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管志道(1536—1608)的《从先维俗议》为研究主题,仔细考察了晚明社会经济和文化变动,是近年来研究晚明思想史的重要著作。管志道的《从先维俗议》内容复杂,观点通常模糊含混,大量引用儒家经典和朱元璋晚年自相矛盾的旨令来研究礼法的实践,谴责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作者认为,管志道的社会政治观点是依据先贤制定的礼法,以地方社会、团体作为基石,在此基础上建立稳定的国家。在论述管志道观点的同时,作者还分析了晚明时期的礼仪、法律、教育以及社会变动,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该书的行文与论证十分精彩。作者以单个思想家为中心,围绕明初对晚明的作用、社会等级构建与争夺的方式、统治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张力、16世纪“儒家”思想及其他学说的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 ——王安(Ann Waltner)教授,明尼苏达大学 魏家伦博士对一位鲜为人知的人物——管志道的著述进行了探讨。16世纪末叶,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诸多变化,王阳明所提出的人人皆可成圣的学说广泛传播开来。在此种历史背景下,管志道与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也对身份问题感到焦虑。魏家伦博士的这部著作对明代以及清朝初期的研究者均有助益,其中有关社会经济状况变化对社会秩序、等级观念、君主权力以及地方社会所造成的挑战等一系列话题的讨论,更是极具启发意义。 ——韩德琳(Joanna Handlin Smith),《哈佛亚洲研究学刊》 这本著作是一部重要且非常精妙的作品,而那些没有机缘认识他(魏家伦)的人,仍能够通过他的著作见证他的智慧。研究中国的史学家与那些对等级制度、平等制度及道德和政治权威的文化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感兴趣的人,可以阅读此书并从中学习。 ——韩明士(Robert Hymes)教授,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简介 魏家伦(Jaret Wayne Weisfogel),汉学家,2002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获博士学位,本书成形于他的博士论文。他的研究兴趣集中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之间的联系,对晚明时期礼俗、法律、文化和社会变动的研究尤其出色。 施珊珊(Sarah Schneewind)曾就读于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历史系。她长期致力于中国明朝时期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是这方面卓有贡献的学者。其代表作《明代的社学与国家》(Community Schools and the State in Ming China)即将出版。
目录:
目录 编者说明 ................................................................................ i 致 谢 ..................................................................................ii 序 一 .................................................................................. v 序 二 ................................................................................ vii 第一章 导言《从先维俗议》的写作背景 .......................... 1 第二章 划定界限:不平等关系与平等关系之间 难以判定的差异 ................................................... 17 第三章 野人与君子:平衡地方社会中 爵、齿、德三者的不同诉求 ................................ 32 第四章 管志道模式的具体应用:“三大尊” 之现状与相关举措 ............................................... 55 第五章 以帝国为中心的儒学 ........................................... 89 第六章 皇权及士在朝野的政治功能 .............................. 114 结 语 .............................................................................. 140 后 记 .............................................................................. 147 参考文献 ........................................................................... 150 索 引 .............................................................................. 158 译后记 .............................................................................. 174
|