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证史编年(1902-1979)》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公证史著作,具有很高学术价值。本书由公证员、上海市杨浦公证处副主任蔡煜同志历时五年多写就,四十万字,二十余幅珍贵公证资料图片,一举填补了中国法律制度研究空白。选用文献众多,不仅选用了各类志书、文集、年谱、档案汇编、法律规章汇编,而且选用了各历史时期司法机关编印的各种手册、杂志、宣传资料、告示、民间保存的公证文书、公证档案与公证有关的物品等资料。本书的出版不仅为中国公证史研究提供了大量新鲜素材,并且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司法体系、民商法制度等也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客观地描述从清末到1979年中国公证制度发展历程,以期把这样“一个年青的制度介绍给公众。使每个人都能对这个不很熟悉,但又确实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职业,对它存在的理由、它的活动和它的规章有所了解”。
本书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写作,述而不评,不断章取义,客观、公正地展现中国公证制度发展历程。在写作中注意前后呼应,一些人物、地区、重要公证事项变化前后多次出现,以期更全面反映历史全貌。本书披露了大量珍稀中外文公证史料,例如:新中国首位联合国法院法官倪徵燠先生在民国时期曾在上海从事过公证工作,并因此提为推事(法官)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首位公证人莫宗友竟是民国时期轰动一时的故宫盗宝案的承办检察官等许多鲜为人知的公证史料。
本书为使读者对中国公证制度发展有更直观的印象,采用了图文互证的方式,作者从所见资料中精选了特别有意思的资料,配上彩照,作为文字资料的补充。特别珍贵的是,在本书中公布了一位中国籍的公证人于廉基用毛笔书写的委任书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老公证书、卷宗封面、公证费收据等资料照片。
本书还重点收录大量新中国成立前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公证史料。相关史实清晰地反映了人民公证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陕甘宁边区时期的萌芽,到新中国成立后健全完善的历史全貌。以及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下,我国公证机构、公证人员紧紧围绕各时期的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通过优化程序,开展便民工作,保证公证质量,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护国家经济建设、促进交往等方面作出的重要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