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社会中发挥着复杂的政治和文化作用,对其作为实物的价值在考古学和美术史学中已有过精深的研究,而对于铸造在上面的金文书体进行研究则涉及到西周时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样,如果没有青铜器的知识,金文的研究将无所依存。后者属于有关青铜器铭文的历史学研究的史料学分支,其主要目的是揭示金文作为一种史料的形成过程和背景,从而使我们加深对其性质的认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金文形成的过程与青铜器本身的铸造息息相关,因此对金文书体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研究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和背景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李峰著的《青铜器和金文书体研究(精)》收集的大部分文章是笔者过去二十年间以金文书体为视点对上述问题的探索,且大部分只曾用英文发表或尚未发表。本书对于青铜器、商周历史研究者及书法爱好者等,均有参考价值。 李峰,陕西宝鸡人。1983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硕士学位,之后从事西周都城丰镐遗址的发掘。1990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赴美国,200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教授,兼任哥伦比亚大学唐氏早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荣获哥伦比亚大学伦菲斯特杰出教师奖。2013年受聘任吉林大学匡亚明讲座教授,2015年任吉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18年任德国海德堡大学代任全职教授。 李峰教授擅长田野考古、古文字特别是西周金文,以及文献的综合研究,并注重考古学、比较历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探索。其研究方向跨多个领域,包括复杂社会和文明的兴起,早期国家的体制,区域文化关系,官僚机构的运作,早期书写的性质,及早期国家和帝国的社会与经济动态分析等。李峰教授于2002年创办了哥伦比亚大学早期中国讲座,并于2006年至2010年主持山东龙口归城古城遗址的中美联合调查和发掘。主要学术专著包括《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剑桥大学出版社,2006年英文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中文版,2016年中文增订版),《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年英文版;北京三联出版社,20lO年中文版),《早期中国社会和文化史概论》(剑桥大学出版社,2014年英文版)。主要编著有:《中国早期的书写与识字度》(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11年英文版),《龙口归城——胶东半岛地区青铜时代国家形成过程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18年中、英文双语版)。另有中、日、英文论文数十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