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奈何江山唱晚》知明亡清兴那些事儿。 作家凌列全程解读中国zui后的汉人王朝衰亡史哀哉!大明帝国zui后的十七年,明史读物终结版本! 作者看待历史的角度很独特,看过全书之后,有些细节甚至让我感到诧异。例如对魏忠贤的解读,完全打破了以往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更丰富,更有人性,相比以往冷冰冰的那些“历史教材”,《奈何江山唱晚》让我看过之后,更多了一些思索。 ——鬼鬼(作家) 文章写得非常细腻,又颇具幽默感,虽多是叙述评论却毫不枯燥,让人物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完全摆脱了以往历史读物的脸谱化。定式化。作者的分析非常独到、视角也很独特,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棱角和锋芒。 ——游牧人(文化编辑) 凌列不是历史专业的科班,他所写的《奈何江山唱晚》也不是一本严肃反映历史事实的教材,而是一本历史随笔。然而凌列的随笔又无处不尊重历史的原貌,在没有破坏历史的情况下,他以睿智的目光和惊人的想象力向我们重现了那些并不遥远的故事。大到整个框架,小到每一个细节,无不在情理之中。整部书极具亲和力的语言轻易便将那些几百年前的人物都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老刀(浙江某报记者) 有人说崇祯是个不错的皇帝、明末的经济高度发达,但是国库没钱、皇帝也没钱,钱哪里去了?一些人回答:在地主、官员、勋戚的手里。那么我要问,这些官员、地主、勋戚归谁管? 又有人说,李自成、张献忠是流民,是流民推翻了明帝国,那么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农民变成了流民?一些人回答:这是农民反抗地主的斗争,不代表崇祯昏庸。那么我要问,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多的农民变成了流民? 还有人说:明朝之所以毁灭,是因为严峻的边境形势和严重的自然灾害。那么我要问,是不是边境形势严峻、有自然灾害就一定要亡国? 让我遗憾的是,我的问题, “一些人”回答牵强。不过还好,在这本书里我发现了另一些答案。 ——新兵(网友,历史爱好者) 简单来说,《奈何江山唱晚》zui吸引我的是文笔,其次才是对历史的叙述,作者文字幽默、绵里藏针,读起来非常舒服。 ——谷雨(诗人) 仔细回忆,自己从小到大,历史读物真的是看了不少,但看得越多疑问也越大,而这其中zui大的疑向在于,即便是同一段历史,每位史家的叙述也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区别。因此,历史在我眼里更像一团迷雾,真假总是难以厘清。 在我的思维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还原历史,即便是条理清晰的考据也不可以。而事物又总是拥有连锁的可能,一点细微的错漏,就会导致翻天覆地的结局。因此我更喜欢从结果去反推历史,去寻找或者说是猜测zui初的真相,而这也正是我撰稿时的基本原则——有人痴迷于过程,而我首先考虑结果。 《奈何江山唱晚》这本书以明崇祯十七年为主线,其间穿插了一些之前之后的事情。资料引用了很多,当然,每次引用都让我充满疑问和顾虑。我总希望能有一种工具让我回到1644年之前的空间,让我看到汉民族zui后的王朝是如何积重难返、看到袁崇焕是如何铁血镇辽东、看到吴三桂为什么会选择那样一条不归之路、看到轰轰烈烈的闯王到底是如何功亏一篑…… 然而假设毕竟是假设,时间机器也不属于我,我的根据更是离不开有限的史料。不过这没有关系,因为我的思考可以插上翅膀,自由穿梭在那个时空之中。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我目光所及、心中所想,只是我脑海中的当年,代表我的观感,未必代表所谓的真相。 至于真相嘛,它太虚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