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东北移民问题是中国近代人口史、社会史研究领域中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重大问题。在近代,中国移民的大趋势基本上是顺着三大流向进行的,即:北方诸省人口“闯关东”,黄河、长江流域人口“走西口”,东南沿海各省人口“下南洋”。其中,以“闯关东”一路迁移入口为zui多,总计移民人口在数千万,年平均移入人口在50万左右。“走西口”一路次之,估计也在几百万人左右。“下南洋”一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对华人移入实行限制或禁止,所以迁往西方国家的人数减少,但仍有很多人移居东南亚各国谋生。总的看来,在这一阶段中,人口迁移“三大流向”中的主流还是奔向关外的“闯关东”的移民。这主要是由于清朝后期,国际国内矛盾日益尖锐,统治者迫于形势在东北地区开始放禁招垦的结果。这一过程,在民国年间达到高潮,“满洲国”时期又有所变化。近代东北地区的移民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移民相比,其内容又不 大一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这一地区,不仅有关内“闯关东”的人们,而且还有许多国家抱着各种目的而来的国际移民。众多的移民构成了近代东北社会的人口主体,使我国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移民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