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战博物馆 海战博物馆位于珠江口东岸,濒临鸦片战争古战场威远炮台。在古炮台右上方,横跨雄伟的虎门大桥,后方一座造型别致的建筑拔地而起,其正门上方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海战博物馆”几个大字分外醒目。大桥、博物馆、古炮台群交相辉映;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形成纵深交接。 海战博物馆于1999年12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是一座专题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博物馆。海战博物馆陈列大楼主体建筑由东莞籍院士何镜堂设计,其外观造型如三艘鸣笛起航的战舰,于高空俯视时,又如同落入水中的英雄花——木棉花。 海战博物馆的“鸦片战争”陈列于2015年9月开始在原鸦片战争中英海战史实陈列的基础上改造升级,并于2016年12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展览面积4967平方米,展示文物达1860件,历史图片1310幅;油画、工笔画等艺术品约120幅;高科技、信息化项目10余项。展览由七个部分组成,以全新视角展示鸦片战争这一反映中国历史转折的重大事件,具体介绍了鸦片战争前的中西方世界、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以及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走进陈列展览的序厅,映入眼帘的是序厅的雕塑,它的主题为“历史悲痕、铮铮铁骨”。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的鸦片战争犹如天外陨石轰击大清版图,砸碎了“天朝上国”“万国来仪”的虚幻迷梦。“陨石”上刻有1840年、1842年等鸦片战争的时间节点;有象征工业文明的蒸汽机、齿轮;也有象征西方列强入侵的鸦片、坚船利炮等图像符号。同时,铮铮铁链不仅象征西方殖民统治的枷锁,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序厅八根圆柱,设计成锐利的三角形造型,指向中央雕塑,似刀似舰,与中央雕塑融为一体,八角型立面墙体,选取了炮台瞭望口的主题元素。 后 记 鸦片战争将中国推入了屈辱与灾难的深渊,成为中国人心中永久的痛。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有关鸦片战争的分析研究著述不知凡几。但这些成果多属史学界研究范畴,焦点多集中在战争本身及战争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方面,但关于鸦片战争的专题展览,则屈指可数。虎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鸦片战争的古战场。作为全国唯一一座鸦片战争专题性博物馆,我们有责任打造出一个“鸦片战争”专题展览。十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鸦片战争这一主题,广泛征集文物,开展学术研究,致力陈列形式提升,并于2016年12月推出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有高度的《鸦片战争》陈列展览。 为了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鸦片战争这段历史,我们组织研究人员编写“鸦片战争解读”一书,此书以纪事为主,并配有大量实物实景图片,适当穿插故事和评论,对每一重要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事件本身经过,都力求叙述清楚,使读者能对事件的概貌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通过这些重大事件的叙述,人们将能够看到西方殖民者使用军事、经济和政治等种种手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书以《鸦片战争》陈列为主线,注重学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陈述性和评论性相结合,思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分七大部分对《鸦片战争》进行了解读。其中第一部分鸦片战争前的中西世界由唐立鹏负责编写;第二部分中英战前冲突与广东军事防御由张巨保负责编写;第三部分从英军封锁珠江口到强占香港岛由李丽娟负责编写;第四部分从道光帝下诏宣战到签订《广州停战协定》由崔萍萍负责编写;第五部分从英军扩大侵华到《南京条约》签订由黄付才负责编写;第六部分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丁学志负责编写;第七部分沉沦与觉醒由梁增剑负责编写;张建雄统稿。 最后,向为本书写作提供帮助的领导和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水平有限,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尤显不足,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学界同仁不吝赐教匡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