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传说考一》:本书从氏族部落的图腾和姓氏出发,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神话学、考古学和文字学的相关知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当代考古学的发现,以考证的方法,对流传至今的上古族群和相关的古史传说作一次新的诠释。《古史传说考(一)》要点:陶唐氏为熊图腾,有虞氏为驺虞(白虎)图腾,建立了以虎豹熊罴为核心的猛兽图腾集团,襄汾陶寺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了陶唐氏的存在。出土扁壶朱书”文尧“二字证明了尧即文祖。陶寺观测台的二至的观测功能,证明了《尧典》中关于太阳历回归年的记载是真实的历史存在。4300年前的尧舜时代已经开始从野蛮时代跨入文明时代。 《古史传说考二》:祝融氏部落以龙蛇为图腾,姒姓即巳姓,已姓为已姓之别。前祝融亦称“火正黎”,以共工(九黎)、有夏诸族为核心。后来因共工侵伐少昊部落,帝颛项的大部落联盟武力干预,逐共工氏,杀祝融首领。吴回重组了后祝融部落,南迁至今新郑一带。遂转化成为南方神。共工氏西迁至上古九州,后夏族强大,禹逐共工占九州。共工氏败往今山西南部,其后裔即卜辞方。有夏一族遂统治九州,建立夏朝,后又被商族战败,桀奔鸣条、南巢皆在山西南部。其后裔即卜辞土方。 《古史传说考三》:太昊、少昊是两个姊妹部落,以鸟为图腾,自认为是太阳的母亲羲和(娥)和太阳神(夋)的后代,称为妟姓。二部落起初分别居住在今山东济宁和曲阜一带,后来逐部西迁至今河南东部,并形成了与夏族并存的商族,后来商汤伐桀灭夏,立国于大河南北。上古曾发生所谓“蚩炎黄大战”,蚩尤和两昊部落曾进军于上古九州地方,而太昊任姓一支居留于今河南陕县和陕西华县一带,形成庙底沟文化和泉护村文化的仰韶彩陶图像。 《古史传说考四》:姜姓部落起初是羊图腾,后叉分化出牛(蚩尤)、马(马羌)图腾之族。姜姓部落发源于今山西长予古羊头山,其后部落中心西迁至太岳(今山西霍山),由于蚩尤部东侵至少昊的边陲,又联合两昊部落西进占领了上古九州地方,夺取了姜姓部落集团首领,触发了所谓“蚩炎黄大战”,姜姓部落的一部或大部被驱赶至今陕甘青一带。所谓常羊之山就是不姜之山。姬姓是由姜姓分化,以足迹为图腾的部落,姬姓的周族被商人侵陵,也西迁到今陕西地方,所谓不周之山就是《山海经》西周之国。再后姬姓西迁至岐山,与姜姓部落重新联合,共同战胜了商族,建立周朝。 《古史传说考五》:本书从甲骨文“帝”字的统计分析出发,结合上古文献分析“帝”字用法的变化,证明黄帝、炎帝之称的出现始自春秋中期。黄帝的实际原型为有熊氏,是陶唐氏的异称。古史传说中早的人帝实际是帝颛顼,居地和葬地在“帝丘”,地在今河南濮阳,今濮阳西水坡遗址45号大墓的三组蚌塑的图象有龙、虎、乌、羊和蛛图象符合《山海经》颛顼葬之文的记载,分别为颛顼所属各部落的代表性图腾。而墓主人正是这些部落组成的联盟的颛顼。颛顼称为“帝”,因为他是古史传说中的非血缘大部落联盟的首领,其时间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