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现代史被反复书写与解读的今日,我们所谓的老北京,到底还有多少是当时的容颜?吉光的这本《历史的边角(小人物与北京)》刻意回避今日历史教科书中的大人物,而是钩沉出民国时期不那么引人注目的一批读书人的思想、生活、事业与爱情,以窥民国之一斑。不是大人物,所以更接地气。经历很传奇,所以颇有情趣。在普遍患有健忘症的今日,找到一点老人的故事,以此表达对一个逝去时代的敬意。
《历史的边角:小人物与北京》刻意回避今日历史教科书中的大人物,而是钩沉出民国时期不那么引人注目的一批读书人的思想、生活、事业与爱情,以窥民国之一斑。 编辑推荐1.他们离我们那么远,跨越了近百年的光阴;他们离我们那么近,他们就活在我们桌子上那些发黄的书页里。他们,只是在北京,在这座城市里生活过的一些人。他们读了很多书,做了一些事,也写了一些书。只是,因为一些合理或者不合理的原因,他们被遗忘了,他们活在了时间之下。作者吉光用文字连缀起一个个鲜活的却又被遗忘的人生。 编辑推荐2.一百年前的中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因为任何定性的文字,都意味着对其中细节的忽略。作者吉光尽可能忠实地描述了那样一些人,在一百年前的北京,有的勇敢地接受了与以往经历过的不同的生活,并把这种新的生活与思考方式向更多的人传播;有的则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固守着城市的温情,让我们看到了兵荒马乱之外的生活的温度;还有的,多半是一些女子吧,在大多数人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时代里,选择了不嫁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编辑推荐3.相比于宏大的国家历史,小人物的历史就是历史的一个角落,无数个边角拼凑起来,可以为历史留下珍贵的侧影。个人经历反映的往往是其身后的政治、历史和文化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