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物质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科学技术的见证,艺术的见证,文明成就的见证。正是由于传世或出土的文物凝聚了历史、艺术、科学和风俗等诸方面的价值,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人们收藏的兴趣。由于一件文物所具有的价值不同,专家们为文物定出了级别,具有特别重大价值的文物称为“国宝”。 本书以文献资料为依据,以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为佐证,综合前人研究,对历代国宝的来历、下落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希望能引起收藏爱好者的兴趣,引导专家学者做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本书的写作坚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可能介绍新的考古发现和其他新发现,如《圆明园四十景图》;二是反映了作者部分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作者认为秦始皇根本没有制作过什么传国玺,而是他的六方实用玺在汉朝代代相传而有了“传国玺”之名;三是在众多已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新见解,如大禹铸九鼎的问题,根据史书记载则有之,而至今未见实物,作者从“革故鼎新”的成语得到启发,认为夏有九鼎,商汤灭夏,获得夏九鼎,毁夏九鼎乃是殷革夏命的一项措施四是有选择地介绍作者的所见所闻,而这些见闻往往于其他信息媒体不易读到,如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组织的故宫文物大迁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