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孙中山视作以科学为自己思想和行为基础的“科学人”,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科学”在中国的传入、翻译、普及、应用等用度,详细探讨了孙中山这科学观的形成过程,及其核心为“生之哲学”的思想以“科学”为桥梁深入的过程。 全书讨论了孙中山科学观形成的过程,分析其思想由科学深化到哲学的特殊性和意义。孙中山与“科学的时代”的关系既体现在他在医学、工程学领域的著述——以译著《红十字救伤*法》和《实业计划》为代表,又体现在这两本著作并非真正专业的科学研究,更多地体现了孙中山“科学提倡者”的身份。孙中山所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的“科学的时代”,既是科学专业化的时代,也是科学大众化的时代。孙中山的科学知识,是由阅读大众科学书刊而来的。孙中山虽然学过西方医学,却并非专业的科学研究者;孙中山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土木工程学。而孙中山著书的原因是,他认识到科学是“社会进化的动力”,试图将其付诸社会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