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本是一个涵盖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多重意义的范畴,但长期以来,无论是普通民众抑或史学界,其关注点多围绕特定时间内某一些事件的进行或人物的活动,而“空间”,则通常仅被作为这一切发生的“背景”、“媒介”,其内容和意义鲜受关注。 然而实际上,空间在历史范畴中所扮演的角色绝不容小觑,钱穆先生就指出,“地理是历史的舞台,历史上一切活动都分布在地面上”①。地理空间会以其自身的要素影响历史人物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影响历史的进程;而历史的推进,又会在空间上得到直观的反映。城市,可以说是人类历史进程中重要的空间概念,“城市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文明积累、整合和传承的过程”,“人类所有的文明都是城市里产生的,城市集中了主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几乎包罗了人类生活的各种内容”②。中国早在五千多年以前就出现了早期的城市,是世界城市的起源地之一,可谓源远流长,而且,中国也是世界上七大文明古国的城市发展未曾中断的国家。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和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中国城市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也是世界上城市发展历史未曾中断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清代城市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清代为我国zui后之封建王朝,统治中国268年之久,距今未远。清代众多之历史和社会问题与今日息息相关。欲知今日中国国情,必当追溯清代之历史。”③清代城市的发展既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又体现了传统农业社会城市向晚清工业城市过渡的特点。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一般说来城市都是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所有的城市都依附在地表上的某一空间,都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但城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一定的城市之所以在这个空间而不在那个空间出现,都有具体原因,并有着一定规律可循,因而研究城市空间分布和城市形态是研究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分布研究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分布状态进行整体、宏观的分析研究。城市分布是城市发展的外在表现,城市分布状态则是衡量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清代是中国农业时代的zui后阶段,也是中国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因而清代城市的分布与城市形态既反映了农业时代中国城市的基本状态,也可能展示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向,通过对清代城市分布与空间形态的特点、变化、规律和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能够让我们对清代城市的整体发展状况有一个科学的、宏观的、清晰的认识。 清代城市分布的形成、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从整体上、多角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由于城市分布涉及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具有时间跨度大、涉及地域广的特点,需要跨学科、多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因此,除了依托中外史学理论外,还需要借鉴城市学、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充分运用区域比较分析、历史对比分析、宏观微观结合分析、系统分析和图表分析等方法,才能构建本项研究的总体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