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论述六朝佛教造像对朝鲜半岛与日本影响的专门著述,印证古文献记载中六朝佛教文明先进性,揭示东亚佛教文明进程中南六朝重要地位。佛教艺术在内的南六朝文化,更像是一部推动当时中国以至东亚文化发展的发动机。 一部图文并茂、史料丰富的六朝佛教艺术传播史,长江学者费泳教授八载潜心之作,走访国内外相关佛教石窟、寺院遗迹、博物馆,依据新近出土实物资料、造像铭记与可靠文献,集 600余幅珍贵图片,精心设计,彩色印刷,兼具学术与收藏价值。 打开历史尘封,还原六朝佛教文化高度发达的真实面貌。梳理考证古代文献、佛教经文典籍,弥补造像实物匮乏之缺失。 历史细节中,探寻文化脉络,再现六朝繁华。运用图像学研究方法,从佛教造像题材、容貌、发型、服饰、手印等因素,辨识造像身份、风格源流、背后故事,如: ○顾恺之绘画中有哪些佛教因素?○中国菩萨女性化是何时出现的?○齐竟陵王造弥勒立像与栖霞寺内现存佛头是否有关?○日本飞鸟大佛是如何穿衣的?○什么是“六朝的微笑”? ○菩萨的发髻、宝冠有哪些样式? 费泳,艺术史博士,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委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美术史及佛教艺术。专著《中国佛教艺术中的佛衣样式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江苏省政府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专著《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江苏省政府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年出版著作《中国佛教艺术中的佛衣样式研究》《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艺术中国 · 绘画卷》《南北朝佛教艺术研究》《六朝艺术》《佛教艺术经典 · 佛教艺术的发展》《海外藏明清绘画珍品》《敦煌石窟艺术精品丛书》等。 对于中国佛教艺术与域外关系的研究,人们大多关注来自印度的影响,少有研究中国佛教造像的对外输出。以往由于佛教实物的缺乏,无法验证古文献记载中六朝佛教文明的辉煌,导致对朝鲜半岛、日本早期佛像来源的认识,多注重北朝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南朝佛教造像的新发现及相关研究的深入,有条件进一步论证在汉传佛教文化圈形成过程中,南六朝的主导性作用。本书对中国与海东地区佛教造像之间的渊源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探讨东晋、南朝的佛像样式特征,及其对朝鲜半岛三国时期、日本飞鸟白凤时期造像的影响和传播路径,确立六朝在东亚佛教艺术中的先进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