸体放在地上,之后用土掩埋。据考古发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马家滨文化、薛家岗文化、河姆渡文化中发现的墓葬,大多没有墓圹,可能就属于无圹堆土墓。而有圹堆土墓、则是先在地面堆筑成高大的土堆,之后再在上面挖掘墓穴。这一形式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中。 3.竖穴土坑墓 竖穴土坑墓是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才出现的,同时,它也是新石器时代最为流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墓形。这一形式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及华北、东北、西北各地,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一些地区也有发现。竖穴土坑墓是从地面上垂直下挖形成的,其形状多样,一般有长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其中,长方形的墓穴最为常见。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大多比较浅,仅仅能够容纳尸体,一般长2米左右,宽1米左右,深度则大多在2米以内。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较大规模的竖穴土坑墓开始出现。 4.土洞墓 土洞墓最早出现并流行于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在死者去世将要下葬的时候,人们首先挖一竖穴式的土坑,之后再在坑底部的一侧挖一个横着的墓穴,这便是土洞墓。这一墓穴形式可能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青海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墓葬中,考古学家们发现387座带有墓道的“凸”字形墓。在这种墓的墓道和墓室之间,通常会有成排的木棍或木板,起到封闭的作用。考古学家认为,这一墓穴形式可能是人们仿照窑洞式住房为死者营造的阴宅。因此,伴随着这一墓穴形式的出现,我国“事死如生”的葬俗特征也基本形成。 5.积石墓 所谓积石墓,是指一种用天然风裂石块,采用一定封顶方法在地面上砌壁建筑而成的墓室。这一墓穴形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一般来讲,这类墓大多分布在山梁上,或者是高坡上,墓穴内埋葬的人数在几个人到几十个人之间。积石墓的流传时间非常漫长,从史前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东北地区大多采用这种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的墓穴埋葬亲人。 二、史前时期的埋葬方式 我国史前时期的埋葬方式主要有两种:土葬和火葬。不过,在绝大多数地区,在绝大部分时间,土葬都是人们采用的最为普遍的埋葬方式。即便是土葬,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其埋葬方式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以下两种: 1.按照埋葬人数分类 考古学家按照墓穴中埋葬人数的多少,将埋葬方式分为单人葬和合葬两大类。所谓单人葬,指一座墓穴中仅仅埋葬一个人。在史前时代,绝大多数时间和地域之内,单人葬通常是最主要的埋葬方式。而合葬则是指同一墓穴中埋葬的人数在2人或者2人以上。这一时期,合葬墓埋葬的人数少则2到3人,多则可达数十人。 2.按照埋葬次数分类 按照人们对尸骨的埋葬次数,埋葬方式又可以分为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方式。一次葬是对死者遗体进行一次性处理的埋葬方式。它是我国史前时期最主要的埋葬方式,在全国各地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二次葬是对死者的尸体或遗骨进行2次或2次以上处理的埋葬方式。二次葬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二次葬可能反映了下面三种葬俗:迁葬、洗骨葬和再次葬。 迁葬:在史前时期,当一个氏族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迁往另一个地方的时候,为了让自己已经死去并下葬的亲人能团聚而进行异地迁葬。在陕西南郑龙岗寺的墓地中,考古发现了423座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墓葬。其中,有23座是单人二次葬墓,有8座是多人二次合葬墓。 洗骨葬:据《梁书·顾宪之传》记载,衡阳地区有这样一种风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亡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祟。”当地的山民生病之后,大家认为这是已经死去的人的鬼魂在作怪,想要治病,就要挖开墓穴,去除棺木,将已经干枯的遗骨取出来,用水清洗,这样就能使活人免遭死者鬼魂的缠绕,从而逢凶化吉。将埋葬多年的尸骨取出来,用清水洗干净之后再次下葬,这便是洗骨葬。 再次葬:据《墨子·节葬》记载;“楚之南有炎人国,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孝子。”楚地的南边,有一个国家叫做炎人国,那里的人们在亲人死去之后,都会将遗体停放,等到肉体腐烂之后,再将尸骨下葬。这样做的人便会得到孝顺的好名声。采用这种埋葬方式的人们大多有这样一种观念:人的血和肉是属于尘世的,死去后,一定要等到肉体腐烂才可以下葬,否则死者不能进入鬼魂世界。人死后,等待肉体腐烂再埋葬尸骨的做法便是再次葬。 三、史前时期的尸体放置方式 按照尸体在墓葬中的放置方式,考古学家们将尸体放置方式分为四类: 1.仰身直肢葬 亲人死去,人们在装殓的时候,使其面部向上、身体仰卧,双腿伸直,双手垂直平放于身体两侧。这种葬式便是仰身直肢葬。它是人类各个历史时期葬俗中放置尸体的主要形式。 2.侧身直肢葬 侧身直肢葬是将尸体侧卧,令四肢伸直放置的葬式。在史前时代,这种葬式比较少见。在青海柳湾半山类型墓地中,共发掘墓葬257座,其中侧身直肢葬墓仅有2座。所以,这是一种非常特殊、又很少见的葬式。 3.俯身葬 在这种葬式中,死者的面部向下,或者朝向两侧,身体则呈俯卧伸直之状。这种葬式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马家滨文化中,在黄河流域地区则很少见。至于人们为什么采取这一尸体放置方式,还不得而知。可能有某种特殊含义,如死者可能非正常死亡等。 4.屈肢葬 亲人去世后,人们将其尸体下肢向上卷曲放置。按照其尸体放置的姿态,又可以细分为仰身曲肢、侧身曲肢、蹲踞葬等形式。在史前时代,这一葬式集中分布于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中,华南地区也有分布,在黄河流域则非常罕见。不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一葬式在秦人中非常盛行。屈肢葬是一种按照人们休息或睡眠时的自然状态来放置尸体的形式,可能包含着对死者长睡不醒的美好祝福。也有学者认为,在屈肢葬中,死者的形状就好像胎儿在母亲身体中的姿势,这一葬式,可能寄托着死者“重新投胎做人”的期望。 P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