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古今,畅游庙堂江湖;剖析人性,再观盛衰之道。帝王将相,前车之鉴;此书如镜,映人功过。兴对亡,盛对衰,古往对今来。荒淫对勤政,酷法对仁怀。定六合,平四海,隋殁对唐开。明镜太宗喜,弄獐明皇爱。安史之乱社稷忧,黄巢起义江山坏。盛衰循环如春秋之交替,兴亡轮转似日月之瓜代。 这盛衰的道理看似浅显,人们却不断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周武王在牧野逼纣王自焚,继承尧舜禹汤的优良传统建立盛世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烽烟四起,各路诸侯拥兵自重,战事不断,民不聊生;嬴政灭六国,天下一统,却被一个小小的亭长夺了江山;杨坚的出现完成南北统一,中华帝国再次进入盛世,但他死后十几年间,家底儿就被儿子败得精光;老李家从老杨家手中接过传国玉玺,缔造了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即使是这样的盛世仍然逃不出盛极而衰的命运…… 成败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吹散厚厚的尘埃,展开讲述盛衰兴亡的历史长卷,让我们回到一千五百年前,尽量擦掉成功者撰写历史时对自己的粉饰和对失败者的抹黑,还原真实的风流人物,细细体会其中的盛衰之道。古月,当代颇具代表性的新历史作家,耗时五年,终于完成了五卷本“唐盛唐衰”系列,全书百万余字,堪称巨著,完整再现了三百年大唐帝国气势磅礴的恢宏传奇。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繁华开始渐渐消退,各种衰败纷至沓来,肃宗、代宗、德宗也都不够英明神武,无法挽救颓势,接下来的皇帝中仅有两个还算不错,其他的要么平庸、要么昏庸,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越来越严重,唐朝也进入全面的衰败期。衰败的历史并不精彩,也不好看,但有句话说的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细细观察、琢磨、分析、总结衰败的过程及原因,才能让我们吸取经验和教训,晚唐时期,皇族和百姓都很悲惨,在之后的几位皇帝中,绝大多数都是太监拥立的,这些皇帝大部分时间都受太监的操控,要尊严没尊严,要地位没地位,朝廷昏乱,社会动荡,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黄巢起义之后,吃人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可以说晚唐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泪史。让我们共同品读《唐盛唐衰》第五部——《晚唐血泪》,让这些血泪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以史为鉴,不重蹈覆辙,这也正是一个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晚唐血泪》大事年表公元805年,顺宗李诵即位,与同年退位公元805年,宪宗李纯即位公元812年,魏博归顺朝廷公元817年,李愬雪夜入蔡州公元819年,淄青归顺朝廷公元820年,李纯驾崩公元820年,穆宗李恒即位公元821年,幽州兵哗变,藩镇割据势头再起公元824年,李恒驾崩公元824年,敬宗李湛即位公元826年,李湛被杀公元826年,文宗李昂即位公元829年,南诏叛乱公元835年,发生“甘露之变”,宦官专权愈演愈烈公元840年,李昂驾崩公元840年,武宗李瀍(后改名为李炎)即位公元845年,李炎大肆打击佛教,后世称为“唐武宗灭佛”公元846年,李炎驾崩公元846年,宣宗李忱即位公元859年,李忱驾崩公元859年,懿宗李漼即位公元859年,裘甫起义,揭开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公元873年,李漼驾崩公元873年,僖宗李俨即位公元874年,王仙芝起义公元875年,黄巢起义公元880年,黄巢攻占洛阳、长安公元880年,黄巢称帝公元884年,黄巢兵败被杀公元888年,李俨驾崩公元888年,昭宗李敏(后改名为李晔)即位公元900年,李晔被囚禁公元904年,李晔被蒋玄晖等杀害公元907年,朱全忠改名为朱晃,去掉唐朝年号,定国号为大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